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钩子

悬钩子

491人浏览 2025-09-19 07:32:32

悬钩子的营养和维生素丰富,含有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矿物质营养, 可供生食、制果酱及酿酒,根皮、茎皮、叶可提取栲胶。《中药大辞典》中记录功治清热利咽,解毒敛疮。主治咽喉肿痛,疮痈疖肿,乳腺炎,湿疹,黄水疮。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悬钩子


别名

刺葫芦、高脚菠、龙船泡、牛奶泡、树莓、三月泡、四月泡、山抛子、悬钩子、馒头菠、泡儿刺,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根:苦、涩,平;

叶:苦,凉。

①《本草拾遗》:酸。

②《纲目》:酸,平,无毒。


入药部分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以根和叶入药。


产地和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溪边、灌丛中。分布河北、陕西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米,小枝红褐色,有皮刺,幼枝带绿色,有柔毛及皮刺。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厘米,宽2—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带心形,不分裂或有时作3浅裂,边缘有不整齐的重锯齿,两面脉上有柔毛,背面脉上有细钩刺;叶柄长约1.5厘米,有柔 毛及细刺;托叶线形,基部贴生在叶柄上。花白色,直径约2厘米,通常单生在短枝上;萼片卵状披针形,有柔毛,宿存。聚合果球形,直径1—1.2厘米,成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生食。外用:捣汁涂。


悬钩子的功效与作用

醒酒,止渴,祛痰,解毒。治痛风,丹毒,遗精。

①《本草拾遗》:食之醒酒,止渴,除痰唾,去酒毒。’

②《纲目》:捣汁服,解射工、沙虱毒。

③《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痛风,外用涂丹毒。


附方

治遗精:山莓干果实五至七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