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表现

145人浏览 2025-09-19 05:59:28

6个回答

  • 小钻疯
    小钻疯
    最佳回答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骼的密度减少,骨质变薄和骨骼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弱易碎。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

    1. 骨折:骨质疏松使得骨骼变得脆弱易碎,因此患者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脊椎、尺骨和橈骨等易受力的部位。即使是轻微的外力或者没有明显原因的摔倒也可能导致骨折。

    2. 身高减少:骨骼的疏松会导致脊椎骨体的塌陷,从而引起身高的减少。患者可能会感觉自己变得更小或者体型变形。

    3. 姿势改变:脊椎骨体的塌陷也会导致姿势的改变,例如驼背或者腰背部的前屈,这可能会引起背部疼痛和不适。

    4. 增加骨折风险:除了常见的髋部和脊椎骨折,骨质疏松还会增加其他骨骼的骨折风险,包括手臂、腕部、肋骨和髋骨。

    5. 骨痛: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经历骨痛,尤其是在脊椎和骨折处,这种骨痛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6. 减少运动能力: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骼脆弱易碎,可能会感到行走、站立、爬楼梯等活动的困难和不适,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减退。

    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骨折、身高减少、姿势改变、增加骨折风险、骨痛和减少运动能力。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治。

  • 遇见美好
    遇见美好

    人的骨骼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变得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骨质疏松。患骨质疏松的人群一般是中老年人妇女,还有一些不注意饮食习惯的人,患有骨质疏松有一些症状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一起来看看骨质疏松的表现吧!

    1、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着。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bmd每减少1.0ds,脊椎骨折发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没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旦骨质疏松,浑身无力,腰酸背痛,行动不便,体型改变,还易骨折,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医学界还没有好的办法治疗骨质疏松,恢复骨骼。所以预防保健很重要,不可忽视保护骨头的重要性,从日常生活做起。

    2、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补

    1、钾(水果和蔬菜中含量多)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钾,能中和酸。研究也发现,老年人常吃含钾多的食品,骨骼更硬朗。每天从食物中摄取4700毫克即可。不过钾的补充剂可能对心脏不利,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2、维生素K

    建造骨骼的蛋白质,如骨钙素、蛋白质都需要维生素K才能发挥作用。维生素K水平低的老年人人,跑步时髋骨骨折的概率增加30%。

    3、维生素B12

    2008年的研究表明,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的老年人,骨质更容易流失。维生素B12能控制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该代谢物质和心脏病、髋骨骨折均有一定联系。健康人每天摄入2.4微克的维生素B12即可。

    4、蛋白质

    骨骼虽然看起来不够“活泼”,其实它们非常“忙碌”,一直处在不断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骨骼合成需要的一种关键营养素就是蛋白质。骨骼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补充1克蛋白质,但也不能补太多。否则容易使血液呈酸性,从而消耗骨骼里的钙质,骨骼反而更受罪。

  • 英伦马车夫
    英伦马车夫

    1.颈、腰、背酸痛乏力。症状与骨质疏松程度平行,有的呈长期性,早晚尤甚,也有发作几天至几个月的。疼痛在上楼、体位改变或震动时加重,亦可因咳嗽、喷嚏、弯腰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疼痛可沿肋间神经放射,或向腰骶部放散。腰部伸举无力,不耐疲劳。随着骨质疏松程度的加重,可产生椎体压缩性骨折、畸形,从而又使酸痛、乏力加重,日久下肢肌肉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2.骨折。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骨折多为压缩性,好发于下胸椎、腰椎,往往在曲度方向改变处,也可见股骨颈或尺骨、桡骨骨折。脊椎骨折严重时可累及脊髓神经根,表现为坐骨神经痛;或因胸椎骨折致胸部畸形,使肺活量减少,引起肺部感染,或影响心功能。3.畸形。多为骨折所致。表现为患者身长和体重均有降低,脊柱短缩,肋下缘与髂嵴靠近,脊柱可有后凸畸形。

  • 两个菠萝油
    两个菠萝油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缺钙引起的。虽然这种疾病本身并不是大病,但是却会让人的身体情况受到严重的影响,有的时候甚至还会造成骨折。为了避免骨质疏松引发更严重的 健康 问题,掌握骨质疏松来临时的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骨质疏松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1、肢体疼痛 如果在既没有受外伤,也没有长期负重的情况下,出现了肢体疼痛的情况,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如果骨骼 健康 ,而且并不缺乏钙质,那么肢体是不会出现疼痛感的。当骨骼因为缺钙而密度下降的时候,肢体就会因为负荷较大而出现疼痛感。 2、驼背 有这样一部分人,年轻的时候背部特别挺拔,可年老之后却慢慢的开始驼背,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孰不知这是骨质疏松引发的一种症状。当骨质流失非常快的时候,脊柱就会因为受到压力而变形,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明显的驼背。驼背并不是一件小事,有时候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和心肺功能,所以一旦发现驼背,要马上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和治疗。 3、活动受限 有许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在上楼梯或者走路的时候,突然听到骨骼发出了响声,有时伴随响声的还有疼痛感,但一般人并不会把这种感觉放在心上,殊不知这种现象是骨质疏松的预兆。在骨质流失严重的时候,四肢还会出现水肿,日常的行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平时怎样做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呢? 1、经常晒太阳 经研究发现晒太阳能够促进钙质的吸收,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经常晒一晒太阳,但在晒太阳的时候也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不能够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这样会降低钙的吸收率。其次不可以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因为这样会导致一些皮肤疾病的出现,可以选择早晨八、九时在户外晒晒太阳。 2、不吃或少吃含有大量钠和脂肪的食物 含有大量钠和脂肪的食物,会影响身体对矿物质和钙质的吸收,所以平时最好要远离这些类似的食物,比如白肉、韭菜等等。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除了要经常晒太阳和科学饮食之外,还要戒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只有这样多管齐下,才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的出现。

  • 踏马笙歌
    踏马笙歌

    骨质疏松的症状主要是腰背部疼痛、四肢无力、抽搐等,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主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要多吃含有钙质比较高的食物,要适量地摄入蛋白质。过量地摄入蛋白质或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太少都会影响钙质的吸收。此外还要注意减少咖啡和含磷比较多的饮料的摄入,这些都会影响钙质的吸收。第二个方面要增加运动。运动不仅能够增加心肺功能,还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第三方面,要注意日晒,维生素通过皮肤接触紫外线的照射才能转化。

  • 石心石意
    石心石意

    腰背部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