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外敷能治什么病

196人浏览 2025-09-19 08:18:30

6个回答

  • 馆里有个橙
    馆里有个橙
    最佳回答

    海金沙外敷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海金沙(学名为艾纳香)制成,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海金沙外敷主要用于治疗一些与风寒湿邪有关的疾病和症状,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病症:

    1. 风湿性关节炎:海金沙外敷可以通过散寒、祛风的作用,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颈椎病:外敷海金沙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僵硬和不适感。

    3. 肩周炎:海金沙外敷具有活血化瘀、散寒祛风的作用,可以改善肩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肩周炎引起的肩痛和运动受限。

    4. 跌打损伤:外敷海金沙可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淤滞、肌肉酸痛、淤血肿胀等症状。

    5. 风寒感冒:海金沙外敷可以通过散寒祛风的作用,改善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有助于缓解感冒的不适感。

    海金沙外敷适用于外用,只能用于皮肤表面的疾病和症状,不能内服。在使用海金沙外敷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自身病情和需要正确使用剂量和方法。个体差异存在,具体疗效还需根据个人情况来确定。

  • 猫柒i
    猫柒i

    不能随便吃,二者为中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1、海金沙

    植物的干燥成熟孢子。肾阴亏虚者慎用,味甘、咸,性寒。味甘、咸,性寒。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2、金钱草

    干燥全草味甘、咸,性微寒。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痈肿疔疮,蛇虫咬伤。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扩展资料

    1、海金沙相关配伍

    治诸淋:与海金沙、石苇、滑石、猪苓、泽泻、赤苓、肉桂、白术、芍药、甘草配伍。

    脾胃肿满,腹胀如鼓,喘不得卧:海金沙同白术、甘草、牵牛为末服。

    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蜡面茶半两,捣碎。每服三钱,生姜甘草煎汤下,日二服。亦可末服。

    2、金钱草性状鉴别

    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金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钱草

  • 取个id真难啊
    取个id真难啊

    扁蓿(蓄),马鞭草,海金沙,夏枯草

    该四味药同用具有清热利尿,化石散结的功效

    可用于尿路感染之小便淋涩疼痛,尿赤尿黄或兼有尿路结石等证

    但药味甚少,配伍不全,难收速效

    若尿常规查 隐血2+

    应该加上茅根15,侧柏炭20,茜草炭20,瞿麦20

    若伴有结石应加金钱草40,虎杖15

    尿少淋沥加车前子20,车前草20

    尿痛加木通6,生甘草梢10

  • 绿色
    绿色

    海金沙藤草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常见,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材,中海金沙藤草入药,治病的话是非常具有疗效的,不仅能够治疗很多的病症,而且药性也比较温和,没有刺激,没有副作用,那么有关海金沙藤草的治病附方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展开详细介绍。治热淋急痛:海金沙藤草阴干为末,煎生甘草场,调服二钱;或加滑石,可以有效治疗热淋急痛的病症。治血淋:左转藤、小扁蓄,水煎服,可以用于治疗血淋。治妇女白带:选用海金沙藤茎一两,猪精肉四两。加水同炖,去渣,取肉及汤服,女性出现白带异常时服用,本方能够有效改善。治小便不利:海金沙藤全草二至三两。和冰糖,酌加水煎服;或代茶常饮,本方非常适合小便不利的病人服用。治赤痢:海金沙藤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日服一至三次,可以有效改善赤痢的病症。治腹泻:海金沙藤全草,水煎服,出现腹泻时,可用本方进行服用止泻。治湿热黄疸:金砂蕨叶、田基黄,鸡骨草各一两。水煎服,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的病症。治梦遗:海金沙藤藤烧灰存性。用净灰一钱五分至二钱,用开水进行冲服,梦遗的病人可以经常服用本方,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治火烫伤:海金沙藤鲜叶捣烂。调入乳外敷火伤处,出现火烫伤的情况时,可选用本方治疗。治缠腰火丹:准备适量的鲜海金沙藤叶切碎捣烂。酌加麻油及米泔水,同擂成糊状,涂搽患处,可以用于治疗缠腰火丹,具有明显的效果。用海金沙藤草治疗的病症是非常多的,如果出现了上文这些病症的话,那么都可以用海金沙藤草的药膳方进行治疗,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有疗效的,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并且听从医生的指导,来选用这些海金沙藤草的药膳方。当然选择的海金沙藤草必须要是上等的,而且要正确的进行使用。

  • 然后i
    然后i

    海金沙藤的外观是非常独特的,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且它的药用价值也是相当高的。用海金沙藤来入药治疗病症的话,都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且治疗的范围也很广,那么海金沙藤可以用于治疗哪些病症呢?很多人都这样问,下面将为大家展开详细介绍!海金沙藤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赤,肠炎,痢疾:选用适量的海金沙藤煎水服用,可以清热解毒,消肿,能够用于治疗这些病症。海金沙藤治小便出血:选用适量的海金沙藤为末,以新汲水调下,或用用砂糖水调下,出现小便出血的病症时,通过服用本方能够有效改善。海金沙藤治脾湿胀满:准备海金沙藤一两,白术二钱,甘草五分,黑丑一钱五分,水煎服,可以用于治疗脾湿胀满的病症。海金沙藤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准备牵牛一两(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藤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水一盏,食前调下,得利止后服,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的病人非常适合服用。海金沙藤甘寒淡渗之药,故主通利小肠,得牙硝、栀子,皆咸寒苦寒之极,又得蓬砂之季,所以能治伤寒热狂大热,当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义也。淡能利窍,故治热淋、血淋、膏淋等病。海金沙藤治膏淋:准备海金沙藤、滑石各一两(为末),甘草二钱半(为末)。上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或者灯心汤都可以,具有治疗膏淋的作用。通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海金沙藤这种药材,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病症的药材,如果出现了上文介绍的这些病症,那么不妨选用海金沙藤的这些药膳方来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而且也比较温和,不用担心会带来副作用。

  • 我说呢
    我说呢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拼音名】Hǎi Jīn Shā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Japanese Climbing Fern【别名】 竹园荽、迷离网、鸡胶莽、斑鸠窝、左篆籐、金线风、破网巾、黄金塔、左转籐、罗网籐、须须药、黑透骨、铁脚仙、乱头发、铁线籐、蔓蔓籐、虾蟆籐、纺车籐、金金籐、见根籐、籐吊丝、牛斗茜、磨菇籐、塞窦籐、扫把籐、天仙草、松筋草、鼎擦籐、毛须籐、黑须草、满天云、硬筋籐、牛西籐、金线籐、攀谷籐、海金沙籐、吐丝草、鸡脚籐、爬古籐、洗碗籐、爬墙蕨、金砂蕨、西牛籐 【来源】药材基源: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Ophioglossum japonicum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长1-4m。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有白色微毛。叶为1-2回羽状复叶,纸质,两面均被细柔毛;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长12-20cm,宽10-16cm,小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温齿或不规则分裂,上部小叶无柄,羽状或戟形,下部小叶有柄;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与能育羽片相似,但有时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阔线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规则的小片。孢子囊生于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叶的齿及裂片顶端成穗状排列,穗长2-4mm,孢子囊盖鳞片状,卵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环带侧生,聚集一处。孢子囊多在夏秋季产生。同属植物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Cav.)R.Br.的全草,在广东、广西民间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点:羽片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基部有关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灌丛中或路边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甘肃。【栽培】1.生物学特性 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砂土及砂质壤土中。攀援性强,抗逆性也强。2.栽培技术 用孢子繁殖和分茎繁殖。孢子繁殖:采成熟孢子立即播于土壤表面,稍覆土,常浇水保持湿度。分茎繁殖:将根状茎切成3-6cm长的节段,植于土壤中,覆土4-6cm,浇水保持湿度,即可生根成活。【性状】1.性状鉴别 全草多为把状。茎纤细,缠绕扭曲,长达1m以上,禾秆色。多分枝,长短不一。叶对生于短枝两侧,二型,草质皱缩。营养叶尖三角形,二回羽状;一回羽片2-4对,互生,卵圆形,长4-8cm,宽3-6cm;二回羽片2-3对,卵状三角形,掌状3裂,裂片短而阔,顶生裂片长2-3cm,宽6-8mm,边缘有不规则的浅圆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宽近等,10-20cm;一回羽片4-5对,互生,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4-6cm;二回羽片3-4对,卵状三角形。羽片下面边缘有流苏状孢子囊穗,黑褐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2.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与根茎相似,参见海金沙根条,其区别点在于:厚壁组织5-6列细胞,壁均较薄;基本薄壁组织较宽广;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胞腔内无黄色油状物,维管束中木质部呈三叉状。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多细胞或单细胞非腺毛,黄棕色;叶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完全;主脉维管束周韧型,主脉处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壁组织,木化或微木化。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薄,深波状弯曲,气孔位于下表皮,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4-31μm,副卫细胞2-4个,直轴式或不定式。非腺毛1-4个细胞,顶端细胞较长,长126-690μm,直径18-32μm,壁厚至5μm,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化学成份】叶含二脂酰甘油基三甲基高丝氨酸(DGTS;diacylglyceryltrimethylhomoserine)。从籐叶中分得利胆有效成分反式-对-香豆酸(trans-p-coumaric acid)以及咖啡酸(caffeic acid)。【鉴别】薄层色谱:取海金沙草2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脱脂后,用95%乙醇提取至无色,回收乙醇,残渣加25ml乙酸乙酯溶解,再以2%碳酸氢钠液萃取至无色,萃取液浓缩至干,加95%乙醇定容至2ml,为点样液。另取咖啡酸标准品制备成对照品试液。分别取点样液、对照品液各10μl,分别点于聚酰胺薄膜上,以苯-甲醇-阔醋酸(45:20:6)为展开剂,展距13cm,置紫外灯下观察,斑点均呈蓝色萤光。【性味】甘;寒;无毒【归经】小肠;膀胱;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通络。主治热淋;石淋;血淋;小便不利;水肿;白浊;带下;肝炎;泄泻;痢疾;感冒发热;咳喘;咽喉肿痛;口疮;目赤肿痛;痄腮;乳痈;丹毒;带状疱疹;水火烫伤;皮肤瘙痒;跌打伤肿;风湿痹痛;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 煎汤,9-30g,鲜品30-90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附方】1治热淋急痛: 海金沙草阴乾为末,煎生甘草汤,调服二钱;或加滑石。(《夷坚志》)2治血淋: 左转籐、小篇蓄,水煎服。(《四川中药志》)3治妇女自带: 海金沙茎一两,猪精肉四两。加水同婉,去渣,取肉及汤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4治小便不利: 海金沙全草二至三两。和冰糖, 酌加水煎服;或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5治赤痢: 海金沙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日服一至三次。(《福建民间草药》)6治腹泻: 海金沙全草,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7治湿热黄痘: 金砂藏叶、田基黄、鸡骨草各一两。水煎服。 (名广西中草药》)8治梦遗: 海金沙籐烧灰存性。用净灰一钱五分至二钱,开水冲服。 (《福建民间草药》)9治火烫伤: 海金沙鲜叶搞烂。调入乳外敷火伤处。(《福建民间草药》)十治缠腰火丹: 鲜海金沙叶切碎搞烂。 酌加麻油及米浴水,同擂成糊状,涂搽患处。 (么江西民间草药验方》)11.治赘疣: 海金沙全草一握,水煎洗;在洗时用其籐擦赞庞处,日洗二至三次。(《福建民间草药》)十治黄蜂螫伤: 金砂藏叶一两。捣烂;取汁擦患处。(《广西中草药》)【各家论述】1.《履喉巖本草》:治淋病热病者,并小便中利。2.《生草药性备要》:专理跌打。3.《分类草药性》:退火。治淋症,咳嗽,筋骨疼痛。4.《天宝本草》:平肝济火。治小儿螬疳,红崩淋沥。5.《岭南采药录》:通淋,利小肠,解热毒气。治伤寒狂热,湿热肿满,茎痛,疔疽变黑。6.《广州植物志》:可敷郁血,又可止咯血。7.《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五淋白浊,消水肿。8.《四川中药志》:治痨嗽火咳。9.《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治水肿,湿热黄瘦,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胃火牙痛,水泡疮。10.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赤,肠炎痢疾。11.《广西中草药》:治汤火伤。12. 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活血通络,治百日咳。【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