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详情紫苏梗
苏叶煎剂有缓和的解热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本品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
服务详情鸡血藤
鸡血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麻木瘫
-
服务详情丁公藤
丁公藤,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
服务详情爬山虎
爬山虎,一种生于中国和日本的木质藤本植物,叶子裂,通常用来攀盖墙壁和遮荫。
-
服务详情首乌藤
首乌藤,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残叶,捆成把,干燥。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长短不一,直径3~7mm。表面紫红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纵皱纹。节部略膨大,有侧枝痕。
-
服务详情忍冬藤
忍冬藤,中药名。又名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关节
-
服务详情鸡屎藤
鸡屎藤,中药材名。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功能主治为: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
-
服务详情雷公藤
雷公藤,中药材名。本品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叶及花。夏、秋采收。功能主治为:杀虫,消炎,解毒。
-
服务详情海风藤
海风藤,中药名,是客家人常用的煲汤食材。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
-
服务详情石南藤
石南藤,中药名。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巴岩香的茎、叶或全株。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痛,止咳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扭挫伤,腰膝无力
-
服务详情通光散
通光散为夹竹桃科牛奶菜属的藤本植物。通光散可清热解毒、通乳利湿、止咳平喘、抗癌病;治疗咽喉肿痛、湿热黄疸、乳汁不通、淋证、疗疮、癌肿等病症。
-
服务详情关木通
关木通,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
-
服务详情大血藤
大血藤,中药名。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侧枝,截段,干燥。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秦岭及以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肠痈腹痛,
-
服务详情乌骨藤
乌骨藤性温,味辛涩、祛风湿、通经活血,止血 ;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乌骨藤根提取物有抗癌、消炎、平喘的功能,主用于食管癌、胃癌、肺癌的辅
-
服务详情灯心草
灯心草,中药名。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夏末至秋季割取茎,晒干,取出茎髓,理直,扎成小把。
-
服务详情苏木
苏木,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分布于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
-
服务详情野木瓜
野木瓜,中药名。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干燥带叶茎枝。全年均可采割,洗净,切段,干燥。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
服务详情薜荔
薜荔又名凉粉子,木莲等。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叶卵状心形。产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台湾等地。瘦果水洗可作凉粉,藤叶药用。
-
服务详情竹茹
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
-
服务详情苦木
苦木,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干燥枝及叶,夏、秋二季采收,干燥。性味苦寒;有小毒。具有清热,祛湿,解毒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腹泻下痢,湿疹,疮疖,毒蛇咬伤。
-
服务详情通草
通草,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
服务详情柘木
柘木是桑科、橙桑属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无毛,略具棱,有棘刺,冬芽赤褐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偶为三裂,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表面深绿色
-
服务详情地枫皮
地枫皮是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灌木,高1-3米,全株均具八角的芳香气味,根外皮暗红褐色,内皮红褐色。嫩枝褐色。树皮有纵向皱纹。叶常3-5片聚生或在枝的近顶端簇生,革质或厚革质。花紫红
-
服务详情桑寄生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寄生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下乳的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高血压、胎动不安、产后乳少等症。 [桑寄生形态多样,花色艳丽,枝叶舒展,可做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