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虫

茴香虫

559人浏览 2025-09-19 07:13:02

茴香虫,中药材名。本品为凤蝶科昆虫金凤蝶的幼虫。夏、秋捕捉,捕得后,用酒醉死,文火焙干。功能主治为:治胃痛,噎膈,小肠疝气。①《本草衍义》:治小肠气。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胃痛。③《四川中药志》:治噎膈。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茴香虫


别名

Papilio worm


药材类别

动物类


性味

味辛;甘; 性温。

①《品汇精要续集》:味甘辛,性温。


归经

肝;胃经


入药部分

为凤蝶科动物黄凤蝶与凤蝶的幼虫。


产地和分布

1.黄凤蝶:幼虫寄生于茴香、胡萝卜、芹菜等伞形科植物上。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凤蝶:幼虫多寄生于柚、柑、橘的嫩芽或嫩叶上。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1.黄凤蝶,成虫体色鲜黄,腹部背面有深黑色宽纵纹1条。翅鲜黄色,外缘及翅脉两侧深黑色。两性翅面斑纹无显着不同,唯雌蝶体型略大,翅面黑纹较宽。幼虫长圆筒形,体表光滑无毛,淡黄绿色,各节上中部有宽阔的黑色横带纹1条。后胸节及第1-8腹节上的黑条纹有间距略等的橙红色圆点6个,色泽鲜艳。

2.凤蝶,成虫体色暗黄或淡黄绿色,腹面有黑带,由胸前方直达腹末端,两侧有淡黄白色边缘。前翅似张开的弓形,棕黑色,沿翅的外缘,列生8个月牙形的黄斑,前翅每一翅室基部各有黄斑1枚怕翅黑色,有黄斑。幼虫长圆筒形,黄绿色。后胸两侧各有眼状黄斑1枚,胸腹两侧近气门线有白色纵行斑1列。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3g;或1-3条。


注意事项

胃有热及体虚者忌服。

①《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胃有热及体虚者忌服。


茴香虫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化瘀;止痛。主胃脘痛;疝气腹痛;呃逆;噎膈。治胃痛,噎膈,小肠疝气。

①《本草衍义》:治小肠气。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胃痛。

③《四川中药志》:治噎膈。


附方

暂无资料。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