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藤叶叫什么名字
180人浏览
2025-09-19 14:30:55
共6个回答
-
浆果最佳回答黄独(拉丁学名:Dioscorea bulbifera L.),别名黄药(本草原始),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子薯蓣(俄、拉、汉种子植物名称),零余薯(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黄药子(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省药材名),山慈姑(云南楚雄)。多年生草本野生藤蔓植物。块茎卵圆形或梨形,外皮紫黑色,密布须根,茎左旋,单叶互生,广心状形,基部宽心形,先端长尾状,叶全缘,单性花,雄花序穗状下垂,丛生于叶腋、花小密集,浅绿白色;雌花紧贴中轴,茎中结有若干卵圆形小球,似山药豆。
-
四维蒙蒙何首乌藤叶在中草药学中被称为何首乌叶或藤何首乌叶。何首乌,学名为何首乌属(学名:Polygonum multiflorum),又名胡首乌、草首乌等,是蓼科蓼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被称为藤何首乌叶,是该植物的叶部分,通常为扁平状、椭圆形或卵形,叶面光滑或微被毛。何首乌藤叶常用于中药材制备,被广泛用于滋补、强壮肝肾、补血养发等方面。
-
咖啡木中药名称大全人参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三棱 干姜 大黄 大枣 大蒜 大蓟 山奈山姜 山药 山楂 川乌 川芎 马宝 马勃天冬 天麻 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香木通 木贼 牛黄 牛膝 升麻 丹皮 丹参乌韭 乌药 乌桕 乌梅 水蛭 巴豆 玉竹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石韦 石斛 石膏石燕 龙胆 龙齿 龙骨 龙葵 生地 生姜仙茅 白芨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矾 白果白前 白薇 瓜萎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榆芒硝 朴硝 百合 百部 当归 肉桂 朱砂竹叶 竹沥 竹茹 竹黄 血余 血竭 全蝎冰片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粉 麦冬 麦芽赤芍 芫花 砂仁 花椒 苍术 芡实 芦荟芦根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杜仲 岗梅牡蛎 佛手 龟板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沉香 没药 诃子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青皮 青蒿 青黛 苦参 郁金 虎杖 虎骨昆布 知母 乳香 佩兰 狗脊 泽兰 泽泻降香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 茜草 筚拨草乌 草果 茵陈 茯苓 枯矾 枳壳 枳实栀子 杞子 柿蒂 厚朴 砂仁 轻粉 虻虫钩藤 香附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独活炮姜 姜黄 前胡 首乌 神曲 秦艽 秦皮莲子 莲房 莲须 莪术 荷叶 桂枝 桔梗桃仁 盐蛇 柴胡 党参 铁屑 射干 豹骨狼毒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藻 浮萍 通草桑叶 桑枝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柏 黄精黄藤 菖蒲 菊花 雪胆 常山 蛇蜕 猪苓麻黄 鹿角 鹿茸 商陆 续断 琥珀 斑蟊葫芦 葛根 扁蓄 硫黄 雄黄 紫草 紫菀贯众 蛤壳 蛤蚧 黑丑 锁阳 滑石 犀角蒺藜 蒲黄 椿皮 槐米 槐花 槐角 雷丸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榧子 槟榔磁石 蝉蜕 辣蓼 熊胆 赭石 蕤仁 蕲蛇樟脑 稻芽 僵蚕 熟地 漏芦 鹤虱 薤白薯莨 薄荷 橘红 橘核 紫苏 檀香 蒿本爵床 藕节 礞石 瞿麦 藿香 蟾酥 麝香一点红 丁公藤 九里明 九香虫 了哥王 二母宁土茯苓 土鳖虫 大头陈 大腹皮 山芝麻山萸肉 千斤拔 千年健 千里光 女贞子山豆根 小飞扬 小茴 马齿苋 马钱子马兜铃 马鞭草 天花粉 天竺黄 天南星木棉花 木蝴蝶 木患子 五加皮 五灵脂五味子 五倍子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牛大力 牛蒡子 毛冬青 月季花 乌梢蛇凤尾草 六月雪 火炭母 火麻仁 水蜈蚣巴戟天 玉米须 石决明 石菖蒲 石榴皮布渣叶 龙胆草 龙眼肉 龙(月利)叶 四方藤仙鹤草 白头翁 白芥子 白茅根 白藓皮白僵蚕 瓜萎仁 冬葵子 冬虫草 冬瓜皮玄明粉 半边莲 丝瓜络 地肤子 地骨皮地胆草 西瓜皮 西河柳 旱莲草 肉豆蔻肉苁蓉 丢了棒 自然铜 血余炭 合欢皮决明子 灯心草 安息香 农吉利 阳起石延胡索 豆豉姜 麦门冬 赤小豆 赤石脂芸香草 苣荬菜 花蕊石 苍耳子 苏合香两面针 吴茱萸 牡丹皮 何首乌 皂角刺余甘子 谷精草 龟板胶 辛夷花 连钱草沙苑子 补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鸡内金鸡血藤 鸡冠花 鸡骨草 青葙子 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叶 板栗壳 板蓝根 松节油刺五加 郁李仁 罗汉果 败酱草 垂盆草使君子 金沙藤 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鱼腥草 狗肝菜 闹羊花 炉甘石 茯苓皮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灵仙 牵牛子鸦胆子 骨碎补 钟乳石 覆盆子 禹余粮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莲 穿破石 孩儿参络石藤 素馨花 莱菔子 莲子心 核桃仁夏天无 夏枯草 鸭跖草 倒扣草 徐长卿凌霄花 宽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海风藤 海金沙 海螵蛸 海浮石 桑白皮桑寄生 桑螵蛸 菟丝子 救必应 野菊花桑寄生 桑螵蛸 菟丝子 救必应 野菊花蛇床子 蛇胆汁 猫爪草 鹿角胶 鹿角霜鹿衔草 旋复花 淮山药 淫羊藿 淡竹叶淡豆豉 羚羊角 密蒙花 款冬花 葫芦茶葶苈子 紫河车 番泻叶 寒水石 腊梅花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 鼠曲草 蔓荆子酸枣仁 (豕希)莶草 罂粟壳 薏苡仁 薄荷油 颠茄草 澎蜞菊 糯稻根 鹰不泊十大功劳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 罗布麻叶 臭梧桐叶紫花杜鹃 紫背天葵 鹅不食草 打破碗花花 雪上一枝蒿
-
猫柒i这不是药典上的何首乌!!很像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erms
-
洛白桑何首乌(学名: 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何首乌 拉丁学名 :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 别称 :多花蓼、紫乌藤、九真藤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蓼目 科 :蓼科 亚科 :蓼亚科 族 :蓼族 属 :何首乌属 种 :何首乌 分布区域 :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等 植物学史,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繁殖方法,播种,扦插,分株,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鉴别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理化鉴别,化学成分,植物文化,植物趣事,发现案例, 植物学史 《本草纲目》记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何首乌)名,亦曰马肝石。唐代李翱有《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苗如木藁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偏,独单,皆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医学著作《大明本草》(《日华子本草》,五代时期著作)记述: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名尔。“《开宝本草》(宋)曰:“本出顺州南河县,今岭外江南诸州皆有。蔓紫,花黄白,叶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对,根大如拳,有赤、白两种,赤者雄,白者雌。”其时已有以醋制法炮制何首乌的记载。日本人大贺歌子于1918年7月在今辽宁省复县得利寺采集到何首乌标本,存于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形态特征 何首乌为多年生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2-4米,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 叶: 卵形或长卵形,长3-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两面粗糙,边缘全缘;叶柄长1.5-3厘米;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长3-5毫米。 花: 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分枝开展,具细纵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状卵形,具小突起,顶端尖,每苞内具2-4花;花梗细弱,长2-3毫米,下部具关节,果时延长;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较大背部具翅,果时增大,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直径6-7毫米;雄蕊8,花丝下部较宽;花柱3,极短,柱头头状。 何首乌图 果: 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海拔200-3000米。 分布范围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播种 直播为主,也可育苗移栽。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条播行距30-35cm,施人畜粪水后将种子均匀播入沟中,覆土3cm。苗高5cm时间苗,株距30cm左右。 扦插 3月上旬至4月上旬选生长旺盛、健壮无病虫植株的茎藤,剪成长25cm左右的插条,每根应具节3个左右。行距30-35cm,株距30cm左右,穴深20cm左右,每穴放2-3条,切忌倒插。覆土压紧,施人畜粪肥。 分株 于秋季刨收块根时或春季萌芽前刨出根际周围的萌蘖,选有芽眼的茎蔓和须根生长良好的植株,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挖穴栽种。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1、保持田间湿润。生长期应注意除草,5月追施人畜粪水1次。苗高30cm左右,应插竹竿或树枝,供茎藤缠绕生长。12月倒苗时,结合清除枯藤,施腐熟堆肥或土杂肥1次,并在根际培土。 2、间苗与定苗:种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时,间除过密或弱苗。苗高15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疏弱留强定苗。 3、肥水管理:何首乌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粪尿水,以利幼苗生长。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粪尿,施后浇清水。9-10月份每公顷施杂肥或厩肥15000-22500千克。 4、搭架:苗高30厘米左右时,插设支架,使茎蔓缠绕向上生长,并及时疏叶整枝,促进植株旺盛生长。 5、采收与贮藏:于春季萌芽后,待植株20-30厘米高时,一次或分次采收嫩茎叶。植株3-4年后可收获块根,采收于秋季进行,采后鲜食或切片晒干。何首乌的茎藤在栽后第二年秋季落叶时割下茎藤,除去细枝和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茎段,困扎成把,晒干入药。 病虫防治 何首乌的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和根腐病。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0.5 : 0.5 : 150)等均可用于防治叶斑病。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75%百菌清1500倍液喷射茎基,对根腐病有一定防效。 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块根纺锤形或团块状,一般略弯曲。长5-15cm,直径4-10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的纵沟和致密皱纹,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粉性,皮部有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体重、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红棕色物质,皮孔可察见。韧皮部较宽,散有异型维管束即复合维管束,另一种为单个的维管束,均为外韧型。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块根的中心为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 棕色。①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球形、盔帽形或三角状锥形,直径4-50μm,脐点呈人字状、星状、弧线状或点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直径6-51μm,由2-9分粒组成。②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约80μm,偶见簇晶与较大的类方形结晶合生。③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7-178μm;另有细小的网纹导管。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氢氧化钠溶液(1-10)10ml,煮沸3min,冷后滤过。取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加等量乙醚,振摇,醚层应显黄色。分取醚层4ml,加氨试液2ml,振摇,氨液层显红色。(检查蒽醌化合物) 2、取本品粉末约0.2g,加乙醇5ml,置水浴中煮沸3min,不断振摇,趁热过滤,放冷。取滤液2滴,置蒸发皿中蒸乾,趁热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液1滴,即显紫红色。(检查甾醇类) 3、薄层色谱:取生何首乌粉末5g(40目),用9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制成1.5:1的浸膏供点样用。另以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为对照品。分别点在矽胶G-CMC(矽胶G300目以上)板上,以氯仿-甲醇(80:20)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乾,在可见光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于紫外光下显相同的萤光斑点。 化学成分 块根含蒽醌类化合物,主为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以及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酸(rhein),大黄酚蒽酮(chrysophanol anthrone)。又含芪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云杉新甙(piceid),2,3,5,4′-四羟基茋-2-O-D-葡萄糖甙(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D-glucosid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O-没食子酸酯、2,3,5,4′-四羟基芪-2-O-葡萄糖甙-3″-O-没食子酸酯(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3″-monogalloyl ester)。还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右旋儿茶精(catechin),右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3-O-没食子酰(-)-儿茶精﹝3-O-galloyl(-)-catechin﹞, 3-O-没食子酰(-)-表儿茶精﹝3-O-galloyl(-)-epicatechin﹞, 3-O-没食子酰原矢车菊素(3-O-galloyl-procyanidin)B-2,3,3′-二-O-没食子酰原矢车菊素(3,3′-di-O-galloyl-Procyanidin)B-2﹝4﹞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卵磷脂。 植物文化 1、民间流传服用何首乌可延年不老,这其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顺州南河县,有一个叫田儿的小伙子,从小田儿体弱多病,骨瘦如柴,眩晕无力,于是外出寻求民间草药治病疗疾。一日走到一座庙宇前,腹中饥饿体力不支,晕倒在地,拜庙里道士为师,精心修练道术,潜心专研导引,以强体魄,身体大有进步。一晃30年过去了,田儿50有余,未曾婚娶,一日田儿与朋友相聚多饮了几杯酒,回来在小路上醉卧不醒,朦胧中似见二株三尺余长的藤蔓,相交在一起,久久不散,散后不久,再度相交,如此往复不止,田儿看到此情景,心中感到诧异,顿时酒醒,发现自己躺在路旁的藤蔓之下,于是好奇地挖出藤蔓下的根,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不一,回庙宇请教道长乃众道士,都不知是何种植物。一日上山偶遇一山中长发老者,其步履快捷,耳聪目明,须发乌黑,田儿问老者请教这是何物,并将梦境告与老者。老者说道,此藤所呈相交之象,确实令人奇怪,但似有龙凤呈祥之兆,这是上天降给你的祥瑞,赐给你的神药,不妨服之试试。田儿感到有道理,嘴里说道多谢老者指教,抬头发现老者已不知去向,不由得惊出一身汗。回去将这种根晒干研成粉,每日服之,服了一段时间,田儿感到日渐强壮,宿疾自愈,服了一年多田儿的须发变得乌黑,容颜润泽红光满面,似有返老还童之象,且在花甲之年娶一妙龄之女为妻,竟生儿育女。田儿喜上眉梢,将名字改为能嗣,并将此药的服法传授到儿子延秀,又传给孙子何首乌。首乌服了此药后,须发乌黑至年老不变,体质强健,子孙满堂,首乌年值130岁时,仍须发未白,乌黑油亮如年轻小伙子,乡邻百姓来请教首乌服什么长生不老药,首乌拿出这怪状根块介绍给乡亲,但百姓谁也不知道为何物,一位头领说,那就叫它何首乌吧,何者,是首乌之姓也。从此何首乌延年不老的效用流传到民间,后被后世医家收录于本草之内作为药物。 何首乌(图7) 2、民间传说,唐元和七年,僧人文象遇茅山老人而传此事。李翱著《何首乌传》: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儿,生而孱弱,年五十八,无妻子,常慕道术随师在山。一日,醉卧山野,忽见有藤两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而又交。田儿惊讶其异,至旦遂掘其根归。问诸人,无识者。后有山老忽来。示之。答曰:“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此恐是神之药,何不服之?”遂杵为末,空心酒服一钱。七日而思人道,数月身体强健,因此常服,又加至二钱。经年旧疾皆痊,发乌容少。十年之内,即生数男,乃改名能嗣。后与子延秀服,皆寿百六十岁。延秀生首乌。首乌服后,亦生数子,年百三十岁,发犹里。有李安其者,与首乌乡里亲善,窃得方服,其寿亦长。遂叙其事而传之云。 植物趣事 2015年1月25日,家住孝昌新城区花园大道某小区的老中医卢吉安其徒弟杨满华在滑石冲水库南边丰山镇境内的荒山峭壁上,挖到了一对野生何首乌,1个重3公斤,另一个重2.5公斤,初步鉴定为四百年和五百年左右的野生何首乌。 发现案例 2015年2月25日,在浙江省金东区源东乡山下施村施贤贵家中,一株重达23斤,长达3.3米的疑似何首乌的根状物,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该根状物形似神话中的龙,施贤贵用红布条绑上万年青、柏树枝等加以装饰,以增添新年喜气。该根状物是施贤贵两天前在村边一山上的悬崖边发现,为保持根须完整,他和儿子徒手花了两天时间将其挖出。 2015年4月28日,萍乡市芦溪县绿泉村村民钟富生称他上山采中草药时挖出了一棵长36厘米、重3.75公斤的何首乌。林业部门人士称,野生何首乌长这么大至少需500年。 这棵何首乌,从外形上看,它就像一个人体模型,头部、身体、生殖器官和四肢都十分分明,看上去栩栩如生。据了解,这棵何首乌长36厘米、宽16厘米。 钟先生说,平时他没事的时候就经常到山上采集各种中草药。28日上午,他在村里的山岭上发现了一棵长得正旺的植物。钟先生说,他挖的时候,看到这个外形似“人体”的东西还连线到了外部的藤和叶。因为有研究草药的经历,64岁的钟富生便知道这是一株珍贵的植物。“为了不破坏它原有的‘体型’, 我一直都很小心地挖,并把它完好地带回了县城的家里。”他用秤一称,足足有3.75公斤重。 29日上午,记者陪同钟先生来到萍乡市林业局。该市林业局林科所推广站站长邓树波表示,这棵植物从它径的外观上看,颜色属于褐色,伴有不规则的纹路,并且从它的叶子和中藤的长度来观察,它的整个外观确实达到了何首乌的植物外观形态。 邓树波表示,钟先生发现的这棵何首乌,像这种外形,野生的话几十年是长不成的,3公斤以上的,应该需要500年以上的时间生长。 知道这一情况后,有人表示愿意出7000元买下,但钟先生拒绝了。钟先生称,他会好好珍藏,让更多的人见识到它的神奇外观。
-
渺茫何首乌编辑何首乌(学名: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中文学名何首乌拉丁学名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别 称多花蓼、紫乌藤、九真藤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蓼目科蓼科亚 科蓼亚科族蓼族属何首乌属种何首乌分布区域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等植物学史编辑《本草纲目》记述:汉武时,有马肝石能乌人发,故后人隐此(何首乌)名,亦曰马肝石。[1] 唐代李翱有《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苗如木藁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偏,独单,皆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不见。医学著作《大明本草》(《日华子本草》,五代时期著作)记述: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名尔。“《开宝本草》(宋)曰:“本出顺州南河县,今岭外江南诸州皆有。蔓紫,花黄白,叶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对,根大如拳,有赤、白两种,赤者雄,白者雌。”其时已有以醋制法炮制何首乌的记载。[2] 日本人大贺歌子于1918年7月在今辽宁省复县得利寺采集到何首乌标本,存于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植物形态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提供并参与编辑何首乌全株(4张)何首乌枝叶(2张)何首乌花果(3张)形态特征编辑何首乌为多年生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2-4米,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叶:卵形或长卵形,长3-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两面粗糙,边缘全缘;叶柄长1.5-3厘米;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长3-5毫米。花: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分枝开展,具细纵棱,沿何首乌图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状卵形,具小突起,顶端尖,每苞内具2-4花;花梗细弱,长2-3毫米,下部具关节,果时延长;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较大背部具翅,果时增大,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直径6-7毫米;雄蕊8,花丝下部较宽;花柱3,极短,柱头头状。果: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3] 生长环境编辑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海拔200-3000米。[3] 分布范围编辑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日本也有分布。[3] 药用价值编辑功效用法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用小鼠跳台法及避暗法试验,何首乌煎剂60g/kg灌胃,对东莨菪碱所至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有显着对抗作用。2、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何首乌醇提物0.084、0.84、8.4g/kg灌胃,连续6周,可抑制高血指症鹌鹑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升高,延缓动脑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3、对造血系统的作用:何首乌水煎醇沉液1g/ml、0.2g/ml只皮下注射,用体内扩散盒方法证明,对鼠骨髓粒系祖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生首乌与制首乌(高压法制备)各以温浸液30g/kg灌胃,连续14天,对出血性血虚小鼠,制首乌可使血液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增高,而生首乌无明显影响。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生首乌、黑豆汁拌蒸32小时首乌(制品1)、黑豆汁九蒸九晒首乌(制品2)的煎液,6g/kg灌胃,连续7天,实验结果表明制品Ⅰ有增强小鼠腹腔巨噬鸡红细胞能力,并对抗强的松龙对巨噬细的抑制作用,制品Ⅰ增加红细胞免疫,使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增多,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并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生首乌和制品Ⅱ作用不显着。5、对代谢的影响:生首乌、制首乌醇冷浸液各以350mg/只灌胃,制首乌可使去肾上饥饿小鼠肝糖原含量增加6倍,生首乌无作用。何首乌注射液0.16、0.03、0.01mg/ml体外培养法,对大鼠乳鼠肝细胞DNA复制有明显的增强作用。6、抗衰老:何首乌水溶性成分0.1、1.0g/ml,可降低大鼠和小鼠脑内B型单胺氧化酶(MAO-B)活性(老年人及老年动物脑内MAO-B活性均升高)。何首乌煎剂1g/ml、0.5ml/只灌胃,连续7天,可使老龄小鼠肾上腺增重,并使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7、抗血小聚集:首乌粉4g/kg于饲料中喂饲大鼠,连续8周,可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8、毒性:生首乌醇冷浸液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5.5g/kg。制首乌醇冷浸液腹腔注射300g/kg,小鼠无死亡。生首乌醇渗漉液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50g/kg,制首乌醇渗漉液灌胃1000g/kg,小鼠无死亡。[4] 不良反应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了有关何首乌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传统中药中,何首乌的根块被用作补益剂和抗衰老剂,常用于治疗脱发和头发早白。自2006年3月30日,有7份怀疑与何首乌相关的不良反应病例通过黄卡系统报送到了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7例报告均与肝损害有关,其中1例为肝功能异常,7例均见黄疸,2例为肝炎,1例黄疸并肝功能损害。患者包括5名女性,2名男性,年龄为36-70岁。用药原因为治疗脱发(3位服用ShenMin,3位服用首乌丸)。所有患者在停药后均康复。文献中也有服用何首乌引起肝炎的病例报告。何首乌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表现具有很多肝病的体征和症状。包括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变深、恶心、呕吐、乏力、虚弱、胃痛、腹痛、食欲减退。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如确诊为肝损害,建议停止服用何首乌。建议有肝病史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该类药物。用药前(包括使用中草药制剂)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得到合理的治疗。[8] 最新规定2014年7月15日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最新规定,2014年9月1日后生产的含何首乌保健食品,标签标识中不适宜人群增加“肝功能不全者、肝病家族史者”,注意事项增加“本品含何首乌,不宜长期超量服用,避免与肝毒性药物同时使用,注意监测肝功能”。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获悉,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今后保健食品中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g,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0g,此前批准超过此用量的产品,下调至此规定用量;保健功能包括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产品,应取消该保健功能或者配方中去除何首乌。对研究表明去除或替换何首乌不影响产品安全、功能的产品,批准证书持有者可根据保健食品注册变更的程序提出配方变更申请,并提供相关科学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前期调查摸底情况,督促企业自发文之日起3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提出相关变更申请,并提供依据产品质量标准的3批产品全项目检测报告;督促生产企业加强原料管理,确保所用何首乌原料技术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含何首乌保健食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发现安全隐患的及时采取措施,报告有关情况,有效地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何首乌作为保健食品原料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论证,并正在组织进一步开展系统安全性评价。[9] 临床应用1、治疗疟疾:取何首乌6-8钱,甘草0.5-1钱(小儿酌减),每日1剂,浓煎2小时,分3次食前服用,连用2天。治疗17例,15例于服药后症状消除,停止发作;2例在服药4剂后控制发作。4个月后有2例复发,仍以何首乌治愈。疟原虫转阴时间大体在症状控制后2-21天。治疗过程中一般无副作用,仅个别有轻微腹泻及腹隐痛现象。2、治疗百日咳:取何首乌2-4钱,甘草0.5-1钱,水煎,每日1剂 分4-6次口服。治疗35例,痊愈(症状完全消失)19例,基本痊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完全消失,仅遗下不时二、三声咳嗽)8例,好转(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次数显著减少,咳时短暂)4例,无效4例。经观察,对无合并症、特别是用各种抗菌素疗效不显或晚期病例,有明显疗效。如属初起,可再加车前草、百部、白前、连翘、银花煎服;对鼻出血、咯血、咯痰困难、喘咳有哮鸣音者,酌加对症治疗,以提高疗效。一般无副作用,有些服后有轻度腹泻现象,可加少许诃子或罂粟壳。3、降低血清胆甾醇:将何首乌制成片剂(内含70%浸膏及30%制首何首乌-原植物(图2)乌粉剂),每次5片,日服3次,连用半月至3个月;或用何首乌1两煎服,每日1次,连服1-2个月。用片剂治疗88例,有78例下降,2例不变,8例上升 用煎剂(个别用片剂)观察20例,16例下降,4例上升。服后少数病例有胸闷、升火感,个别大便次数增多。如连渣内服,其作用似更明显,腹泻现象亦较显著;片剂较煎剂作用明显,大便次数亦增多,但仍能耐受。由此似可说明首乌降低胆甾醇的有效成分可能在药渣部。另据报道,有用何首乌2钱,桑寄生6钱,黄精3钱,为1日量,制成片剂(何首乌研粉过120目筛;桑寄生、黄精水浸1小时后煎2次各20分钟,过滤浓缩成膏,烘干研粉。二者混匀压片),分2-3次服。观察86例,治疗前血清胆甾醇均在250毫克%以上,平均值为295.4±41.6毫克%,最高者在400毫克%以上。经服药2个月后,血清胆甾醇下降者51例,下降最多者为190毫克%,无明显变化(波动范围在±20毫克%以内)者29例,上升者6例 上升最多者为83毫克%;平均值为257.2±51.1毫克%,平均下降38.2±47.1毫克%。测定β-脂蛋白者76例,治疗前平均值为755.7±355.0毫克%,治后平均值为672.1±256.0毫克%,平均下降84.6±257.0毫克%。治疗后停药1个月复查,其降脂效果尚较稳定。眼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对伴存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亦无不良影响。4、治疗疖肿:取新鲜何首乌2斤,切片,放锅内(勿用铁锅)加水浓煎成250毫升。外搽患处,每日1-3次。治疗7例,均在3天内痊愈。常见药膳何首乌入膳可成:黑芝麻山药何首乌粉、何首乌蒸猪肝、何首乌煨鸡、何首乌炖鸡汤何首乌刺参汤、首乌党参红枣粥、山楂首乌粥;或制成:首乌防脱发茶、首乌黑发酒、首乌茯苓白术饮、首乌肝片食用。食用时应注意禁忌与相冲相克。加工炮制1、选料;2、浸泡、清洗、除泥。3、去水分;4、分级;5、切制;6、阴干;7、上笼;8、蒸;9、晒:10、九蒸九晒。[10] 鉴别方法编辑性状鉴别块根纺锤形或团块状,一般略弯曲。长5-15cm,直径4-10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的纵沟和致密皱纹,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粉性,皮部有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体重、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红棕色物质,皮孔可察见。韧皮部较宽,散有异型维管束即复合维管束,另一种为单个的维管束,均为外韧型。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块根的中心为初生木质部。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粉末特征棕色。①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球形、盔帽形或三角状锥形,直径4-50μm,脐点呈人字状、星状、弧线状或点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直径6-51μm,由2-9分粒组成。②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约80μm,偶见簇晶与较大的类方形结晶合生。③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7-178μm;另有细小的网纹导管。理化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氢氧化钠溶液(1-10)10ml,煮沸3min,冷后滤过。取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加等量乙醚,振摇,醚层应显黄色。分取醚层4ml,加氨试液2ml,振摇,氨液层显红色。(检查蒽醌化合物)2、取本品粉末约0.2g,加乙醇5ml,置水浴中煮沸3min,不断振摇,趁热过滤,放冷。取滤液2滴,置蒸发皿中蒸干,趁热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液1滴,即显紫红色。(检查甾醇类)3、薄层色谱:取生何首乌粉末5g(40目),用9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制成1.5:1的浸膏供点样用。另以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为对照品。分别点在硅胶G-CMC(硅胶G300目以上)板上,以氯仿-甲醇(80:20)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在可见光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于紫外光下显相同的荧光斑点。[4] 化学成分编辑块根含蒽醌类化合物,主为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以及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酸(rhein),大黄酚蒽酮(chrysophanol anthrone)。又含芪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云杉新甙(piceid),2,3,5,4′-四羟基茋-2-O-D-葡萄糖甙(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D-glucosid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O-没食子酸酯、2,3,5,4′-四羟基芪-2-O-葡萄糖甙-3″-O-没食子酸酯(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3″-monogalloyl ester)。还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右旋儿茶精(catechin),右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3-O-没食子酰(-)-儿茶精﹝3-O-galloyl(-)-catechin﹞, 3-O-没食子酰(-)-表儿茶精﹝3-O-galloyl(-)-epicatechin﹞, 3-O-没食子酰原矢车菊素(3-O-galloyl-procyanidin)B-2,3,3′-二-O-没食子酰原矢车菊素(3,3′-di-O-galloyl-Procyanidin)B-2﹝4﹞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卵磷脂。[4] 植物文化编辑1、民间流传服用何首乌可延年不老,这其中还有一段传奇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顺州南河县,有一个叫田儿的小伙子,从小田儿体弱多病,骨瘦如柴,眩晕无力,于是外出寻求民间草药治病疗疾。一日走到一座庙宇前,腹中饥饿体力不支,晕倒在地,拜庙里道士为师,精心修练道术,潜心专研导引,以强体魄,身体大有进步。一晃30年过去了,田儿50有余,未曾婚娶,一日田儿与朋友相聚多饮了几何首乌(图7)杯酒,回来在小路上醉卧不醒,朦胧中似见二株三尺余长的藤蔓,相交在一起,久久不散,散后不久,再度相交,如此往复不止,田儿看到此情景,心中感到诧异,顿时酒醒,发现自己躺在路旁的藤蔓之下,于是好奇地挖出藤蔓下的根,其形状大小、粗细、长短不一,回庙宇请教道长乃众道士,都不知是何种植物。一日上山偶遇一山中长发老者,其步履快捷,耳聪目明,须发乌黑,田儿问老者请教这是何物,并将梦境告与老者。老者说道,此藤所呈相交之象,确实令人奇怪,但似有龙凤呈祥之兆,这是上天降给你的祥瑞,赐给你的神药,不妨服之试试。田儿感到有道理,嘴里说道多谢老者指教,抬头发现老者已不知去向,不由得惊出一身汗。回去将这种根晒干研成粉,每日服之,服了一段时间,田儿感到日渐强壮,宿疾自愈,服了一年多田儿的须发变得乌黑,容颜润泽红光满面,似有返老还童之象,且在花甲之年娶一妙龄之女为妻,竟生儿育女。田儿喜上眉梢,将名字改为能嗣,并将此药的服法传授到儿子延秀,又传给孙子何首乌。首乌服了此药后,须发乌黑至年老不变,体质强健,子孙满堂,首乌年值130岁时,仍须发未白,乌黑油亮如年轻小伙子,乡邻百姓来请教首乌服什么长生不老药,首乌拿出这怪状根块介绍给乡亲,但百姓谁也不知道为何物,一位头领说,那就叫它何首乌吧,何者,是首乌之姓也。从此何首乌延年不老的效用流传到民间,后被后世医家收录于本草之内作为药物。[11] 2、民间传说,唐元和七年,僧人文象遇茅山老人而传此事。李翱著《何首乌传》: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儿,生而孱弱,年五十八,无妻子,常慕道术随师在山。一日,醉卧山野,忽见有藤两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而又交。田儿惊讶其异,至旦遂掘其根归。问诸人,无识者。后有山老忽来。示之。答曰:“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此恐是神之药,何不服之?”遂杵为末,空心酒服一钱。七日而思人道,数月身体强健,因此常服,又加至二钱。经年旧疾皆痊,发乌容少。十年之内,即生数男,乃改名能嗣。后与子延秀服,皆寿百六十岁。延秀生首乌。首乌服后,亦生数子,年百三十岁,发犹里。有李安其者,与首乌乡里亲善,窃得方服,其寿亦长。遂叙其事而传之云。[1] 植物趣事编辑2015年1月25日,家住孝昌新城区花园大道某小区的老中医卢吉安其徒弟杨满华在滑石冲水库南边丰山镇境内的荒山峭壁上,挖到了一对野生何首乌,1个重3公斤,另一个重2.5公斤,初步鉴定为四百年和五百年左右的野生何首乌。[12] 发现案例编辑2015年2月25日,在浙江省金东区源东乡山下施村施贤贵家中,一株重达23斤,长达3.3米的疑似何首乌的根状物,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该根状物形似神话中的龙,施贤贵用红布条绑上万年青、柏树枝等加以装饰,以增添新年喜气。该根状物是施贤贵两天前在村边一山上的悬崖边发现,为保持根须完整,他和儿子徒手花了两天时间将其挖出。[13] 2015年4月28日,萍乡市芦溪县绿泉村村民钟富生称他上山采中草药时挖出了一棵长36厘米、重3.75公斤的何首乌。林业部门人士称,野生何首乌长这么大至少需500年。这棵何首乌,从外形上看,它就像一个人体模型,头部、身体、生殖器官和四肢都十分分明,看上去栩栩如生。据了解,这棵何首乌长36厘米、宽16厘米。钟先生说,平时他没事的时候就经常到山上采集各种中草药。28日上午,他在村里的山岭上发现了一棵长得正旺的植物。钟先生说,他挖的时候,看到这个外形似“人体”的东西还连接到了外部的藤和叶。因为有研究草药的经历,64岁的钟富生便知道这是一株珍贵的植物。“为了不破坏它原有的‘体型’, 我一直都很小心地挖,并把它完好地带回了县城的家里。”他用秤一称,足足有3.75公斤重。29日上午,记者陪同钟先生来到萍乡市林业局。该市林业局林科所推广站站长邓树波表示,这棵植物从它径的外观上看,颜色属于褐色,伴有不规则的纹路,并且从它的叶子和中藤的长度来观察,它的整个外观确实达到了何首乌的植物外观形态。邓树波表示,钟先生发现的这棵何首乌,像这种外形,野生的话几十年是长不成的,3公斤以上的,应该需要500年以上的时间生长。知道这一情况后,有人表示愿意出7000元买下,但钟先生拒绝了。钟先生称,他会好好珍藏,让更多的人见识到它的神奇外观。
相关推荐
更多-
首乌藤治脱发吗 3个回答
-
首乌藤泡脚怎么用 6个回答
-
首乌藤中药对胃黏膜有刺激吗 7个回答
-
何首乌与首乌藤是一个药吗 7个回答
-
首乌藤有雌激素吗 7个回答
-
夜交藤是不是首乌藤一样的功效 7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