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大,但是你要注意处方的先煎后下等原则,沸腾程度保持微沸就行。
1、先煎:沸后文火煎煮10-20分钟后再与其他药合并煎煮,如矿物(石膏,代赭石,磁石等),动物骨甲类饮片及有毒物(附子,草乌等)
2、后下: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降香,薄荷,砂仁,豆蔻,鱼腥草等②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番泻叶等,决明子用于通便不宜久煎。
3、包煎:①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易粘糊锅底,葶苈子,车前子②富含绒毛的饮片,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复花,枇杷叶,辛夷等。③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④另有蚕沙,滑石粉,龙骨粉,五灵脂,蛤粉,儿茶等须包煎,赤石脂煎后药液浑浊,宜包煎煮。
4、烊化(熔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共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及结底糊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也可置于容器中,加适量水,加热烊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加入群药煎液混匀分服,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5、另煎:一些贵重药品,为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出,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一般饮片通常需另煎30-40分钟,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水牛角(现在药店一般为水牛角丝,可混煎)应单独煎煮2-3小时。
6、对服:对于液体中药,放置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成分,故应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对人服用,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7、冲服: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疗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银白花蛇等。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青黛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冰片不宜入煎剂,朱砂,胆矾冲服,鸡内金研末用效果比煎剂好。
8、煎汤带水:对于质地泡松,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科,灶心土(也可布包先煎)等。
煎煮时间的话常用为30分钟,但一般发散风寒风热类可适当缩短煎煮时间,15-20分钟,滋补类可40分钟。
你好,如果没有包煎是不会影响药物疗效的,只是当药水沸开的的时候,海金沙会随沸水翻腾出来,而且倒药的时候,海金沙会过滤不干净,不方便服用。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如果在熬药的过程中不使用布包,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1. 药材碎屑难以过滤:熬药时,药材经过煮沸后会产生一些碎屑、杂质等,布包的作用是过滤这些杂质,防止其进入煎煮的药汤中。如果没有布包,这些碎屑可能会直接进入药汤中,影响药物的纯度和质量。
2. 药渣难以处理:熬药后,药材会变成药渣,布包的作用是将药渣收集起来,方便后续处理。如果没有布包,药渣可能会散落到锅底或水中,造成清洗困难和浪费。
3. 药味难以调控:布包能够防止药材的味道过于浓烈,也可以提供煮药时的一些味道。如果没有布包,药材的味道可能会过于浓烈,影响服用体验,并且煮药时可能会散发出一些异味。
4. 药材的使用效果降低:布包的作用是将药材固定在一起,让其充分释放出有效成分。如果没有布包,药材可能会散开,导致一些药效的损失,降低熬药的疗效。
如果不使用布包来熬药,可能会导致药材碎屑无法过滤、药渣难以处理、药味难以调控以及药材使用效果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在熬药过程中使用布包对煎煮出高质量、高纯度的药汤非常重要。
熬中药首先要选择工具,一般的砂锅就行。然后选择水火,古人多喜欢用长流水,来荡涤脏腑邪气,现在用自来水就行了。至于火方面,感冒药用薪火来熬,滋补药则用木材来熬。或者用煤炭。现在多用天燃气或者电砂锅了。然后药品未煮之前先泡上半个多小时。药品方面注意先煎和后下的不同。一般感冒药,理气药煎煮的时间不要太长。滋补药或者大辛热有毒的,比如附子之类的要多煮一会。直接在药材还是很烫的情况下就把盖子盖也没有问题,但是最好不要那么早去盖。 刚倒出了药汁的滚烫药材闷在锅里不会有毒,只是天气热的时候这样闷着不好。
怎样煎中药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你知道怎样煎中药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吗?你对怎样煎中药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怎样煎中药才能发挥最大功效的知识,欢迎阅读。 在家熬药 很多人说煎中药好难,不会煎,所以宁愿开中成药不愿意开草药。可是所有的中医大夫都会告诉你,还是煎药的药效好,而且最好是自己煎。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煎? 1要不要清洗? 中药拿回家,有的患者觉得中药有点脏,需要洗一洗。实际上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炮制工序,若冲洗会把有效成分给剔除了。只要药剂师根据处方调配患者回家后正确煎煮就可以了。 但煎煮前一定浸泡,这可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 比如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 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需要先煎、后下或者一些粉末状的药材则不用浸泡。 2用什么锅熬? 砂锅是最佳选择,因为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而且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忌用铁、铜、铝等容器,因这些容器的金属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中药成分的含量,使中药的效应减低或消失。 3用什么水熬? 熬中药用什么水呢?家里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因此最好用凉白开,水烧开后放置数小时后溶于水中的氯会挥发一些。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纯净水,熬制效果最佳。要注意,是纯净水不是矿泉水,矿泉水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比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有一定的影响。 4放多少水熬? 煎药用水量,直接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度,不要多放也不要少放。 经常有说明上写放入药后超过药物表面3-5cm。你们知道水涨船高吧?药会随着水飘起来,自然状态下让水超过药物3-5cm谁能做得到?除非把药用纱布包起来。那放多少水呀?大家可以逆向思维一下:放药时记住药物距锅沿有多少厘米,放水后减少3-5cm就行了。二煎再放水时,药是湿的,吸水率下降,只要减少1-2cm就行了。打个比方,生药放入锅中,药距离锅沿10cm,加水至距离锅沿6cm就行,第二煎时,第一煎的药汁已滗出,湿药距离锅沿9cm,加水至距离锅沿7cm即可。 5煎药需多久? 现在煎煮中药一般是天然气,掌握火候非常重要。在煎煮中,有的药要久煎微火,有的药要猛火时间短。到底是用猛火还是文火,则应根据药物功效而定。久煎微火是指滋补药,猛火时间短是指通便药、伤风感冒药。 滋补类中药适合微火久煎,一般用时30-40分钟左右; 外感伤风及泻下用药则宜用猛火短时煎煮,一般用时10分钟左右; 其他的中药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武火煮开,文火20分钟煎煮就可。 6要煎煮几次? 一般煎煮2次,即头煎、二煎,也有人为节省药物,煎3-4次,相对耗时,有效成分的析出并不理想,故不提倡。 特殊入药法 一、先煎:矿物质、贝壳类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可先于群药煎30分钟,在入群药;附子、乌头等久煎后可以去其毒性,应先煎半小时-1小时。 二、后下:有效成分容易挥发或破坏的药物,如薄荷、豆蔻、大黄宜后下,即在临出锅前5-10分钟入药即可,至于第一煎还是第二煎出锅前入药,不同说明中规定不同,本人认为两者皆可。 三、包煎:蒲黄、海金沙质地过轻,车前子、葶苈子易糊锅,辛夷、旋复花有毛对咽喉有刺激,入药时皆应用布包过后入药,这是医生和药师注意的事,对于患者来说,只要把布包的药物和其他药放在一起就行了。 四、另煎:人参等药贵重,另煎2-3个小时,再将药汁兑入或单饮,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五、烊化:胶类物质如阿胶等需要烊化。以阿胶为例:先把阿胶打碎,放入热水,理想状态下是隔水蒸,并不停搅拌使之变为液态,单服或兑药汁服都行,现代微波炉的普及使烊化更简单了,阿胶加入水后用微波炉加热并搅拌至液态即可。 六、冲服:粉类的物质可以用水或药汁冲服,如川贝粉、三七粉、琥珀粉、芒硝粉。 7药汁怎么取? 头煎的药汁通常会比二煎的药汁浓一些,为保证药力持续,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两次煎煮后的药汁混合,然后分2-3份,每次1份,每日2-3次。富余的.药物可以用容器置于冰箱冷藏室保存,再饮用时,用微波炉加热或热水浴皆可。 提醒:服法错误药效全无 一服药一般一天煎两次(早上煎一次,药渣到晚上再煎一次)。但夏季不能再这样煎药,而是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剂混合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药汁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保存容器可用玻璃、瓷或者不锈钢制品,不宜用塑料、铁、铝制品。 饮用前从冰箱拿出来的药液前,应先彻底加热,以防引发肠胃不适,加热时,应把药液放入蒸锅、电饭煲隔水蒸,最好不用微波炉加热。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 在中药发挥药效期间,应注意不要食用萝卜和绿豆等食物,还应忌烟酒、生冷、辛辣、海鲜、咖啡、茶等。夏季阳气盛,再吃烧烤、辛辣、辛温食物容易阳上加阳引起上火,因此服药期间都不宜食用,以免影响药效。咖啡、茶等饮料中含有鞣酸等物质,对药效也有影响,应与服用汤药的时间错开。 药店代煎 现在医院和药店都有煎药机,这个确实很方便,喝之前,把药袋放入热水中温热就行了(有条件最好放入蒸锅隔水蒸),但也有利有弊。 煎药机煎出的药液质量好。当温度调好后,煎药机温控就可恒定,煎药也不容易糊,特别是对含糖、淀粉、黏液质多的中药更有利。 由于有压力,药材中的成分由于受压力影响易于煎出,煎药机中还有压渣设备,能将药渣中的药液压出,避免了药液存于药渣中造成浪费。 但是煎药机煎药时间短,并且没有足够的氧化过程,所得的药液在颜色和味道上与传统煎药方法所得的药液相比,相对要清淡得多,药效也可能受到影响。 提醒:要注意保存 医院或者药店代煎的中药一般采用真空密封包装,保存时间是比较长的,但夏季气温比较高,最好是将药液放在冰箱里储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七天,不能图方便请人代煎多袋中药拿回家慢慢服用。 如果药液袋鼓起或者药液变味、有气泡时,药液很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
中药包煎,指的是将汤剂里一些中药用纱布包好之后再进行煎、煮,即将药物包于原色稀棉布袋中进行煎煮。这种熬药方法可以防止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对患者造成刺激,同时使药效尽快融于煎药的液体中,防止杂质出现。适合包煎的中药有蒲黄、葶苈子、菟丝子、滑石粉、海金沙等。中药包煎是什么意思
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应包煎,因其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等;绒毛类药物应包煎,因其难于滤净,混入药液则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等。1、有些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直接入水煎煮,则易使锅底焦糊,如车前子;2、一些带毛的药物直接入煎则毛不易滤过,服时能刺激咽喉,如旋复花;3、一些药物由于质轻、细小,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4、易浮于汤液表面,如海金沙。
还必须注意的是,所用布包要大一些,切忌过小,致使难于煎透。若需包煎药量较大,可分成2个或3个小包,并要在煎煮时增加搅拌次数,以利于水液充分浸泡包内饮片,煎出更多的药物成分。
问题不大,但是你要注意处方的先煎后下等原则,沸腾程度保持微沸就行。
1、先煎:沸后文火煎煮10-20分钟后再与其他药合并煎煮,如矿物(石膏,代赭石,磁石等),动物骨甲类饮片及有毒物(附子,草乌等)
2、后下: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降香,薄荷,砂仁,豆蔻,鱼腥草等②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钩藤,苦杏仁,徐长卿,大黄,番泻叶等,决明子用于通便不宜久煎。
3、包煎:①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易粘糊锅底,葶苈子,车前子②富含绒毛的饮片,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复花,枇杷叶,辛夷等。③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故也宜包煎,以免因其漂浮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如蒲黄,海金沙,六一散等。④另有蚕沙,滑石粉,龙骨粉,五灵脂,蛤粉,儿茶等须包煎,赤石脂煎后药液浑浊,宜包煎煮。
4、烊化(熔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共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及结底糊化,可将此类药置于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也可置于容器中,加适量水,加热烊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加入群药煎液混匀分服,如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
5、另煎:一些贵重药品,为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减少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引起的损失,需在另器单独煎煮取出,再将渣并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后分服。一般饮片通常需另煎30-40分钟,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等。质地坚硬的贵重药,如羚羊角,水牛角(现在药店一般为水牛角丝,可混煎)应单独煎煮2-3小时。
6、对服:对于液体中药,放置其他药中煎煮,往往会影响成分,故应待其他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再行对人服用,如黄酒,竹沥水,鲜藕汁,姜汁,梨汁,蜂蜜等。
7、冲服: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而影响疗效。如雷丸,蕲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车,沉香,金银白花蛇等。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青黛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冰片不宜入煎剂,朱砂,胆矾冲服,鸡内金研末用效果比煎剂好。
8、煎汤带水:对于质地泡松,用量较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取汁,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如葫芦科,灶心土(也可布包先煎)等。
煎煮时间的话常用为30分钟,但一般发散风寒风热类可适当缩短煎煮时间,15-20分钟,滋补类可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