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中黄
人中黄,中药名。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天行热病,温病发斑,大热烦渴,痘疮血热,丹毒,疮疡。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人中黄
别名
甘草黄、甘中黄
药材类别
其他
性味
味甘;咸;性寒。
①《本草汇言》:味苦微甘,气大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咸,寒,无毒。
③《本草求真》:味甘,性寒。
归经
入心、胃经。
①《本草备要》:入胃。
②《玉揪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入药部分
为甘草末置竹币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一定时间后的制成品。
形态特征
本品完整者呈圆柱形,外表及断面均呈暗黄色,较粗糙,可见甘草纤维纵横交错聚集,质紧密略坚硬,表面易剥落。有特殊气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布包)6-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非实热性热病者禁用。
《本草经疏》:伤寒温疫非阳明实热者不宜用;痘疮非火热郁滞因而紫黑干陷倒靥者不宜用。
人中黄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主天行热病;温病发斑;大热烦渴;痘疮血热;丹毒;疮疡。用于热病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暗,或高热发狂,以及咽喉肿痛、丹毒等症。
①《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
②《本草蒙筌》:治疫毒。
③《本草经疏》:解胃家热毒。
④《本草备要》:泻热,清痰火,消食积,大解五脏实热。治天行热狂,痘疮血热,黑陷不起。
⑤《本经逢原》:解天行狂热,温毒发斑。
附方
①辟瘟:人中黄不拘多少,饭为丸,绿豆大,下十五丸。(《松峰说疫》人中黄丸)
②治大热发渴:人中黄兑白糖开水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瘟疫热盛:人中黄,黄连、石膏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呕血吐痰,心烦骨蒸者:人中黄为末,每服三钱,茜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之。(《丹溪心法》)
⑤治丹毒:人中黄二钱,金银花一钱五分,丹皮一钱五分,生山栀二钱。水煎,一日三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⑥治河豚、菌毒及一切恶疮:人中黄、酒大黄,末,等分。无灰酒服,须臾泻利,毒即随出,虽大渴,不可饮水。(《本经逢原》)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