紫贝齿

紫贝齿

1147人浏览 2025-09-19 07:05:01

紫贝齿,中药名。为宝贝科动物阿文绶贝的贝壳。我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南沙群岛。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明目之功效。用于小儿高热抽搐,头晕目眩,惊悸心烦,失眠多梦,目赤肿痛,热毒目翳。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紫贝齿


别名

紫贝子、文贝、南蛇牙齿、紫贝、狗支螺


药材类别

其他


性味

咸,平。

①《食性本草》: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咸。


归经

归肝经。

①《本草求真》:入脾、肝。


入药部分

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山猫宝贝或绶贝等的贝壳。


产地和分布

栖息于低潮区岩石块的下面或珊瑚礁的洞穴内。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南沙群岛。


形态特征  

①蛇首眼球贝贝壳小型,坚固,略呈卵圆形。壳长约3厘米,宽约2.4厘米,高约1.5厘米。贝壳表面被有一层珐琅质,光滑,有美丽的光泽。成贝的螺旋部为珐琅质所埋没,体螺层占全壳极大部分。贝壳周缘呈深褐色,前后端为淡褐色,背面有大小不同的白斑散布,腹面周缘呈灰青色。壳口狭长,内外两唇周缘各有细白的齿14~17个。幼体的壳薄,可看到2~3个螺层,壳面乳白色,背面中部有一条宽褐色带。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头部宽,吻短,触角长而尖,眼突出,位于触角的外侧。足部发达。生活于低潮线附近岩石或珊瑚礁的洞穴内。肉食性,以海绵、有孔虫及小的甲壳类动物为食。分布海南岛、西沙群岛一带。

②山猫宝贝贝壳中型,壳长约4.3厘米,宽约2.7厘米,高约2.2厘米,周缘及底部呈白色;背面呈褐色,上布有不规则的深褐色及淡蓝色的斑点。壳口唇周缘各有齿26~29个,齿间为血红色。分布同上种。

③绶贝(《纲目》)贝壳中型,壳长约4.5厘米,宽约2.7厘米,高约2.1厘米。周缘为乳红色,上有暗蓝褐色斑点,两端呈暗褐色;背面为灰白色,具稠密褐色的不规则纵纹。底壳微红色,周缘有暗蓝色斑点散布。壳口两唇周缘微红色,各有褐色细齿23~26个。分布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福建、台湾等地。


紫贝齿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平肝,安神,明目。治热毒目翳,小儿斑疹入目,惊惕不眠。用于头晕目眩,惊悸失眠,目赤翳障,目昏眼花。

①《唐本草》:明目,去热毒。

②《纲目》:治小儿癍疹目翳。

③《饮片新参》:清心,平肝安神,治惊惕不眠。


附方

治小儿痘疹入眼:紫贝一个(生用)为末,用羊子肝批开,参药末一钱,线缠,米泔煮熟,入小瓶内盛,乘热熏,候冷取出,星月下露一宿,来早空心服。(《婴童百问》紫贝散)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

相关推荐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