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蜇皮
海蜇皮是海蜇的制成品。海蜇是一种大型食用水母,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代就已经开始食用。我国从辽东半岛直至广东沿海均有分布,海蜇是我国沿海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海蜇皮
别名
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学大辞典》)。
药材类别
动物类
性味
味咸;性平。
①《纲目抬遗》:味咸涩,性温。
归经
归肝;肾经。
①《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入药部分
为根口水母科动物海蜇的伞部。
产地和分布
生长于河口附近的海湾内。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我国从辽东半岛直至广东沿海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海蜇的身体可分为伞部和腕部。伞体隆起呈半球形,直径为300~500 mm,最大的可达1 m。伞体表面光滑,中胶层发达,厚且硬。生活状态时向上的一面称外伞面(反口面),朝下的一面为内伞面(口面)。体色变化较大,一般是青蓝色,有的是暗红色或黄褐色。伞的下面是根状的口腕,口腕愈合,把原有的口封闭,口腕的下部形成很多小孔,称为吸口,海蜇靠吸口吸食海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小型甲壳类等微小生物。海蜇触手上的刺细胞能放射毒液,可御敌捕食,人触之有疼的感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敷贴。
海蜇皮的功效与作用
化痰消积;祛风解毒。主咳嗽痰喘;痞积;头风;风湿关节痛;白带过多;疮疡肿毒。治痞块,头风,白带,膝髌风湿,无名肿毒。
①《纲目拾遗》:消痰行积,止带祛风。
附方
①消痞:㈠白皮子、荸荠,烧酒浸服。㈡白皮子、荸荠同煮,止食荸荠。(《王圣俞手集》)
②治头风:白皮子贴两太阳。(《纲目拾遗》)
③治膝髌风湿:白皮子贴之。(《纲目拾遗》)
④治无名肿毒,重者溃,轻者散;又止痛:白皮子一片,白糖霜揉软,中开一孔贴上。(《医方集听》)
⑤治流火:海蜇皮薄者贴上,燥则易之。(《文堂集验方》)
⑥治烂腿:白皮子照疮大小,剪作膏贴,内掺银朱。(《救生苦海》)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