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中药有什么功效
197人浏览
2025-09-19 11:28:00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佩兰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6个回答
-
佩兰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6个回答
-
佩兰种子多少钱一斤 6个回答
-
佩兰价格多少钱一斤 6个回答
-
佩兰别名有哪些 6个回答
-
佩兰香起什么作用 6个回答
佩兰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它具有多种功效,下面进行详细解释:
1. 清热解毒:佩兰可清热解毒,对于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有一定的疗效。其清热解毒的作用帮助人体排除病毒和细菌,减轻炎症症状。
2. 消肿利水:佩兰有利尿作用,可促进尿液的排出,起到消肿的效果。它常用于治疗水肿、肾炎等疾病,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使身体恢复正常。
3. 祛湿化痰:佩兰可通过祛湿化痰的功效,帮助治疗湿热、痰湿等疾病。它对于咳嗽、咳痰、哮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抗菌消炎:佩兰含有一些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的成分,能够对抗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在口腔溃疡、皮肤炎症等病症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5. 舒肝理气:佩兰可舒肝理气,调节肝气不畅所引起的脾胃失调、情绪不稳等问题。它常用于治疗肝胃不和、胸闷、烦躁易怒等症状。
佩兰虽然功效广泛,但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合理控制药量和用药频率,避免过量使用。
佩兰的全草功效:利湿,健胃,清暑热。
佩兰的全草作用: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佩兰的全草禁忌:阴虚、气虚者忌服,胃气虚者禁用。
佩兰分布范围:中国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及陕西。日本、朝鲜也有。野生罕见,栽培者多。野生者生路边灌丛及山沟路旁。扩展资料
佩兰生理特性
茎呈圆柱形,长30~2500px,直径0.2~12.5px;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的带紫色,有明显的节和纵棱线;质脆,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
叶对生,有柄,叶片多皱缩、破碎,绿褐色;完整叶片3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间裂片较大,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狭窄,边缘有锯齿。
不分裂者展平后呈卵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气芳香,味微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佩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佩兰
1、芳香化湿、行脾开胃,发表解暑。
2、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干燥的地上部分,具有芳香化湿,行脾开胃,发表解暑的功效。佩兰药力平和,其气芬芳清香,长于行皮,宣湿化浊,常用于夏,伤暑湿,头胀胸闷,身重寒热等症,又可以用于湿阻中焦,胃呆不饥,或者是口中甜腻多言,口气腐臭,可用于湿阻脾胃之症。
3、多与藿香相须为用,并配伍苍术后破,白豆蔻等同用,佩兰化湿解暑,助治疗暑湿症,多配伍藿香荷叶青蒿等同用,用于湿温初起时。
1、利湿、健胃、清暑热、阴虚、气虚者忌服。
2、佩兰的功效主要是一个利湿、健胃、清暑热这样一个作用,也可以治疗口中甜腻、口臭、多言、暑湿,还有头胀、胸闷。它在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禁忌,比如对于阴虚、气虚者是忌服的,对于胃气虚者也是忌用的。对于中医理论下的这些名词,比如阴虚、气虚,广大患者是无从辨识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在用佩兰之前就需要咨询一下专业的中医师或者中药师,在我们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您个体的情况来辩证施治,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如果您自行的选择佩兰,或者在网上随便查到一些信息就使用,这样不仅您的病状得不到治疗,还可能会耽误您的治疗,会增加一些药害事件。
蓓兰,佩兰(pei lan)为菊科植物佩兰(兰草)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又名鸡骨香、水香(《本经》),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佩兰(兰草)的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河北、山东等地。
夏、秋两季分2次采割。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佩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佩兰的性味与功效
1.性味:性平,味辛。
2.归经:归脾、胃、肺经。
3.功效:化湿醒脾,解暑辟秽。
主治湿浊困脾,胸闷纳呆,舌苔腻浊,口臭多涎,治外感暑湿,发热胸闷,苔腻身重者。
又治外感暑湿或湿温初起。
二、佩兰的防署功效
夏季防暑佩兰10克,洗净切碎,冲入开水泡10分钟。
有解暑、化湿和中的功效。
适用于流行感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
三、佩兰治胡臭的功效
茵陈、香薷各30克,芦根45克、藿香、佩兰各10克,茉莉花5克,研为粗末,水煎代茶饮。
每日1剂,能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配伍藿香、厚朴、肉豆蔻,还可治湿浊内阻,中气不运所导致脘闷、呕恶、口中甜腻、多涎几臭等症。
四、佩兰可用于暑湿症
佩兰能醒暑化湿,用于内蕴、畏寒、发热、头胀等症,常配合藿香、厚朴、荷叶同用。
若配伍滑石,因两药都有解暑作用,且佩兰醒脾丌胃,滑石利尿清热。
相配可解暑醒脾、清热利尿。
五、佩兰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1、用法:5-l0g,水煎服,鲜用加倍。
2、用药注意:阴虚、气虚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