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筋

鹿筋

626人浏览 2025-09-19 05:41:04

鹿筋是一种药品,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功效:补肾阳、壮筋骨。主治:治劳损过度、风湿关节痛、子宫寒冷、阳痿、遗精。鉴定:干燥的鹿筋,细长条状,金黄或棕黄色,有光泽而透明。长45~65厘米左右,粗约1.5~2厘米。上端带肉质,下部有半圆形黑色蹄甲之个,亦有带4个小块蹄骨者;蹄甲处略带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质坚韧,气微腥。一般以马鹿筋为好。梅花鹿筋干瘪瘦细,甚少采用。以身于,有光泽,无霉烂腐臭、无虫蛀者为合格;以肥短粗壮者为佳。以身干、条长、粗大、金黄色有光泽者为佳。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鹿筋


别名

暂无


药材类别

动物类


性味

味咸;性温。

①《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微咸,无毒


归经

肝;肾经。

①《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入药部分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


产地和分布

1.梅花鹿: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2.马鹿: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形态特征  

1.梅花鹿,体长约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梅花鹿冬毛检疫站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着,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

2.马鹿,体形较大,体长2m,体重超过200kg。肩高约1m,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耳大呈圆锥形。颈长约占体长1/3,颈下被毛较长。四肢长,两侧蹄较长,能触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几与主干成直角,主十稍向后略向内弯,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外黄褐、耳内白色。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线。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浅。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60-120g。


鹿筋的功效与作用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主肝肾亏虚;风湿痹痛;转筋。壮筋骨。治劳损,风湿关节痛,转筋。

①《唐本草》:主劳损续绝。

②《本经逢原》:大壮筋骨,食之令人不畏寒冷。

③《本草求真》:补阳。

④《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关节痛,手足无力及脚转筋。


附方

暂无资料。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