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草加什么治腰间盘突出

136人浏览 2025-09-19 15:48:22

6个回答

  • 岸边漫步的青牛
    岸边漫步的青牛
    最佳回答

    透骨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常用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状。通常情况下,透骨草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透骨草的搭配用法。

    1. 透骨草 + 当归:透骨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当归则有补血调经的功效。二者搭配使用可以帮助缓解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恢复。

    2. 透骨草 + 熟地黄:熟地黄具有滋补肾阴、补益腰肾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酸背痛和肾虚症状。

    3. 透骨草 + 黄连: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轻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炎症和肿胀。透骨草与黄连的搭配使用可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缓解疼痛。

    4. 透骨草 + 当归 +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透骨草、当归和川芎的搭配使用可以协同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和肌肉僵硬。

    请注意,以上的配方仅供参考。在使用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或药师的建议,以确定适合自己的配方和剂量。也应注意遵循中医药的使用原则,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 郑二木
    郑二木

    一般的运动项目都不太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但游泳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身体,还对腰椎有好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以静养为主,适合卧床休息,因此瑜伽、活力体操,以及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都不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游泳是一项不错的运动项目,但应注意姿势要正确,水温不宜过低,并在游泳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的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可以在床上做五点支撑练习: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健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出现腰痛的机会越来越多。除了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等引发腰背痛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发中老年人腰痛的又一常见原因。这种腰痛,轻者仅为腰背酸痛,重者则表现为腰直不起来,并伴下肢麻木、酸胀、疼痛等。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是种退行性病变,因此要想让这种腰腿痛完全断根是不太可能的;惟有平时注意自我保健,方可缓解症状,预防疼痛再度发作。现介绍一套家庭自我保健操,由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者不妨每天做1—2次。第一节:俯卧位,平卧在硬板床上,做好预备动作。第二节:俯卧位,用双肘关节撑起坚持3分钟,然后复原修整1分钟,重复 6--8次。第三节:俯卧位,用双手撑起,肘关节伸直,坚持3分钟后复原1分钟,重复6—8次。每次可加用深呼吸法,吸一口气,然后吐气,吐尽为止。此时会感觉腰部下沉,使腰椎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生理曲度。第四节:利用家中的熨衣板或木板,再加一条安全带或强力皮带,牢牢束住腰部。俯卧位,用双手撑起,坚持3分钟后复原,反复6—8次。第五节:俯卧,腹下放一个枕头,双手扣紧于背后,将双腿、头部和肩膀尽量提起,坚持一秒钟后,然后放下松弛,重复6~8次。第六节:放松动作。做完上述练习后,做一下屈曲膝关节的动作。以正确坐姿休息片刻,即坐在硬椅子上,臀部紧靠椅背根部,若有条件最好是在椅背中央放置一个圆柱形靠背,肩胛骨尽量紧靠椅背,双腿自然放松。第七节:站立伸展。直立,双脚微微分开,手放腰背部,四指并拢。手指向后,以双手作支柱,尽量将腰以上身躯向后弯,双膝要保持挺直。维持一两秒钟,然后回到开始位置。每次重复练习时,尽量尝试将上半身弯得比前一次更后、更弯,以达到最大可能的伸展度。 腰突症引发腰腿痛者还应遵守以下三点:1.每晚睡硬板床。2.仰卧位时,腰下垫只薄软的小枕头。3.当腰腿痛急性发作、疼痛剧烈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如果不能平卧,可侧卧或俯卧。此时不要做上述保健操。在三四天内,应避免做向前弯曲的动作,如弯腰扫地、拖地、洗头等。 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自行康复锻练。 1、飞燕式:患者俯卧床上挺腹塌腰,头上抬,双臂用力背伸,双腿后抬如燕飞式,持续数秒或更长时间,每组8~12次,量力而行。 2、拱桥式:仰卧位,双侧屈肘、屈髋膝。以头、双肘、双足五点支撑,做挺腹伸腰的动作成“拱桥”状,持续数秒或更长时间,每组10~20次,量力而行。 3、太空车:即蹬空增力,仰卧位,双手垫在腰间保护腰部,双下肢蹬空做踩单车状。时间逐渐增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方法: 1、姿势正确。避免久坐,如坐时应上身挺直,收腹,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如有可能,最好在双脚下垫一踏脚或脚凳,使膝关节略高出髋部。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时,则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依靠椅背,这样腰骶部的肌肉不会太疲劳。久坐之后也应该活动一下,松弛下肢肌肉。 2、调节体位。健康人长时间坐着应经常改变体位,如从坐位起立时,应做1~2个伸展腰部的活动,有腰痛病史的病人应在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变换体位,伸展腰部的活动,必要时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才能达到防止和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效果。 3、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如飞燕式、拱桥式等。 加强腰背锻炼可预防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人中最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如驾驶员和文案工作者由于坐姿不正确或久坐,经常会出现腰痛、腿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导致了腰椎病的发生。椎间盘位于椎骨之间,由较韧的外层和柔软的胶样核心构成,富有弹性,具有连接、稳定、减震、活动四大功能。 当人体背部用力过度时,会把椎间盘里面的胶样物质从其外层的脆弱点挤压出来,压迫神经根引起疼痛。当椎间盘受到外力的损伤,中央的柔软物质在压力下会从—个软弱点被挤出外层,造成椎间盘丧失了它的衬垫作用,而压在椎间盘挤出部位的神经上面导致疼痛。在人体23个椎间盘中,腰4、腰5骶椎特别容易突出。 加强腰背锻炼 当椎间盘突出的急性症状缓解后,要及时进行增强腰背肌力量和恢复脊柱活动度的轻柔运动,如飞燕点水、直腿抬高、仰卧拱桥等。 飞燕点水 俯卧位,双上肢伸直靠身旁,以头、肩带动双上肢向后上方抬起;再把双下肢直腿向后上抬高;最后将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如小燕点水的动作,反复10~20次。 直腿抬高 仰卧位,腿伸直,两手自然放体侧。作直腿抬举动作,角度可逐渐增大,双腿抬高或双下肢交替抬高,每次做10~20次。注意:双下肢抬举角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不应勉强,出现疼痛即放下。 仰卧拱桥 仰卧位时,以两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屈膝90°,脚掌放床上,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持上半身,两脚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形,挺起躯干。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边分开,反复10~20次。 特别强调,平时对向前弯腰的动作要严加控制,提起或搬动重物不可弯腰,而应蹲下,然后起立,保持腰部伸直,并避免参加需要扭腰的劳动和过度负重,防止症状复发。睡觉时要卧硬板床,避免卧软床,不要卧席梦思。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加强腰背部的保护,最好佩戴护腰,一是防止受凉,二是起到运动保护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患者中有10%—15%需要手术治疗,目的是让突出的腰椎间盘恢复正常,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手术完成仅仅是成功的一半,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谭明生告诉记者,腰椎间盘术后的护理非常关键,对病人的恢复影响更大。临床上不乏手术很成功,但因护理不当加重病情的例子。手术之后6小时内,病人必须平卧,这有助于压迫伤口,防止出血。如果病人的呼吸、血压、心跳等都很平稳,术后6小时,可以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轴位翻身。所谓“轴位翻身”,就是上下身同时向一侧翻,这样就可以避免扭动腰部,否则会严重损伤刚刚修复的腰椎。24小时后,病人则可以自己尝试轴位翻身。手术3天后,病人可以开始一些基本的练习,如直腿抬升,下肢伸曲等,以促进腰背和腿部的血液循环。1周或10天后,病人方可开始进行腰背肌肉的锻炼,主要有“拱桥”和“燕飞”两种方式。拱桥锻炼时,人仰卧,脚和头着地,尽量把腰和骨盆抬起,形成一个拱桥状,然后慢慢放下,如此反复多次。而燕飞则与拱桥相反,人俯卧,肚皮着地,头和双脚尽量向上抬。即使出院后,腰椎机能恢复了,这两种锻炼方式也要坚持下去。一般病人在术后2周出院。出院的病人要戴三四个月的腰围。腰围内部有钢条或硬塑,可以限制腰部的扭动和弯腰动作,减少运动对腰椎的损伤。术后病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注意事项:要尽量采取立或卧的姿势,少坐着,因为人坐的时候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最大。尽量避免重体力活。第三,取位置很低的东西时,多采取下蹲姿势,少弯腰,以减少腰部的承受力。应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可选择游泳等。手术半年后可以开始骑自行车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伊犁日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患者具有腰扭伤或腰痛病史,以后腰痛可缓解,而下肢痛明显,或两者同时存在。腹压增高时下肢痛加剧,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卧床不起、翻身困难。较多患者疼痛反复发作,并伴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而且发作间隔时间缩短,同时可伴有小腿麻木感。突出物大且为中央型时,可发现双侧下肢痛,会阴麻木,甚至大小便失禁。 在有腰腿痛症状时,首先要明确诊断。可引起腰腿痛的疾病有30余种,盲目进行治疗会延误病情而带来严重后果。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方法较多,其中最可靠的有CT和磁共振成像,可清楚地了解突出的部位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凡是发病时间较短、症状明显、无会阴麻木及大小便困难的病人,可选择进行康复治疗。CT及磁共振显示突出物大,有会阴麻木及大小便困难,康复治疗半年以上无好转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有多种,可酌情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有:①制动:急性期宜制动,睡硬板床2—3周,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以利于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从而缓解疼痛。②腰椎牵引:有神经根刺激症状,即下肢有麻木、疼痛时,为牵引的适应症,可于急性期开始应用,每日一次,每次约半个小时。③电疗法:有超短波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微波疗法。④另外还有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等。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手法治疗和运动疗法很重要。手法治疗其顺序及手法选择有多种,一般常用的方法是让患者侧卧位,治疗师于局部采用揉、滚、推、一指禅推、拔、穴位点按、掌压、下肢牵拉与拔伸、侧扳等手法,手法先轻而缓,后重而快,最后用轻手法结束。每次约15—20分钟,每日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需要提醒患者的是,由于手法治疗师手劲不一,推拿按摩力度不易掌握,故选择手法治疗师时应到正规医院,以免加重病情。对于慢性期的病人,可采用运动疗法。具体方法是:①脊柱柔韧性训练:患者坐位,保持骨盆不动,放松腰背肌肉,做腰椎屈、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运动。运动速度平稳缓慢,幅度逐渐增大,避免引起疼痛感觉。②腰背肌肌力训练:仰卧位,双腿屈曲,抬起臀部,同时挺胸挺腰,犹如“拱桥”,保持5—10秒钟,上述动作重复10次,每日至少1—2次,开始时重复次数宜少,以后酌情增加,长期坚持锻炼,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正确治疗外,自我保健很重要,主要应做到以下七个方面: 1、当椎间盘突出的急性症状缓解后,要及时进行增强腰背肌力量和恢复脊柱活动度的轻柔运动,如飞燕点水、直腿抬高、仰卧拱桥等。2、平时保持正确的坐姿,尽量避免久坐,确需久坐时,中途要站立或稍行走。3、向前弯腰的动作也要严加控制,在提起或搬动重物时不可弯腰,而应蹲下,然后起立,保持腰部伸直,并避免参加需要扭腰的劳动和过度负重,防止症状复发。4、睡觉时要卧硬板床休息,避免卧软床,不要卧席梦思。5、加强腰背部的保护,最好佩带护腰,起到运动保护的作用。6、正规的保健推拿能促进康复,预防复发。7、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

  • 伊筱影
    伊筱影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治疗1.非手术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1)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2)牵引治疗 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3)理疗和推拿、按摩 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4)支持治疗 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硫酸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位的骨关节炎,这些软骨保护剂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软骨分解作用。基础研究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并促进椎间盘软骨基质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临床研究发现,向椎间盘内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减轻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导致的下腰痛,同时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报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椎间盘退行性改变。(5)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6)髓核化学溶解法 利用胶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神经根,以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或使突出的髓核变小从而缓解症状。但该方法有产生过敏反应的风险。2.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通过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或激光气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目的,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病人,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3.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证 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2)手术方法 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舒情
    舒情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是腰部外伤和慢性劳损造成的,与长期弯腰工作和久坐有一定的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血管会造成下肢麻木、疼痛的症状。注意生活规律,改变不良的坐姿,多做腰背部的伸展锻炼,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烟酒刺激。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怎么治疗

    1、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3、外用药物:厚璞堂通舒抑菌液,是具有比较好舒缓效果的,这款中成药含有三七、杜仲、透骨草以及全蝎等多种中药材,可针对腰椎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使用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有效舒缓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以及不适感,并且还能有效促进腰椎组织的修复。4、注射疗法: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5、针灸治疗:针灸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它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各种不知症状。6、体育治疗:适于早期,骨关节改变不大的,对慢性疼痛效果好。急性疼痛重时应停止或减轻活动量。7、口服药物:对该病使用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初期治宜活血舒筋,病程久者,体质多虚,治宜补养肝肾,宣痹活络。8、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9、物理治疗:具体分类较多,可根据病情、设备条件等合理选用如电兴奋、红外线、超短波、超声波

    百度谢邀

  • 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常乐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治疗方法:

    1、推拿手法:推拿手法能疏通经络、活血散淤、松解粘连、润滑关节,可以使突出的髓核缩小,改变突出物与受压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减轻神经根所受的压迫;可以调节关节紊乱,解除小关节滑膜的嵌顿;还能减轻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2、中药内服、外用:中医将其归为“腰痛”、“腰腿痛”范畴。“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脚”,“肝主筋”,因此腰腿痛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中药是从病因入手,虽然起效慢,但是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是治疗的好方法。

    3、中药足疗:则用红花、川椒、艾叶、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威灵仙、川草乌,水煎后,放入足疗仪泡足,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

    4、针灸:针灸秉承辨证施治、循经取穴的原则,着重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因为这两条经脉经过腰背部,针刺这两条经脉上的俞穴,能缓解疼痛。常用的穴位包括华佗夹脊穴、环跳、承扶、阳陵泉、委中等俞穴。针法的选择上,须根据证型采用补、泻、温通、活血等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小燕飞”:俯卧,头转向一侧,两腿交替向后过伸;两腿同时过伸;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伸展;上身与两腿同时向后伸展;然后还原,再重复每个动作20次左右。

    2、五点支撑:仰卧,以两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屈膝成90度,脚掌放在床上。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撑上半身,两脚支撑下半身,成半拱桥形,挺起躯干,此时膝部可稍向两侧分开。重复20次左右。

  • 展梦白
    展梦白

    病情分析:

    伸筋草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的作用

    透骨草甘、辛,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

    指导意见:

    伸筋草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的作用

    透骨草甘、辛,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

    两者可以一起服用,起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作用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