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生拍摄75岁老会计同事走红

编辑:桑渝 浏览: 65

导读:今年夏天的旅游热,带火了一个“边玩边赚”的新行当——陪拍。 打开社交平台,“杭州陪拍”“宁波陪拍”的搜索词条里,满是年轻人的“接单宣言”:“审美在线会修图,不社恐能

今年夏天的旅游热,带火了一个“边玩边赚”的新行当——陪拍。

文章插图

打开社交平台,“杭州陪拍”“宁波陪拍”的搜索词条里,满是年轻人的“接单宣言”:“审美在线会修图,不社恐能教摆动作”“30-100元/小时,陪拍还能当临时导游”。这个把“拍照”和“陪伴”结合的新职业,成了00后大学生“暑期变现”的热门选择。

文章插图

在宁波读大一的欧阳同学,是其中跑得最快的“选手”。6月25日刚把陪拍信息挂上社交平台,第二天就接到第一单。“9天接了30多单,每天从早拍到晚,七月中旬的预约都满了。”她笑着说,户外拍摄晒得皮肤黑了一圈,但客户的贴心让她觉得值——有人递冰可乐,有人塞小蛋糕,“累归累,认识新朋友的感觉很开心。”9天下来,她赚了2000多块,“比发传单有意思多了。”

文章插图

和欧阳一样“入坑”的,还有宁波大学生小徐。半个月里20多个客户咨询,她只挑了6单:“给陌生人拍照得‘磨性子’。”前几天遇到个笑起来僵硬的客户,她蹲在地上抓拍,“拍了四五百张才选出能修的。”小徐说,陪拍不是“按快门”那么简单,得先把“拘谨的陌生人”变成“一起玩的搭子”,“引导聊天、调整动作,比拍照本身还累。”

文章插图

对消费者来说,陪拍的魅力在于“情绪价值”。刚高考完的小夏,找陪拍姐打卡宁波博物馆:“她帮我化了清透的妆,还蹲在台阶上逗我笑,拍出来的照片像截图。”比起影楼的“固定主题”“按时计费”,陪拍更灵活——“走到哪拍到哪,没有约束感,价格才是影楼的三分之一。”小夏说,这才是年轻人想要的“拍照体验”。

文章插图

但热闹背后,陪拍的“隐忧”也在冒头。有网友吐槽“技术翻车”:“找了个声称‘会构图’的陪拍师,只带了手机,100张里挑不出10张能看的。”还有陪拍师遇到“逃单”:“聊好2小时收费150元,客户拍一半说‘不满意’就走,没签协议只能吃哑巴亏。”更让人心慌的是安全问题:曾有体验者被要求去陪拍师家里化妆,幸亏朋友制止;也有人遇到晚上的偏远地点单,“想想都后怕。”

文章插图

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的吴志明律师提醒,陪拍本质是“个人劳务关系”,最好提前把时间、地点、费用写清楚——哪怕微信聊天记录也行,能避免纠纷。至于安全,不管是陪拍师还是客户,都得留个心眼:“白天接单、不去人少的地方、不泄露个人信息,能叫朋友同行就别单独行动。”

文章插图

这个夏天的陪拍热,是年轻人“把爱好变现”的尝试,也是“情绪需求”的折射——有人用相机赚零花钱,有人用照片留纪念,有人用陪伴换快乐。但新鲜事物总有“成长的烦恼”,多一点谨慎,多一份协议,才能让这份“边玩边拍”的快乐,更长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