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角

山羊角

641人浏览 2025-09-19 06:58:38

山羊角,中药材名。本品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角。功能主治为:①《本草新编》:专活死血,磨山羊角一分,入酒中送下。②《医林纂要》:功用近羚羊角。③《吉林中草药》:镇静,退热,明目,止血。治小儿惊痫,头痛,产后腹痛,经痛。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山羊角


别名

暂无


药材类别

动物类


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心;肝经。


入药部分

为牛科动物青羊、背山羊的角。


产地和分布

分布于西北、华北入西藏等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形态特征   

1.青羊,体长0.9-1.1m,尾长13-17cm,重约30kg。四肢短,蹄狭窄。眶下腺甚为退化,有足腺,无鼠踩腺。雌雄皆有角,角短而直,斜向后上方伸出,二角基部很靠近,尖端略向下弯。余部角有环棱。一般身体色为灰棕色,个体有差异或呈深灰或为棕褐色。喉部后方有一白斑。四肢、腹部、尾几同身色。

2.北山羊,个体大,肩高约1m,尾长超过耳长,重40-50kg。雄羊颌下有须,长约15cm,雌羊须很短。无眶下腺,雄羊有尾下腺,前肢有足腺。雌性角小,雄性角发达,长达1m左右,斜向后方生长,形如弯刀,角横切面呈三角形,平面朝前,角上有许多大而显著之横棱。自头枕部沿背脊到尾基部,有一条黑色纵纹。胸部及腹侧黑色,腹面白色。四肢前面由上至下有黑棕色纵纹,尾向体背色,尾尖棕黑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50g;或磨粉;或烧焦研末,3-6g。外用,0.6-0.9g,研末吹耳中。


山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镇惊;散瘀止痛。主小儿发热惊痫;头痛;产后腹痛;痛经

①《本草新编》:专活死血,磨山羊角一分,入酒中送下。

②《医林纂要》:功用近羚羊角。

③《吉林中草药》:镇静,退热,明目,止血。治小儿惊痫,头痛,产后腹痛,经痛。


附方

治小儿惊痫:山羊角,烧焦研末。每次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