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入药部位是什么

41人浏览 2025-09-19 11:21:51

6个回答

  • 黑板前的萌妹纸
    黑板前的萌妹纸
    最佳回答

    海金沙,又称海金沙菜或海金沙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它主要生长在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中,是一种常见的藻类植物。

    海金沙的入药部位是它的全草,包括叶片、茎和根部。这些部位均可用于药用,但一般以嫩茎叶为主要药材。

    海金沙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它含有丰富的多糖、叶绿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海金沙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便秘、痔疮、疮疡溃烂等症状。

    海金沙可以新鲜食用,也可以干燥后煎煮成药汤或制成药丸、药片等形式进行服用。但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用量和使用方法的确定。

    海金沙在野外生长,要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水域采摘,以免带入有害物质。由于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敏感体质的人群在使用海金沙药材时,应谨慎遵医嘱。

  • 小祖宗
    小祖宗

    海金沙草,中药名。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的地上部分。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热淋,石淋,血淋,小便不利,水肿,白浊,带下,肝炎,泄泻,痢疾,感冒发热,咳喘,咽喉肿痛,口疮,目赤肿痛,痄腮,乳痈,丹毒,带状疱疹,水火烫伤,皮肤瘙痒,跌打伤肿,风湿痹痛,外伤出血。中药名称

    海金沙草

    别名

    竹园荽、迷离网、鸡胶莽、斑鸠窝、左篆藤、金线风、破网巾、黄金塔、左转藤、罗网藤、须须药、黑透骨、铁脚仙、乱头发、铁线藤、蔓蔓藤、虾蟆藤、纺车藤、金金藤、见根藤、藤吊丝、牛斗茜、磨菇藤、塞窦藤、扫把藤、天仙草、松筋草、鼎擦藤、毛须藤、黑须草、满天云、硬筋藤、牛西藤、金线藤、攀谷藤、海金沙藤、吐丝草、鸡脚藤、爬古藤、洗碗藤、爬墙蕨、金砂蕨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蕨纲

    快速

    导航

    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相关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炮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性状鉴别饮片性状相关论述

    入药部位

    地上部分。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归膀胱、小肠、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通络。

    主治

    用于热淋,石淋,血淋,小便不利,水肿,白浊,带下,肝炎,泄泻,痢疾,感冒发热,咳喘,咽喉肿痛,口疮,目赤肿痛,痄腮,乳痈,丹毒,带状疱疹,水火烫伤,皮肤瘙痒,跌打伤肿,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相关配伍

    治热淋急痛:海金沙草阴干为末,煎生甘草汤,调服6g。或加滑石。(《纲目》引《夷坚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鲜品30-90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禁忌

    孕妇慎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二、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草质藤本,长1-5m。根须状,黑褐色,被毛;根状茎近褐色,细长而横走。叶二型,多数,草质,对生于叶轴的短枝两侧,短枝顶端有被毛茸的休眠体芽;营养叶尖三角形,二回羽状;一回羽片2-4对,互生,卵圆形,长4-8cm,宽3-6cm,有具狭翅的短柄;二回羽片2-3对,卵状三角形,掌状3裂,裂片短而阔,顶生的长2-3cm,宽6-8mm,边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宽近相等,为10-20cm;一回羽片4-5对,互生,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4-6cm;二回羽片3-4对,卵状三角形,多收缩呈撕裂状。羽片下面边缘生流苏状孢子囊穗,黑褐色,穗长2-5mm;孢子表面有小疣。

    生长环境

    生于阴湿山坡灌丛中或路边林缘。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

    性状鉴别

    全草多为把状。茎纤细,缠绕扭曲,长达1m以上,禾秆色。多分枝,长短不一。叶对生于短枝两侧,二型,草质皱缩。营养叶尖三角形,二回羽状;一回羽片2-4对,互生,卵圆形,长4-8cm,宽3-6cm;二回羽片2-3对,卵状三角形,掌状3裂,裂片短而阔,顶生裂片长2-3cm,宽6-8mm,边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宽近等,10-20cm;一回羽片4-5对,互生,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4-6cm;二回羽片3-4对,卵状三角形。羽片下面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黑褐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 没有耳朵的猫
    没有耳朵的猫

    海金沙就是一种中药,下面就会介绍他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禁忌

    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海金沙明明是山上的植物,为什么要用海来命名呢?大家觉得好奇怪。其实,它的命名和它的孢子外形有关,《本草纲目》记载:“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海金沙一般生长于阴湿的山坡或路边的灌木丛中。

    海金沙为多年生攀援蕨类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一般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张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的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生用入药。

    海金沙为著名凉茶饮料“加多宝”的主要原料。

    海金沙性甘寒,归膀胱、小肠经,有利水通淋的作用,常与滑石、石苇、车前子合用治疗热淋、砂淋、血淋、膏淋等证。正如《本草纲目》所载:“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海金沙图片第1步海金沙原植物

    海金沙

    第2步海金沙中药海金沙是什么【通用名称】海金沙

    【异名】左转藤灰(《四川中药志》),海金砂(《江西草药》)。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植物形态详\"海金沙草\"条。

    【采集】立秋前后孢子成熟时采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即可。

    海金沙的药材性状

    海金沙乃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叶片背面边缘着生的穗状孢子囊中的孢子,其细小呈微粒状,棕黄至浅棕黄色,体轻,有滑润感。由于海金沙的自身性状特点,因此属于极易掺假品种。

    一般鉴别:用手捻之有光滑感,握之如丝般柔滑,置于手中易从指缝中滑落,闻之气微,味淡;撒于水中则浮于水面而不沉,加热后开始逐渐下沉,水面混浊;置火中,易燃烧,并发出爆鸣声,且伴有闪光。燃烧过程中无烟雾出现,亦无灰、渣残留。

    由于海金沙价值较高,并且较为稀缺,因而部分商贩往往掺入相似的细黄沙,极难鉴别,如果用火试伪品,仍可看到闪花和听到爆鸣声;如果用水试,由于海金沙在水面的张力,细沙亦较难快速沉于水底。

    比较好的鉴别方法是分离法,即利用沙子和海金沙的直径差别进行分离,因为沙子直径一般要大于海金沙孢子。方法是取适量海金沙,用140目分样筛过筛,则140目以下的基本上就是纯品了,140目以上的则应多为沙子。分别称取140目以上和以下的重量进行计算,即可知掺沙的比例。

    如果掺有细黄土,用手抄之,则细黄土会附着在手指上,更易鉴别。因为海金沙都是粒性的,不易附着在手上。

  • 迈斐西
    迈斐西

    学名海金沙草,\\t薄囊蕨亚纲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4m。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有白色微毛。叶为1-2回羽状复叶,两面均被细柔毛;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长12-20cm,宽10-16cm,小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温齿或不规则分裂,穗长2-4mm,孢子囊盖鳞片状,卵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环带侧生,聚集一处。孢子囊多在夏秋季产生。同属植物.的全草,在广东、广西民间亦同供药用。

  • 灯茶盏雾
    灯茶盏雾

    适合。

    1、土壤:海金沙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透气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种植前可以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有机肥。2、种植:选择健康的海金沙种子,将其均匀地撒播在土壤中,然后盖上一层薄土,最后适量补充水分即可。3、管理:海金沙出苗后,需及时补充水分,并且还需要补充肥料,促进植株生长。

    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海金沙属多年生草质攀缘藤本,属于蕨类植物。人工栽培主要用于药用和观赏用。适当环境下可以人工种植。

  • 罪恶
    罪恶

    桂林市资源县有。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海金沙草目前货源有量,近段时间产地货源走动量少,商家积极寻找销路,现有商家要价2.5元左右低价出售。

    小叶海金沙,入药别名极多。在福建,土名叫做铜线滕,部分区域叫金线滕。因其茎干细弱,小始发丝,颜色似铜色,或是像带黄色,所以叫铜线滕。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