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别名是什么

217人浏览 2025-09-19 05:29:21

6个回答

  • 一曲相思愁断肠
    一曲相思愁断肠
    最佳回答
    寒水石(英文名:Serpentine)的别名有很多,常见的有蛇纹石、蛇皮石、蜈蚣石、灵璧玉等。这些别名主要是根据寒水石的性质和外观特点来命名的。寒水石是一种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在地质学中被归类为变质岩。它的主要成分是镁铁质硅酸盐,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水。它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绿色、褐色、黄绿色等。寒水石的表面具有类似蛇皮的纹理,因此得名蛇纹石。由于寒水石的外观和质地与某些动物和物体相似,因此在不同地区也有一些特定的别名。比如寒水石在灵璧出产,因此也被称为灵璧玉。在部分地方,因为寒水石的外观像蜈蚣,所以也叫蜈蚣石。这些别名通常是根据民间习惯、地域特点或个人形象而得名的。寒水石的别名是蛇纹石、蛇皮石、蜈蚣石、灵璧玉等。这些别名都是根据寒水石的性质、外观和产地等不同特点而命名的,丰富了寒水石的命名方式和含义。
  • 啦苏苏苏
    啦苏苏苏
    中药材盐根又称作“寒水石”;也有地区称作:鹊石; 盐精石; 盐精; 盐枕; 白水石; 泥精; 水石; 凝水石; 凌水石; 冰石; 中药寒水石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或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方解石。盐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降火;利窍;消肿。主治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闭;口舌生疮;痈疽;丹毒;烫伤
  • 心软是软糖
    心软是软糖
    寒水石的功效:清热降火;利窍;消肿。一般用于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闭;口舌生疮;痈疽;丹毒;烫伤。但脾胃虚寒者忌服。如服用后,有任何不适,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并做相应的治疗。建议平时加强营养和锻炼,忌辛辣刺激饮食。
  • 一時
    一時
    寒水石和石膏是两种不同的药品。 寒水石为天然沉积岩矿物单斜晶系硫酸钙或三方晶系碳酸钙矿石,功效清热降火、利窍、消肿。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CaSO4)。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
  • ❉阿雪雪雪
    ❉阿雪雪雪
    【出处】《吴普本草》【拼音名】Han Shuǐ Shi【别名】 凝水石、白水石(《本经》),凌水石(《别录》),盐精(《丹房鉴源》),水石、冰石(《石药尔雅》),鹊石(《本事方》),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纲目》)。 【来源】 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晶体。 【原形态】矿物形态详芒硝条。【性味】辛咸,寒。1《本经》:辛,寒。2《纲目》:辛,咸。【归经】入心、胃、肾经。1《纲目》:入肾走血。2《本草新编》:入胃经。3《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阴、太阴、阳明经。【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利窍,消肿。治时行热病,积热烦渴,吐泻,水肿,尿闭,齿衄,丹毒,烫伤。 1《本经》: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2《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3《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烦满,口渴,水肿,小腹痹。4《医学入门》:治小儿丹毒,烧为末,醋调敷之。5《纲目》:治小便白,内痹,凉血降火,止牙疼,坚牙明目。6《医林纂要》:除妄热,治天行大热及霍乱吐泻,心烦口渴,湿热水肿。7《本草求真》:敷汤火伤。8《本草求原》:治心肾实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调敷。【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1《本草经集注》:畏地输。2《本草经疏》:凡阴虚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热骨蒸,并脾胃作泄者不宜服。3《本草求真》:虚人热浮,切忌。【附方】1治五脏六腑积热,天行时气疫热,以致烦满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钱,甘草二钱。研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2治伤寒发狂,或弃衣奔走,逾墙上屋:寒水石、黄连(去须)各等分。上细末,每服二钱,浓煎甘草汤,放冷调服。(《本事方》鹊石散)3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亦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金匮要略》风引汤)4治风热心躁,口干狂言,浑身壮热及中诸毒:寒水石半斤(烧半日,净地坑内,盆合,四面湿土壅起,候经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黄各二两,龙脑二分。糯米膏丸,弹子大,蜜水磨下。(《姚僧坦集验方》龙脑甘露丸)5治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为末。水一斗,煮五升,时服,一升即利。(《永类钤方》)6治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凝水石五钱,水调和猪胆汁涂之。(《本草汇言》)7治牙齿内血出,并有窍眼,时时吐血:寒水石粉、朱砂、甘草、脑子。上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有窍处。(《普济方》)8治汤火伤灼:寒水石烧研敷之。(《卫生易简方》)【各家论述】1《纲目》:凝水石其气太寒,其味辛咸,入肾走血,除热之功,同于诸盐。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则是长石、方解石。用者详之。2《本草经疏》:凝水石,《本经》味辛气寒,《别录》加甘,大寒无毒。《经》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又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及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也,易饥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阳明之邪热,故能止渴不饥。水肿者湿热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气上溢于腹,而成腹痹,辛咸走散之性,故能除热利窍消肿也。疗腹中积聚者,亦取其辛散咸软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云盐之精,则与石膏、方解石大相悬绝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隐君复云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难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别。生卤地,味辛咸,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气大寒,能除有余邪热。《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者宜之,请湿肿满属脾土者忌之,大宜详审,慎勿有误。3《本经逢原》:寒水石,治心肾积热之上药,《本经》治腹中积聚,咸能软坚也;身热皮中如火烧,咸能降火也。《金匮》风引汤,《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余之邪热也。如无真者,戎盐、玄精石皆可代用,总取咸寒降泄之用耳。【摘录】《*辞典》
  • 蜜雪儿
    蜜雪儿
    ①硫酸钙(无水)化学式CaSO4,俗名是石膏.②二水合硫酸钙化学式为CaSO4·2H2O,俗称生石膏,寒水石。③半水硫酸钙化学式为CaSO4·½H2O或者为(2CaSO4)·H2O,俗称熟石膏或烧石膏。将石膏加热到150-170℃时,大部分结晶水失去,变成熟石膏(CaSO4·1/2H2O)。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