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芝,又称为白芝、千层蘑等,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的一种真菌,原产于中国,早在我国明朝就有记载,出现在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云芝作为一种著名的的木腐性药材,药用价值非常不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
野生云芝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品质及产量均不同程度下滑,使云芝市场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导致药农开始采用人工栽培及液体发酵培养获取云芝。实现周期短、品质好、产量大的云芝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药农的关注。
一、云芝的生长发育条件
云芝作为一种喜高温的药用型真菌,出芝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在6-8月。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一般在南方地区2-3月份进行制种 , 3 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栽培 , 6-7月即可出芝;而北方地区,要晚1个月,一般3-4月份进行制种 , 4月下旬-5月下旬进行栽培 , 7月下旬左右出芝。为保证云芝生长发育,其生长发育条件如下:
1、营养管理
云芝作为一种木腐性的真菌,主要以碳源、氮源、无机盐为养料,碳源主要为单糖和双糖等有机碳;氨基酸是云芝能直接利用的氮源;无机盐主要为钾、钠、钙、镁、磷、 锌等微量元素,生产上一般利用木屑、麸皮、玉米芯等进行配制培养料。
2、 温度管理
云芝是一种喜高温的菌类 ,其菌丝适应能力较强,温度在4-35℃之间均能生长,温度在24-30℃之间最为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菌丝生长放缓;云芝在出芝管理时,最适温度为 24~28℃,温度控制在24-26℃,可以有效控制芝体生长速度,使芝体质地紧密,提高品质及卖相;温度长期控制在28-30℃的高温,可以促进芝体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提前采收期,但品质相应会有所降低。出芝期间 , 温差不易过大,否则,容易导致畸形菇 。
3、水分管理
云芝的生长对水分需求较高,前期菌丝培育的培养基含水量在60%-70%,可以满足菌丝的生长需求;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中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空气湿度应尽量保持在80%-90%之间。
若空气湿度过低,会严重影响云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一般空气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开始减缓,空气湿度降低到60%以上时,子实体将停止生长发育,渐渐枯死;空气湿度高于90%以后,会导致空气含氧量降低,影响子实体呼吸作用,严重时,导致子实体窒息,出现大面积腐烂、死亡现象。每天可根据棚内湿度,通过定期喷雾状水以及通风来调节。
4、光照管理
云芝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照,以黑暗环境中生长最为适宜,菌丝遇强光照射会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过早生成子实体,降低产量。
云芝子实体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一般光照度保持在3000lx以上,且光照要均匀,可以满足子实体的生长需求。 棚内光照增强 ,有利于芝盖的快速形成,芝柄较短 ,且芝盖内沉积的色素较多 ,使云芝具有较好的品相;云芝向光生长,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应保持光照均匀,不易频繁移动芝袋的位置或调整光源。
二、培养优质菌种
1、培养基配制
①培养基配方:木屑占比70-75%、麸皮(或玉米芯)24-29%、石膏1%左右,料水比例为 1:1.3左右 。
②拌料方法:先将木屑按比例摊铺在场地上,然后将辅料麸皮(或玉米芯) 、石膏等按配方比例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磷酸二氢钾混合水,进行充分搅拌,加入适量石灰或石膏粉来调节培养基的PH,使PH值控制在6.5-7.5之间为宜。一般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培养基手握时,有水分挤出但无明显滴落为准。
③装袋灭菌:取规格为长30-35cm, 宽18-20cm , 厚 月0.05cm的高压或低压聚乙烯专用筒袋 , 扎住筒袋一头,将培养料填入,轻轻压实,使培养料松紧适度,无明显的缝隙或外凸的地方,一般每袋装培养料250-350g为宜。
在生产中,常采用\\\"常压蒸汽包\\\"进行灭菌,一般需要灭菌12-18小时,灭菌时,应遵循攻头 、促尾 、保中间的处理原则 。
2、接种发菌
进行接种时,应优选生长旺盛 、无污染的适期健壮菌种进行接种 。接种前一天,应对培养场地进行清扫,并用硫磺粉或敌百虫放在刨花、麦秸等易燃物上进行熏蒸消毒,使培养场地满足发菌的环境条件。
接种时,采用两头接种方式,一般20%-25%的接种量为宜,然后将接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场地内 ,保持平均温度在25-28℃之间,避光下进行发菌管理,一般3-4周菌丝就能长满袋。
三、高产种植技术
1、整地起畦
云芝的子实体需要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培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日光棚根据场地大小进行搭建。在日光温室中起畦,畦面一般宽80-100cm,畦深在20-25cm之间,畦与畦之间预留30-40cm的间距,压实作为过道。然后对畦床进行消毒、杀虫,均匀施撒一层石灰粉,或喷洒2%-3%的石灰水。
提前2-3天准备覆土,覆土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应现备现用。覆土一般以疏松肥沃、颗粒细小、腐殖质丰富的湿润砂质土壤为宜,并在覆土中加入2%-3%的生石灰,使土壤pH为弱碱性 ,用 0.5%多菌灵进行消毒、杀虫,避免出现杂菌影响品质。
2、出芝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将塑料薄膜袋脱去,在菌袋其中一头保留2-3cm的塑料薄膜袋,垂直放入畦面上,菌袋排放时间周围留3-5cm的空隙,然后用事先配制的覆土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一般为2-3cm,覆至袋口0.5cm以下的位置,避免芝面被污染,影响品质;然后在覆土上面盖一层大颗粒沙子作为滤水层,进行均匀淋水,冲掉菌袋头上沾的余土,待1-2天后将贷口剪掉,并将畦床上菌袋间露菌料处用覆土再次覆盖好。
覆土并整理后,根据覆土干湿程度,每天进行1-2次喷水,使土壤湿软且不粘手即可,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温室温度控制在 24~28℃,每天可进行1-2小时通风;可定期用塑料薄膜对畦面进行覆盖,能起到增温增湿的效果,可以加快菌丝向覆土层中生长发育,一般15-20天后菌丝可扭结形成原基 。
【经验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芝作为最有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野生云芝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易被污染而降低品质,导致产量远远达不到市场的实际需求。我们应积极推广云芝人工栽培技术获取云芝菌丝体,以确保云芝种属,又能不断提高云芝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云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菌类,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以下是云芝的药用价值:
1. 免疫调节:云芝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感染。其中的活性多糖、多肽和β-葡聚糖等成分可以促进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加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2. 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云芝中的多糖和多肽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扩散,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云芝中的多糖和多肽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效果,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3. 抗氧化作用:云芝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延缓细胞衰老。云芝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还能够抑制细胞和基因的突变,降低患癌风险。
4. 保肝作用:云芝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研究发现,云芝中的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可以减少肝脏纤维化和脂肪肝的发生,对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调节血糖和血脂:云芝中的多糖和多酚类物质可以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的含量。一些研究还发现,云芝提取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云芝还具有抗炎、镇静、抗衰老、降压等多种药用功效。但云芝的具体药用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在使用云芝作为药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的用药。
树上长得像灵芝的是树舌和云芝。树舌,实体多年生植物,侧生无柄,木质或近木栓质。菌盖扁平,半圆形、扇形,厚2到15厘米,盖面皮壳灰白色至灰褐色,常覆有一层褐色孢子粉,常有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干后常有不规则细裂纹。云芝,彩绒革盖菌子实体一年生植物。革质至半纤维质,侧生无柄,常覆瓦状叠生,生于伐桩断面上或倒木上的子实体常围成莲座状。菌盖半圆形至贝壳形,长短不等,呈灰、白、褐、蓝、紫、黑等多种颜色。灵芝为腐生菌,由于可寄生在活树上,故又称为兼性寄生菌。生长的温度为3-40℃范围,以26-28℃最佳。在基质含水量接近200%,空气相对湿度90%,pH5-6的条件下生长良好。灵芝为好气菌,子实体培养时应有充足的氧气和散射的光照。灵芝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你好,桃树桩上的应该是多孔菌科真菌云芝,具有药用价值
混沌云芝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
1.从混沌云芝所在的山区采摘获得。
混沌云芝生长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因为生长环境特殊,所以较为罕见。
2.混沌云芝也可以通过商家或者药店购买得到。
一些专门经营草药的店铺可能会有混沌云芝的供应,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
3.一些研究机构或者植物园也可能进行混沌云芝的培植,通过参观、合作或者购买种苗的方式获得混沌云芝。
混沌云芝是一种珍贵的草药,因为其稀缺性和药用价值,所以得到它需要一定的努力和资源。
通过合适的渠道和方法,我们依然能够获得混沌云芝来享受其药用效益。
混沌云芝是一种稀有的草药,获得它需要一定的运气和努力。你可以在深山老林或者神秘的草原上寻找野生的混沌云芝。
你可以通过与专业的草药师交流,了解混沌云芝的生长环境和特征,然后自己种植。一些稀有的药材市场或者药店也可能有混沌云芝的销售,但价格较高。获得混沌云芝需要耐心和努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草药知识和技巧。
云菇可以当食材来使用。云菇作为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氮化物、蘑菇多糖等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强身健体,益肠胃等特殊作用。云芝蘑菇富含多糖葡聚糖,能够帮助调节和刺激免疫系统。在这些葡聚糖化合物中有一种蛋白结合的多糖叫作云芝多糖-K(或叫云芝多糖),它只存在于云芝蘑菇中。
崂山云菇是食用菌中的珍宝,称之为“蘑菇之王”。该菌菇体肥大,肉质细嫩,香味浓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
灵芝分为下面几种青芝:一名龙芝,酸、平、无毒。明目,补肝,安神,增强记忆力。 赤芝:一名丹芝,苦、平、无毒。解胸胃郁结,补中益气,使人神志清明。 黄芝:一名金芝,甘、平、无毒。益脾胃,安神。 白芝:一名玉芝、素芝,辛、平、无毒。止咳益肺,安神,亦增强体力。 黑芝:一名玄芝,咸、平、无毒。利水道,益肾气。 紫芝:一名木芝甘、温、无毒。益精气,坚筋骨,利关节,疗虚劳。 云芝:---云芝是最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 野生灵芝都珍贵,而以云芝最好。
云芝,又称为白芝、千层蘑等,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的一种真菌,原产于中国,早在我国明朝就有记载,出现在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云芝作为一种著名的的木腐性药材,药用价值非常不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
野生云芝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品质及产量均不同程度下滑,使云芝市场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导致药农开始采用人工栽培及液体发酵培养获取云芝。实现周期短、品质好、产量大的云芝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药农的关注。
一、云芝的生长发育条件
云芝作为一种喜高温的药用型真菌,出芝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在6-8月。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一般在南方地区2-3月份进行制种 , 3 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栽培 , 6-7月即可出芝;而北方地区,要晚1个月,一般3-4月份进行制种 , 4月下旬-5月下旬进行栽培 , 7月下旬左右出芝。为保证云芝生长发育,其生长发育条件如下:
1、营养管理
云芝作为一种木腐性的真菌,主要以碳源、氮源、无机盐为养料,碳源主要为单糖和双糖等有机碳;氨基酸是云芝能直接利用的氮源;无机盐主要为钾、钠、钙、镁、磷、 锌等微量元素,生产上一般利用木屑、麸皮、玉米芯等进行配制培养料。
2、 温度管理
云芝是一种喜高温的菌类 ,其菌丝适应能力较强,温度在4-35℃之间均能生长,温度在24-30℃之间最为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菌丝生长放缓;云芝在出芝管理时,最适温度为 24~28℃,温度控制在24-26℃,可以有效控制芝体生长速度,使芝体质地紧密,提高品质及卖相;温度长期控制在28-30℃的高温,可以促进芝体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提前采收期,但品质相应会有所降低。出芝期间 , 温差不易过大,否则,容易导致畸形菇 。
3、水分管理
云芝的生长对水分需求较高,前期菌丝培育的培养基含水量在60%-70%,可以满足菌丝的生长需求;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中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空气湿度应尽量保持在80%-90%之间。
若空气湿度过低,会严重影响云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一般空气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开始减缓,空气湿度降低到60%以上时,子实体将停止生长发育,渐渐枯死;空气湿度高于90%以后,会导致空气含氧量降低,影响子实体呼吸作用,严重时,导致子实体窒息,出现大面积腐烂、死亡现象。每天可根据棚内湿度,通过定期喷雾状水以及通风来调节。
4、光照管理
云芝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照,以黑暗环境中生长最为适宜,菌丝遇强光照射会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过早生成子实体,降低产量。
云芝子实体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一般光照度保持在3000lx以上,且光照要均匀,可以满足子实体的生长需求。 棚内光照增强 ,有利于芝盖的快速形成,芝柄较短 ,且芝盖内沉积的色素较多 ,使云芝具有较好的品相;云芝向光生长,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应保持光照均匀,不易频繁移动芝袋的位置或调整光源。
二、培养优质菌种
1、培养基配制
①培养基配方:木屑占比70-75%、麸皮(或玉米芯)24-29%、石膏1%左右,料水比例为 1:1.3左右 。
②拌料方法:先将木屑按比例摊铺在场地上,然后将辅料麸皮(或玉米芯) 、石膏等按配方比例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磷酸二氢钾混合水,进行充分搅拌,加入适量石灰或石膏粉来调节培养基的PH,使PH值控制在6.5-7.5之间为宜。一般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培养基手握时,有水分挤出但无明显滴落为准。
③装袋灭菌:取规格为长30-35cm, 宽18-20cm , 厚 月0.05cm的高压或低压聚乙烯专用筒袋 , 扎住筒袋一头,将培养料填入,轻轻压实,使培养料松紧适度,无明显的缝隙或外凸的地方,一般每袋装培养料250-350g为宜。
在生产中,常采用\\\"常压蒸汽包\\\"进行灭菌,一般需要灭菌12-18小时,灭菌时,应遵循攻头 、促尾 、保中间的处理原则 。
2、接种发菌
进行接种时,应优选生长旺盛 、无污染的适期健壮菌种进行接种 。接种前一天,应对培养场地进行清扫,并用硫磺粉或敌百虫放在刨花、麦秸等易燃物上进行熏蒸消毒,使培养场地满足发菌的环境条件。
接种时,采用两头接种方式,一般20%-25%的接种量为宜,然后将接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场地内 ,保持平均温度在25-28℃之间,避光下进行发菌管理,一般3-4周菌丝就能长满袋。
三、高产种植技术
1、整地起畦
云芝的子实体需要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培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日光棚根据场地大小进行搭建。在日光温室中起畦,畦面一般宽80-100cm,畦深在20-25cm之间,畦与畦之间预留30-40cm的间距,压实作为过道。然后对畦床进行消毒、杀虫,均匀施撒一层石灰粉,或喷洒2%-3%的石灰水。
提前2-3天准备覆土,覆土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应现备现用。覆土一般以疏松肥沃、颗粒细小、腐殖质丰富的湿润砂质土壤为宜,并在覆土中加入2%-3%的生石灰,使土壤pH为弱碱性 ,用 0.5%多菌灵进行消毒、杀虫,避免出现杂菌影响品质。
2、出芝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将塑料薄膜袋脱去,在菌袋其中一头保留2-3cm的塑料薄膜袋,垂直放入畦面上,菌袋排放时间周围留3-5cm的空隙,然后用事先配制的覆土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一般为2-3cm,覆至袋口0.5cm以下的位置,避免芝面被污染,影响品质;然后在覆土上面盖一层大颗粒沙子作为滤水层,进行均匀淋水,冲掉菌袋头上沾的余土,待1-2天后将贷口剪掉,并将畦床上菌袋间露菌料处用覆土再次覆盖好。
覆土并整理后,根据覆土干湿程度,每天进行1-2次喷水,使土壤湿软且不粘手即可,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温室温度控制在 24~28℃,每天可进行1-2小时通风;可定期用塑料薄膜对畦面进行覆盖,能起到增温增湿的效果,可以加快菌丝向覆土层中生长发育,一般15-20天后菌丝可扭结形成原基 。
【经验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芝作为最有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野生云芝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易被污染而降低品质,导致产量远远达不到市场的实际需求。我们应积极推广云芝人工栽培技术获取云芝菌丝体,以确保云芝种属,又能不断提高云芝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