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草可用什么药代替
80人浏览
2025-09-19 17:23:55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透骨草可以一起吃吗 6个回答
-
透骨草艾草红花这三种草药治腿凉吗泡水泡脚 6个回答
-
透骨香跟透骨草一样吗 6个回答
-
透骨草加伸筋草泡脚用量多少 6个回答
-
透骨消跟透骨草一样吗 6个回答
-
透骨草能烧菜吗 6个回答
透骨草,又称熊肝菜、熊胆草,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如果需要寻找透骨草的替代药物,可以考虑以下几种中药:
1. 野菊花: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2. 金银花: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作用,适用于疮疖肿毒、喉咙痛等症状。
3. 白芷:白芷有辛散、温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中焦痰热、疮疖肿毒等症状。
4. 蒲公英: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症状。
5. 甘草:甘草有清热解毒、解表和中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这些中药可以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使用,但鉴于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也建议在购买和使用中药时,要选用品质可靠、安全的产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透骨草(《灵秘丹药笺》)【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植物形态】①地构叶,又名:地构菜。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根茎横走,淡黄褐色。茎直立,丛生,被灰白色卷曲柔毛。叶互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厚纸质,长1.5~7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先端全缘,下面2/3部分具稀大齿牙,两面被白色柔毛,下面并具腺体。总状花序顶生,密被短柔毛;花小,单性,同株;雄花位于花序的上端,具长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的叶状苞2枚,苞片内通常具1~3朵花;萼片5,稀4枚;花瓣5,稀4枚,呈鳞片状;黄色腺体盆状,与花瓣互生;雄蕊10~15;花序下部的花略大,中间1朵为雌花,两侧为雄花;苞2枚,雌花具较长的花梗;萼片5~6;花瓣6;子房上位,花柱3枚,均2裂。蒴果三棱状,顶端开裂;每室有种子1枚,三角状倒卵形,绿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生于草地及山坡。分布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陕西、甘肃等地。②凤仙,详\"凤仙\"条。【采集】①地构叶于5~6月间开花结实时采收,晒干。②凤仙于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细枝,晒干。【药材】①珍珠透骨草为植物地构叶的带有根茎的干燥全草。根茎圆柱状,长约10厘米;表面灰黄色,断面黄白色,木质状。茎圆柱形或微有棱,长10~20厘米,下端直径1~2毫米;表面淡绿色至灰绿色,被有灰白色柔毛;质坚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多卷曲皱缩,灰绿色,被灰白色柔毛;质脆,易脱落。有时花序上留有圆形小花和果实。气微,味淡。以色绿、枝嫩、带有珍珠状果实者为佳。主产山东、河南、江苏。甘肃、山西、陕西亦产。②风仙透骨草为植物风仙的干燥茎,呈长圆柱状,长30~60厘米,下端直径1~2厘米,多皱缩,具纵棱,表面黄棕色至淡棕色,节部膨大,有叶痕及芽痕,或少有分枝。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中空,或有白色膜质状髓。气微弱,味微酸。产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北、新疆等地。透骨草的药材品种比较复杂,除上述使用较广的两种外,尚有下列几种:①羊角透骨草为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全草。产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参见\"角蒿\"条。②铁线透骨草(《医学指南》)为毛茛种植物黄花铁线莲的干燥全草,产河北、北京。参见\"黄花铁线莲\"条。铁线透骨草商品中尚有用细叶铁线莲的全草者。③东北地区尚用豆科植物山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假香野豌豆的全草作透骨草。参见\"山野豌豆\"条。④云南、贵州地区则用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枝叶作透骨草。参见\"透骨香\"条。透骨草始见于《救荒本草》,据所述图形,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并非本品。《纲目》有名未用中载有透骨草,但形态不详。《本草原始》的透骨草系指大戟科的地构叶。《纲目拾遗》引《灵秘丹药笺》云:\"风仙花一名透骨草。\"即凤仙花科的凤仙;所引《医学指南》的铁线透骨草,则为毛茛科铁线莲属的透骨草,可见古代药用的透骨草已非一种。【化学成分】凤仙的发芽嫩枝含吲垛-3-乙腈。茎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缔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5-葡萄糖甙。叶含1,2,4-三羟基萘-4-葡萄糖甙与山柰酚及山柰酚-3-阿拉伯糖甙。【炮制】拣净杂质,切段。【性味】①《本草原始》:\"味甘,无毒。\"②《中药志》:\"辛,温。\"【功用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疮癣肿毒。①《纲目》:\"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寒湿脚气。\"②《灵秘丹药笺》:\"疗热毒。\"③《山东中草药手册》:\"祛风湿,活血,止痛。\"【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宜忌】《中药志》:\"孕妇忌服。\"【选方】①治风气疼痛,不拘远年近日:透骨草二两,穿山甲二两,防风二两,当归三两,白蒺藜四两,白芍三两,稀莶四两(去茎用叶,九蒸九晒),海风藤二两,生地四两,广皮一两,甘草一两。以上为末,用猪板油一斤,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早晚各服五钱,酒下。(《周益生家宝方》)②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拘挛:透骨草三钱,制川乌、制草乌各一钱,伸筋草二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③治肿毒初起:透骨草、漏芦、防风、地榆等分。煎汤绵蘸,乘热不住荡之。(《杨诚经偏方》)④治阴囊湿疹,疮疡肿毒:透骨草、蛇床子、白藓皮、艾叶。煎水外洗。(《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提醒您:透骨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药疗价值民间用全草入药,治感冒、跌打损伤,外 用治毒疮、湿疹、疥疮。根及叶的鲜汁或 水煎液对菜粉蝶、家蝇和三带喙库蚊的幼 虫有强烈的毒性。根含透骨草素(phryma rolin )及透骨草醇乙酸酯(leptostachyol ac etate),后者为杀虫成分。民间用全草煎 水消灭蝇蛆和菜青虫。
你好,透骨消的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地檀香的根或叶,功用主治是祛风,除湿。治风湿瘫痪,冻疮。透骨草的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地构叶或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全草,用途:
全草入药,可洗治黄水疮、疥疮,或捣烂敷外处或研成粉末调敷。想了解更多的话就去下面的地址参考一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827220.htm
http://www.bcmsc.cn/MedicineInfo/251/2006-02/125556.shtml
http://aikang.org/data/zhongcaoyaodaquan/200703/25830.shtml
可以采用以下这种方法:1、若没有铁砂可以用绿豆代替,自己缝制一块口袋,里面装满绿豆。
2、行功之前进行甩手练习,也就是两手臂并行上下自然甩动,100下为止。
3、拍击沙袋,将沙袋放置与肚脐平行的位置,两只手太过头顶,由上至下自然下落,轮番拍击,一只手先拍击手背再拍手心,然后换下只手。初时以五分钟为宜,随着功力的增长可延长至20分钟。
4、拍击之后用药泡手,温水。药方:大青盐、透骨草、地骨皮、紫花地丁、蒲公英。有开水将药泡5分钟,然后再泡手。
2021年1月25日上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以下简称为适应性测试)化学科目顺利开考。试题的命制在旧教材、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以人教版化学教材(2007版)为基础,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参照,以日常生活、科技前沿和生产环保等真实情境为载体,精心设计问题,坚持“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理念,发挥化学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一、结构合理,追求稳中出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在三次模拟命题、抽样测试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15道单选和4道综合题的题型结构,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45:55.从试卷的内容结构看,“无机物性质及其应用”约占20%,“化学反应原理”约占25%,“化学实验”约占20%,“物质结构与性质”约占15%,“有机化学基础”约占20%。试卷中知识的分布、广度、深度以及试题类型等都与全国II卷相当,“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充分融入其它模块,突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思想。试题在保持稳定性、亲和度的基础上,追求一定的创新,全面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17题以传统测定Ksp的方法为情境,呈现出真实完整的科学实验过程,包括溶液粗配、标定、氧化还原滴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描点作图、得出结论等,着力于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又如第15题,天然水体中的H2CO3与空气中的CO2保持平衡,不同于中学常见的封闭体系,导致c(H2CO3)不随pH的变化而变化。再如第18题(1)从逆向思维考查盖斯定律,并融入了对燃烧热的考查。二、精选情境,体现核心价值导向真实具体的情境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考试评价的重要载体。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从日常生活、学术探索、生产环保等方面选取情境素材,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阐释反应机理、分析物质转化流程、选取合适的方法,解决或解答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问题。1.日常生活情境化学研究为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撑,助推科技进步。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科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和制度自信。如第1题我国的丝绸、宣纸、港珠澳大桥、“嫦娥五号”探测器及“奋斗者号”潜水器无不展现出化学材料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第8题透骨草等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更是举足轻重。这些充分发挥了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学术探索情境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11题实验探究Heck反应的反应条件,蕴含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思想;第13题Hg-Hg2SO4标准电极的应用考查了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深层理解;第17题没使用比色法和电导法,回归传统测定Ksp的方法,呈现出真实完整的科学实验过程。可以看出,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十分重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考查。3.生产环保情境该类情境主要关注化学与人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的巨大作用,促进学生具备“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第6题以富集11B的非碳导热材料立方氮化硼晶体为情境考查晶体结构;第9题以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介质代替传统催化剂(Cu或Ag)实现醇向醛的转化;第12题考查纳米TiO2的制备;第15题选材于环境化学中天然水体的碳平衡;第16题从现代锰冶金中选材,呈现MnSO4晶体的制备流程;第18题则以抗击疫情环境下,口罩消毒剂环氧乙烷的生产为情境设置问题;第19题以一种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作为主线。三、科学设问,考查关键能力化学学科关键能力是学生在面对与化学学科相关的问题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高水平人才适应时代要求并支撑其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正确的态度责任、发展核心素养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基础。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包括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这些关键能力是原高考化学学科能力要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课程标准学科素养的具体化阐释,更是对学业要求的综合化表述。如第2题、第4题运用符号表征描述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第3题、第4题考查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第5题考查可能过量的Cl2对氧化能力推断的影响;第10题考查实验-现象-结论之间的证据推理;第13 题对电压表示数的预测;第18 题根据实验数据图分析反应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推断反应机理;第19题根据信息对化合物C的逆向推断。以上都表明试题十分重视分析与推测能力的考查。归纳与论证能力体现在第11题要求对比分析不同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控制变量归纳出适宜的反应条件,第18题(3)归纳平衡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探究与创新能力包括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法和原理及方案设计等能力。如第17题要求考生利用题目给出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独立思考,再现科学家应用传统法探寻溶度积测定方法,体现对创新思维的考查。四、立足实际,落实课程改革理念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命制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研,全面了解全省2021届高三复习备考的情况,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复习阶段考生的学习状况,合理设计试卷难度,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发挥自身水平,为其展现学习与思考成果提供广阔的空间。1.立足基础,增强答题体验。选择题覆盖了无机、有机、结构、原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素养,尤其注重无机、有机、结构、原理的综合考查(如第11、12、14题等),注意回避平时训练的试题,客观考查学生的素养水平。选取了教材上一些图文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考查,以增强考生的答题体验。如第5题C、D选项的图片,第2题偏二甲肼的素材,第12题TiCl4的水解均源于教材等。2.突出实验,发展学科素养。试题突出化学实验的考查,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鲜明特点,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核心素养的水平是化学命题方向,选择第5、10、11题的表格、第13题的电极装置及第17题都很好地考查了实验基本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3.注重融合,落实高考评价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在辽宁省新课标新高考旧教材的背景下,为贯彻高考评价体系“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基本要求,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整合了多个模块的内容,知识综合、信息多样、形式灵活、能力层次分明、学科素养丰富、核心价值突出。2021年辽宁省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理念和高考评价体系要求,继续坚持在真实情境下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探索新的命题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难度不大,基础知识全面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