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炙甘草
530人浏览
2025-09-19 07:25:09
炙甘草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俗称炮制,就是将蜂蜜置锅中炼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匀,3~5 min出锅,置烤房或烘箱烘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即可。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炙甘草
别名
暂无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衍义》:微凉。
④《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
归经
归心、肺、脾、胃经 。
入药部分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切厚片。切片,蜜炙。
产地和分布
全国大范围有,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四川一带。
形态特征
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质稍黏。具焦香气,味甜。
用法用量
1.5~9g。
注意事项
心力衰竭,胃肠虚弱,下利者,水肿严重,脉细数者,不宜使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中满腹胀忌服。
①《本草经集》: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②《医学入门》:痢疾初作,不可用。
③《药品化义》:炙甘草因味厚而太甜,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附方
暂无资料。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