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是温性吗
159人浏览
2025-09-19 06:46:44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仙鹤草为什么叫仙鹤草 6个回答
-
仙鹤草熬水要熬多久 6个回答
-
仙鹤草的用量每日多少克 6个回答
-
仙鹤草每次用多少克 6个回答
-
仙鹤草和油松节能治肿瘤吗 6个回答
-
仙鹤草和什么配伍最好 6个回答
仙鹤草属于中草药,通常被认为是温性的植物。温性植物在中医理论中意味着它们具有温热的特性,并且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温暖效果。
仙鹤草在中医中有着多种作用,主要包括温补、活血化瘀、止痛等。据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仙鹤草可以温中补气,具有补益脾胃、温肾壮阳的作用。它通常被用于治疗体虚、气虚、阳虚等症状,如腰膝酸软、肾虚性阳痿、遗精、尿频、尿急等。
仙鹤草还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瘀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瘀斑、疼痛、痛经等。在一些中医方剂中,仙鹤草常常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分来加强活血化瘀的效果。
仙鹤草被认为是温性植物,主要用于温补、活血化瘀、止痛等方面的治疗。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中草药时,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草药师,以获取准确的用药指导。
黄芩和仙鹤草可以一起泡水饮,两药在药理上没有拮抗作用,并均有清热解毒、止血效果。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仙鹤草的性味苦、涩、平,归心经和肝经。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等。
血小板减少的饮食疗法-血小板减少专题 血小板减少的饮食疗法一: 【辨证】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方名】加味脾阴煎。 【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血小板减少的饮食疗法二: 【辨证】血热脾虚。 【治法】止血摄血。 【方名】止血汤。 【组成】生地20克,黄芪30克,藕节10克,白芨10克,山楂10克,茜草10克,红枣10枚,花生衣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四种食补方 (1)红枣羊骨粥 配方:红枣15枚,羊骨500克,大米200克。 制做及服法:羊骨(以腿骨为佳)洗净,敲成2段,加水用文火煮1小时,捞起骨,将骨髓剔于汤中,加入大米红枣,煮成粥。每日分两次服完。 功能及适应症:益气摄血,补髓生血。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辅助作用。 (2)鲜藕粥 配方:粳米30-50克,鲜藕50克,白糖适量。 制做及服法:先煮米做粥至半熟,加入洗净的鲜藕片,煮至粥熟,加糖少许,可做早餐食之。 功能及适应症:清热凉血生津。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的血热动血型有辅助。 (3)阿胶糯米粥 配方:阿胶20-30克,糯米100克,红糖15克 制做及服法:先将糯米淘洗净,入锅加清水煮沸,待粥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粒,边煮边搅均匀,加入红糖食之,每食适量。 功能及适应证:滋阴补虚,养血止血。 (4)花生红枣汤 配方:生花生米200克,红枣20枚,冰糖适量 制做及服法:将生花生米和红枣洗净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熟透,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喝汤、嚼食红枣和花生。 功能及适应证:温补脾胃,养血益气,对于各种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有辅助作用。 食补医血小板减少 中国国际生命医学工程院北京华军中医院血液病专家史淑荣主任出诊时间:每周六全天。 据耳穴理论说,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联系。刺激这些穴位能增强和调节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更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 我有一病人平时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后发展到咬馒头、吃香蕉时,都会在食物上留下血迹。经医院作血液化验,确诊是血小板减少症。先后吃过仙鹤草、凝血糖浆、维生素C等制剂。因该病人从小怕吃各种药品,还时常漏服,故效果不佳。 后来我让其选用花生仁30克、红枣20克、带皮留芯的莲子20克加水一起煮熟,每天分两次当点心食用。 因当年\"食补不如锻炼\"的说法相当流行,自己确实也需要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我依据中医学的耳穴理论,设计了简单易行的耳朵操: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耳朵,上下来回摩擦2分钟,把两个耳朵擦得又红又热,感觉到耳朵上的血液循环在加速。每天2次。 据耳穴理论说,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联系。刺激这些穴位能增强和调节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更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把耳朵操当成是锻炼身体的\"全息\"体操,既省时又省力。 现在此病人的血小板减少症早已彻底治愈,至今没有复发过。 血小板减少就一定会出血吗? 血小板减少不一定会出血。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二是个体差异。正常人血小板数量为(10~300)X 10’/升。血小板轻度减少((8~100)X109/升即(8万~10万)/立方毫米)大多不表现出自发性出血。血小板中度减少《50~80)X 10’/升即临万~8万)/立方毫米),可有轻度自发性出血,如皮肤粘膜出血点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女性月经量增多等。重度血小板减少(50 X 10’/升以下即5万以下),则大多数会出现较明显的自发性出血,最常见的是皮肤紫痛。更严重者血小板减少(20 X10’/升以下即2万以下),甚至可以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共发症。个体差异是指:由于不同的人在身体结构(如血管通透性)及出血耐受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可以对血小板减少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有的病人血小板降至50 X 10’/升左右即可出现广泛皮肤的皮下瘀血,而有的病人即使血小板只有20 X 10’/升也无任何出血表现。后一种情况下即使没有自发性出血,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防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斑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神志及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避免外伤,出血严重者须绝对卧床休息。慢性患者,可据实际情况,适当参加锻炼,避免七情内伤,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细软,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质或流质,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斑疹病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弓随感染。 血小板减少与白血病的区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 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D%A
很多抗肿瘤药是因为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有一定抗肿瘤作用,才被运用于临床,比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其药性确实苦寒,临床运用时需配伍扶助正气药,不然久服必当损伤阳气。这就中医伟大的地方,可以融合贯通,为我所用。 这个应该不是全部吧,因为我就是癌症,一直也在喝中药。 我前段时间说我一直在喝中药,从发现病到除了住院没有间断,我前前后后总共喝过3个名医的中药,第一个是广州的一位名医,他的药还不错,特别是化疗期间,我感觉很有用,有反应,但是没有那么强烈,连续化疗了8次,每次化疗1大约10天,10天休息,这期间他的药感觉效果挺好的,为什么这么讲,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化疗的副作用就是没有胃口,恶心,但是他调的我食欲很好,甚至比以前食欲还好,10天的休息我能迅速调整体力,所以他开的都是补气血的方子。 第二位是四川都江堰的一个名医,专门针对癌症这块,他的方子寒凉些,喝了三个月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拉肚子比较严重,这应该跟药有关系,所以后面就把他停了。第三位是我们本地比较有名的,说他有名是因为很多人很多年都在他那调理,甚至医院很多不收的,一直还在活着喝着他的中药,但是他没有证,那些小米小虾们就举报他,他的方子感觉比较中和,我查过他开的药方中的每一味中药,各占一半吧,目前一直在喝他的药。 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中医开的方子着手点不一样,可能效果也不一样! 我们见到的癌症患者的确多半有些虚寒或寒湿体质,这可能是癌症在约十五年形成当中,造成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兼脾肾阳虚带来的;抗癌中药是大部分是寒凉的,药用温性药调整其药性使之符合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用人参、黄芪、当归、三七、仙鹤草、油松节是最常见的气血、处方调节;用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苍术、白术也是常用的中焦、下焦抗癌药物调节药物,远志、石菖蒲、全蝎、蜈蚣及天竺黄是常用脑瘤治疗和配伍药;西洋参、瓜蒌、薤白、半夏、桂枝、檀香等寒热并用也是肿瘤患者心肌缺血的重要治疗用药…把握辩证、辩病结合施治,不用简单的中药药理思维,治疗中理法方药丝丝相扣非常重要;片面的理解中药、然后去造时方,寒热、归经、协调性不和,会疗效很差、患者最后的依从性也很差!研究原方的配伍、适用对象、地理环境、变通方法,对我们学习先辈经验颇有帮助… 这个是谣言。 学中医的应该不会说癌症是因为体内寒湿引起的。 中医最早的著作《黄帝内经》中说: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这边说的致病因素是四时八风,不独指寒湿。 隋朝的《诸病源候论》中说:积聚者,乃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之气所为也。 这边说积聚,也就是肿瘤的致病因素是阴阳的失去平衡,身体脏腑的虚弱,外加外来风邪的侵犯,未讲述到寒湿。 其实中医对于癌症的诊治主要还是围绕着虚实两个方面来展开的。 癌症确诊后,就需要根据正气的损耗程度,进行简单的分期,以确定治疗方案。 早期,人体的正气仍然强盛,邪气还不太深聚,或者说癌肿只是局限于某一脏腑的某一部位,这种情况就以攻邪为主,以针对癌肿为主。 中期,人体的正气衰弱,邪气更加深入,或者癌肿已经累及到相邻的组织脏腑了。这种情况需要攻补兼施,补充身体的正气,帮助祛邪。 晚期,正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邪气弥漫,身体明显衰弱,全身消瘦、乏力,或者癌肿扩散,已有远处转移。这种情况就需要以扶正为主,力求提高病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我们来看看癌肿的一些常见中医证型。 癌肿全身都有可能,在肺就是肺癌,在肝就是肝癌,在大肠就是大肠癌,在胃就是胃癌,在肾就是肾癌,在膀胱就是膀胱癌。 肺癌的常见证型有瘀毒阻肺、痰湿蕴肺、阴虚毒热、气阴两虚四种类型。 瘀毒阻肺说的是瘀血毒邪聚集;痰湿蕴肺说的是痰湿聚集;阴虚毒热是说肺中阴虚生内热,灼伤肺脏;气阴两虚是说癌肿日久,耗伤正气后的证型。 这几个证型中,也就痰湿蕴肺中有可能是寒湿。 痰湿包括寒湿与湿热,湿气困阻日久,郁而化热,寒湿也容易化热。 肝癌的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肝胆热毒、肝肾阴虚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没有一个是和寒湿有关的。 大肠癌的常见证型有湿热郁毒、瘀毒内阻、脾胃虚寒三种类型。 其中脾胃虚寒有可能生湿,产生寒湿。 胃癌的常见证型包括肝胃不和、瘀毒内结、痰湿凝聚、脾胃虚寒、胃热伤阴五种类型。 也是其中的脾虚虚寒型可能生湿,成寒湿。 肾癌、膀胱癌的常见证型有湿热蕴毒、瘀血内阻、脾肾两虚、阴虚内热四种类型。 其中脾肾两虚可能会生寒湿。 通过上面的常见几种癌肿的证型查看,因为寒湿引起的只是占癌肿证型中的很少一部分。一般是脾虚生湿而成。 至于为什么抗癌的中草药大部分都是寒凉的,可以通过上方的证型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有热的,或者有瘀的。 我们知道瘀久是会化热的,热迫血行,很多癌肿都容易发烧、出血也可以用这个来解释。 问的好,多读读内经就懂了。寒湿之地难道不会有腐烂臭败之毒吗,人体也是一样。寒湿堆久了,体内营卫之气流通不畅积而成热,久而生毒。单用温通之药也不行,同时也要加清热解毒之品,但我们会用大量温药抵挡其苦寒之气,存其辛散之味,达到通的效果。 生活道公益 健康 认为,这是个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中医说的体内寒湿,就说受了寒邪,寒主收引,加上湿邪影响,可能就会使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积聚,积聚时间久了,代谢不出去,就可能会形成了肿块,就是形成了恶性肿瘤了。 为什么治疗癌症的中草药都是寒凉的呢,主要是因为形成肿块后,肿块内就会化热了,就像米饭夏天没有及时放入冰箱,堆在那里,就会长霉变色产生热量的了,人体也是一样的,郁积而化热的,也像冬季用雪堆积的窝棚也能保暖作用啊。这个时候已经患病了,形成肿瘤了,就会身体内有热了,一定要用些清热解毒的寒凉药物了。 再就是患病后,人们都会大补的,补益类药物用多了,也会在体内化热的,这个时候也需要适量使用寒凉药物清热的,这个时候主要是湿热了,清除湿热为好的。 不能说中医药不治肿瘤,中医药是辨证施治,主要是起到对症治疗的效果,就说能把肿瘤消下去那就很难的了,还是要靠能手术尽量手术治疗为好的。中医药就是出现了恶心呕吐了,就是调整脾胃,用点中药效果挺好的,有了湿热了,感觉浑身乏力了,吃不下饭了,这个时候用点中药调理一下效果都不错的,就说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 《素问·调经论》:“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外感寒湿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自然适应能力 畏寒肢冷:无论是穿的衣服多少,或者是冬天夏天,都感觉身体发冷,通常表现为冬天暖不热被窝等,或者是夏天在炎炎烈日下,还感觉身体发冷。 抗癌药是通过西医试验方式试出来的,中医药没有这个定义。 所以看中医要看真中医,否则吃半天中药,你还以为是看的中医呢! 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列入《1988年—2000年中医事业发展战略规划》,不再全是服务于国家外交政策,而与坦桑尼亚,巴西,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及其补充和替代医疗事务局(OAM)等部门签署了交流与合作协议。这一时期的中医外传,从过去的民间逐渐转向政府之间,尤其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间交流。 偶尔一次组方多数寒凉之药可能,长久使用不应该;再有一种可能就是极特别的个案,阴阳撅逆,热药无用,运用寒极生热的理论,用寒凉之药攻肿瘤,一般两周内会有症状表现,用药后病人不适得到缓解,则证明用药方向是正确的,若用后不适,那还要再调整。 癌症,是寒湿,去寒湿会用热药,但病人阴阳不平,不是单一的寒或热,人体表现很复杂。若舌苔黄腻,胸口发热,下肢发冷这是上热下寒,用药就会寒热并用,再有癌症,还要攻补同方,但每个人不一样,如何选药,如何定量,来平衡人体,都要审慎考虑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才好决定。 各派有各派的理论,出手寒凉了,再让他用温补已经不习惯了!他可能是以寒来客寒凝,以寒来克制瘀血,我认为扶正为本,他自身强壮了,才能抵御外敌,我喜欢扶正!
可以吃的
仙鹤草别名脱力草、瓜香草、老牛筋、狼芽草。
功效与作用:
1、止血。促进血液凝固。2、强心。调整心率,大量服用能使心搏徐缓。3、抗菌。体外试验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4、驱虫。其根芽有驱绦虫作用《新医药学杂志》。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治流鼻血有特效、疟疾、脱力劳伤、痈肿。药品名称:仙鹤草(龙茅草、黄龙尾、脱力草)
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仙鹤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这种药材入药之后是有很多效果的,不但可以消菌还可以止血,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 仙鹤草性苦、涩,平,归心、肝经。全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药,有强心、升血压、凝血、止血、凉血、抗菌等作用,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该品尚能解毒杀虫,可用治等疮疖痈肿、阴痒带下。以热水浸泡3匙干燥的`龙芽草10-15分钟。改善腹泻,减轻皮肤**,以冷却的浸泡液擦拭皮肤。减缓口腔**、喉咙痛:用温热的浸泡液漱口。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仙鹤草与其他中药相辅相成,对一些病症有着很好的疗效。西洋龙芽草配伍白茅根、小蓟 西洋龙芽草收敛止血;白茅根清热凉血而利尿;小蓟清热凉血.三者为伍 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效 用于治疗尿血因热邪所致者.西洋龙芽草配伍阿胶、藕节 西洋龙芽草收敛止血;阿胶养阴润肺、补血止血;藕节化淤止血.三者伍用 止血而不留淤 有养阴润肺、止血化淤之功效 用于治疗咯血、咳血证属肺阴虚者。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主治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 1、收敛止血:仙鹤草味涩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全身各部的出血之证。如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可配生地、侧柏叶、牡丹皮等凉血止血药同用。若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可与党参、熟地、炮姜、艾叶等益气补血、温经止血药同用。 2、补虚止痢:仙鹤草品涩敛之性,能涩肠止泻止痢,因该品药性平和,兼能补虚,又能止血,故对于血痢及久病泻痢尤为适宜,如《岭南采药录》单用该品水煎服,治疗赤白痢,也可配伍其他药物同用。 3、杀虫解毒:仙鹤草味苦微甘,苦能杀虫,甘能解毒,故能杀虫解毒,常用于阴痒、疮癣等证。 4、截疟作用:仙鹤草有解毒截疟之功,治疗疟疾寒热,可单以该品研末,于疟发前2小时吞服,或水煎服。 5、活血消肿:仙鹤草有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痈肿、乳痈等证。 6、脱力劳伤。仙鹤草有补虚、强壮的作用,可用治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症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而纳食正常者,常与大枣同煮,食枣饮汁,若气血亏虚,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者可与党参、熟地、龙眼肉等同用。 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2 仙鹤草的营养价值 含仙鹤草(为酚性松脂酸)、仙鹤草甲素、仙鹤草乙素、仙鹤草丙素。另含鞣质、维生素K1等。 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 仙鹤草入心、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补虚的功效。主治吐、咯、衄、便、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治脱力劳伤。 1、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2、强心。调整心率,大量服用能使心搏徐缓。 3、抗菌。体外试验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4、驱虫。其根芽有驱绦虫作用《新医药学杂志》。 仙鹤草的做法 1、仙鹤草粥 配方:仙鹤草20克、三七粉10克、糯米250克。 制法:先将糯米加水适量煮成粥,然后放入仙鹆草及三七粉,再煮2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2次适量服之。连服5日为1个疗程。 功效:养血补中,止血消炎。 2、仙鹤草茶 配方:仙鹤草60克、荠菜50克、茶叶6克。 用法:上3味同煎,每日1剂,随时饮用。 功效:止血,适用于崩漏及月经过多。 3、仙鹤草荠菜汤 材料:仙鹤草60克、荠菜50克。 做法:先将仙鹤草、荠菜分别洗净,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即成。 功效:止血、健胃,治月经过多、崩漏。 4、仙鹤草的食用方法 15~30g,大剂可用至60g,可研末服,或入煎剂。亦可用仙鹤草煎汤,送服其它止血药散。 仙鹤草的食用禁忌 1、非出血不止者不用。 2、过敏反应: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烦躁、头晕眼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寒战、血压下降。重者尚有头晕、面色潮红、大汗淋漓。中毒性球后视神经炎失明,腹痛腹泻、呕吐、面红、血压下降。 仙鹤草能降血糖吗 仙鹤草全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药,有强心、升血压、凝血、止血、凉血、抗菌等作用,仙鹤草是没有降血糖的作用的,建议不要单用来降血糖。 仙鹤草的好处、作用点虽然很多,但是大家在食用上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就是仙鹤草本身所具有的凝血、止血的作用较强,因此平时如果没有出现出血的情况是不适合食用的,否则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建议大家在食用上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不雅随意的用药。 安眠补养汤 材料: 主料:乌骨鸡500克,鸭肉500克, 辅料:鸡血藤20克,仙鹤草20克,夜交藤20克,狗脊12克,菟丝子12克,桑寄生12克,女贞子12克,白术8克,合欢皮8克,生地黄8克,熟地黄8克,人参5克,续断8克,旱莲草12克, 调料:姜10克,大葱10克,料酒10克,味精2克,盐4克 做法: 1、十四味中药洗净,加水煎成汁,滤净杂质。 2、将鸡、鸭肉用开水烫一下,斩成大小一致的条块。 3、锅内加高汤,加鸡和鸭肉烧沸后,加姜块、葱结和药汁,改用小火烧约2小时,拣去姜、葱,以味精和食盐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