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的配方用量多少克
174人浏览
2025-09-19 08:10:47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玉竹市场价多少钱一斤 6个回答
-
土茯苓可以和什么一起煲汤 6个回答
-
麻黄丸功效能通便吗 6个回答
-
麻黄草一亩能挣多少钱 6个回答
-
麻黄哪里产的最好 6个回答
-
麻黄别名叫什么名 6个回答
麻黄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其配方用量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麻黄汤的主要药材包括麻黄(麻黄2-3克)、桂枝(桂枝6-9克)、杏仁(杏仁6-9克)、炙甘草(甘草3-6克),根据病情的不同可适当调整用量。
麻黄汤的麻黄主要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可达到发汗解表的作用;桂枝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杏仁有润肺止咳的功效;炙甘草可以加强其他药材的作用并调节整个方剂的性味。这些药材配合使用,能够起到解表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感冒、桦木疮等寒性病症。
麻黄汤是一种具有较强药性的方剂,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切勿滥用或超出剂量使用。孕妇、儿童、体质虚弱者不宜使用麻黄汤。
桂林古本 伤寒杂病论》的麻黄汤原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枚(去皮)。这里麻黄桂枝等量的。1981年出土的汉代大司农铜权表明,汉代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十钱。汉代一斤约合当今250克,那么一两约15.625克。汉代一升水约合当今200毫升。汉代的草药应该都是野生的吧,三两约47克了。
一剂三服,那么一服的话就是15克,而今三两换算成9克,这是一两等于3克的换算。明清时代,一钱应该是3.7克。
嘴上挂满了经典经方,实际上自行其是而已。
麻黄汤古代计量用“两”,而现代用克,其实并不是三两等于九克,而是在整个方剂的基础上按照每种药的比例来进行用量换算的,原方为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4两、甘草一两,也就是说其中麻黄:桂枝:杏仁:甘草=3:2:4:1。现代为了便于计量则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甘草3g
麻黄汤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用量为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
麻黄汤,中医方剂名。麻黄汤属于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类,麻黄汤的出处来自于《伤寒论》。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扩展资料
麻黄汤的禁忌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这个是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黄汤
麻黄汤的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主要成分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服用本品之后会出现发汗现象,这个时候应该做好保暖防寒,避免再次的感受风寒,本品是治疗感冒比较常用的方剂,具有药量少,价格低廉,见效迅速的特点。
麻黄一天的用量大致在两到九克,能够解表平喘,发汗散寒,利水消肿,宣肺可以针灸使用,也可以煎服,也可以做成麻黄汤服用。麻黄药性相对缓和,关于其用量要看具体情况,体弱者3-9g,体壮者10-15g。具体用量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因为因人的体质,地理环境不同而不同。有的人小量的,就可能有副作用了出现心悸兴奋等情况,有的大量的什么症状也没有,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均应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