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黄能治疗鼻炎吗

63人浏览 2025-09-19 04:10:49

6个回答

  • 七冷
    七冷
    最佳回答

    竹黄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治疗鼻炎。竹黄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以缓解鼻腔炎症引起的症状。它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如黄酮类、萜类、苯乙酯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的作用。

    竹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用。最常见的是制成鼻腔喷雾剂、滴鼻液、鼻腔洗液等,直接用于鼻腔冲洗,以起到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效果。可以改善鼻腔充血、炎症、流涕、鼻塞等症状,并减少鼻腔分泌物的产生。竹黄还可以制成口服药物或煎剂,通过口服的方式间接起到治疗鼻炎的作用。

    虽然竹黄对鼻炎具有一定疗效,但是鼻炎的病因复杂,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过敏、感染、遗传等),因此治疗鼻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竹黄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但不适合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在使用竹黄治疗鼻炎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竹黄虽然是中药材,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不良等。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 一恋之秋
    一恋之秋

    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冷,昼夜温差大。除了感冒发烧,鼻炎也是这个季节多发的疾病。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炎症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春夏交替和秋冬交替,昼夜温差较大比较容易诱发。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昏等。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鼻前庭炎等并发症。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有治愈的可能。药店常见用于治疗鼻炎中成药主要有其中:通窍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苍耳子鼻炎胶囊、鼻舒适片、鼻炎康片、千柏鼻炎片、辛芩颗粒主要还有苍耳子(炒),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炒),薄荷。方中苍耳子为君药,以散风除湿,通窍止痛;辛夷、白芷为臣药,以发散风寒,宣通鼻窍;佐以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再加黄芪大补脾肺之气,白术健脾益气,防风走表驱风。诸药合用,以奏散风消炎,宣通鼻窍之功。主要用于鼻渊,鼻塞,流涕,前额头痛;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主要含有辛夷,荆芥,薄荷,桔梗,柴胡,苍耳子,白芷,川芎,黄芩,栀子,茯苓,川木通,黄芪,龙胆草。方中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等辛散风邪,芳香通窍;柴胡疏肝利胆;龙胆草、栀子苦寒泻肝胆实火,兼可燥湿;木通、茯苓可化湿渗湿;桔梗载药上行,宣肺利气;黄芩甘温,能补肺脾之气。诸药合用,共奏辛散风邪,通利鼻窍之效。主要用于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主要含有苍耳子浸膏粉、石膏浸膏粉、白芷浸膏粉、冰片、辛夷花挥发油、薄荷脑、辛夷花浸膏粉、黄芩浸膏粉。具有疏风,清肺热,通鼻窍,止头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型鼻疾,包括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主要含有苍耳子、野菊花、鹅不食草、白芷、防风、墨旱莲、白芍、胆南星、蒺藜、甘草、马来酸氯苯那敏。具有清热消炎,通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鼻炎引起的喷嚏、流涕、鼻塞、头痛,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主要含有广藿香、鹅不食草、野菊花、黄芩、薄荷油、苍耳子、麻黄、当归、猪胆粉、马来酸氯苯那敏。方中野菊花功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猪胆粉苦寒清热解毒,三药配伍,清热解毒力胜,针对主要病机,共为君药。麻黄、薄荷宣肺散邪,苍耳子味辛散风,通窍止痛,三药辅助君药,增强疏风散邪,宣肺通窍之功,共为臣药。广藿香芳香化湿,鹅不食草祛湿化浊,以助君臣药物化湿浊通窍,当归和血行血,以防辛温燥烈之品耗伤气血,共为佐药。更加抗组胺之西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直接抑制过敏反应。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达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之效。主要用于肺经郁热型急、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主要含有千里光、卷柏、决明子、麻黄、羌活、白芷、川芎。方中千里光味苦气寒,专于清热解毒,为主药。卷柏辛散而活血化瘀;川芎芳香走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麻黄、白芷配伍苦寒之千里光,祛风解表而不助热,且能通透鼻窍,共为辅药。草决明苦甘而微寒,既能疏散风热,又可清热润肠通便,引热下行;羌活上升发散而解肌表之风邪,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之效。主要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持续鼻塞、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主要含有细辛、黄芩、苍耳子、白芷、荆芥、防风、石菖蒲、白术、桂枝、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的功效。主要用于肺气不足、风邪外袭所致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过敏性鼻炎见上述证候者。#长江 健康 计划## 健康 科普大赛#

  • 大先生
    大先生

    鼻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人可能都会患鼻炎,不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但是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有很多患者用尽各种偏方无法治愈。一般治疗鼻炎的方法或者偏方都有哪些呢?

    1、七款食疗治疗鼻炎

    1、鲜橘子皮偏方

    这个季节是橘子最多的,因此治疗鼻炎可以选择鲜桔子皮。将鲜桔子皮靠近鼻子,越近越好闻之,闻的时间越长效果越佳;晚上睡觉时将2~3个鲜桔子皮放在枕头旁,同样桔皮离鼻子的距离越近越好。此法对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奇效。

    2、银耳羹偏方

    银耳干10克,水发,文火煮烂,加鸡蛋清1-2个,边搅边煮,成银耳羹,每日食用。本方具有润肺补气的功效。适用萎缩性鼻炎伴口唇干燥。

    3、百合汤偏方

    百合250克,去皮衣,加水煮至酥,加冰糖食用。本方具有补肺益气的功效。适用鼻炎伴气短乏力、胸闷。

    4、菊花茶偏方

    菊花10克,栀子花10克,薄荷3克,葱白3克,蜂蜜适量。将上述药物用沸水冲泡,取汁加蜂蜜调匀。

    5、槐花蜜偏方

    每天早晚洗脸时,用小手指蘸流动的自来水在鼻孔内清洗,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和分泌物,充分暴露鼻粘膜后,用棉签或手指蘸市售的槐花蜜均匀地涂在鼻腔患处。

    6、大蒜偏方

    将大蒜一瓣捣烂,用干净的豆包布包好,挤压出蒜汁滴入每个鼻子孔内两滴(当时刺激的很痛)再用手压几下鼻扇使其鼻孔内都能粘敷到蒜汁,轻者一次,重者二次即愈。

    7、红糖生姜茶

    生姜6片,葱白6段,共煮汤,加红糖适量,趁热饮用。本方具有温中散寒通窍的功效。适用受淋雨风吹着凉后过敏性鼻炎发作者。

    2、干燥性鼻炎的危害

    1、嗅觉障碍:如果干燥性鼻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无效,持续的炎症会影响嗅觉粘膜生理功能,造成嗅觉障碍,甚至出现嗅觉失灵。

    2、鼻出血:这是干燥性鼻炎非常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鼻中隔粘膜糜烂,小片薄痂附着,抠掉后也会出现鼻出血症状。通常本病患者鼻腔内干燥,鼻腔分泌物锐减,瘙痒等会促使病人挖鼻,造成鼻出血。

    3、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干燥性鼻炎未得到有效治疗,造成诸多并发症的产生。诸如病发化脓性脑膜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额骨骨髓炎、球后视神经炎、鼓室体瘤等等很多严重的并发症,这些疾病甚至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 闻酒醉人心
    闻酒醉人心

    治疗鼻炎的偏方

    对于患有鼻炎的人群来说,在天气稍微变凉或者是粉尘出现的时候,别人就很容易再犯,虽然说鼻炎并不是大病,但是每天的比塞给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毕竟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以及注意力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很多人在治疗鼻炎的时候还在关注治疗鼻炎的偏方,下面我们就常见的治疗鼻炎偏方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治疗鼻炎的食疗偏方

    毕竟的偏方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丝瓜藤煲猪瘦肉,对于治疗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基本上就是选择丝瓜藤三到五克左右,选择60克的猪瘦肉切块,同时放入锅内煮汤汁后加入少许的盐进行调味。汤与肉都可以去吃五次为一个疗程,连用一到三个疗程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买清华鱼头汤,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鼻炎,感冒频繁也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去胖头鱼100克洗干净之后用热油两面。肩以下之后15克大枣去核洗净,再加上30块的黄花,15克的白色时刻的苍耳子,十克的白纸,三片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鱼头一起煎汤,之后就可以直接的去用。

    鼻炎的清洗偏方

    人的生活当中,除了以上面的偏旁之外,还会有大蒜,治疗鼻炎的偏方等等,偏旁有很多,但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偏方并不能代替正规的治疗,还是要以正规的治疗为主。如果不习惯喝汤或者是吃肉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把大蒜捣烂,用干净的布包好,挤出蒜汁滴入鼻孔内。还可以用盐水去洗鼻子,配制盐水,选择100毫升。得水加入两勺食盐,稀释之后用牙签儿加棉球蘸盐水清洗鼻孔,然后把药棉暂时留在鼻孔那,这个时候头部向上扬或者是平躺,用食指和拇指按压鼻子两侧,用力的去吸允盐水,这样就可以让盐水流入鼻腔内,再流入咽喉部,开始的时候会有辛辣刺激的感觉,但是几次之后就可以适应,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用一些淡一点的盐水倾斜,在鼻子适应之后再慢慢的去加盐。早晚各洗一次,一个月左右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 时针倦了
    时针倦了

    1、苍耳子和辛夷花 苍耳子和辛夷花可以一起用于治疗鼻炎或鼻窦炎。每天可以取适量的苍耳子和辛夷花,加清水煮开,盛入杯中,然后对着自己的鼻子开始熏蒸,能够很好地缓解过敏性鼻炎所引起的鼻塞、鼻痒等不适。注意苍耳子有小毒,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要直接服用苍耳子。 2、藿香茶 取藿香、薄荷、生姜、甘草各10克,放入养生壶中,加清水煮开,取汁代茶饮用,每天1剂。藿香茶具有解表化湿、疏散风热、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清鼻涕等不适症状,还可以用于防治风寒感冒。 3、栀子花茶 取栀子花、菊花、薄荷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后盖盖焖一会儿,放温后即可代茶饮用。栀子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鼻痒等不适,也能改善风热感冒的症状。 4、艾灸 每天坚持艾灸迎香穴、风池穴、大椎穴、肺俞穴、关元和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温补全身的阳气,驱散肺经的寒气,进而改善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等不适症状。过敏性鼻炎可以辨证为肺气虚寒型、脾气虚弱型、肾阳不足型,通过艾灸相应穴位,均能有效改善。

  • 缠绵温存
    缠绵温存

    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其书所载之方,组方严密,药味少而力专,疗效显著。笔者今就仲景方之用治耳鼻喉科疾病略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1 桂枝汤治过敏性鼻炎营卫不和型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本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证。临床应用时又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证,只要病机是营卫不和,都可应用。营卫不和所致过敏性鼻炎,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多遇寒、遇风便发,或于早晨起床之际,鼻痒多嚏、涕多清稀如水,局部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道有大量水样分泌物,舌苔薄白脉浮,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邪利窍。方中桂枝辛温发散,温通卫阳,可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摄养津气,收敛涕液;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佐芍药滋补津液以养营;炙甘草甘平,配桂枝、生姜辛甘化阳以助卫气,合芍药酸甘化阴以滋营阴。诸药配伍,共奏调和营卫之功。临证时,为了加强脱敏功能,尚可加入蝉衣和徐长卿之类,卫气虚者又加黄芪益气固表。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肺经邪热所致之急性喉炎、会厌炎、鼻窦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所治为肺内邪热壅盛致发喘咳之候,用其辛凉宣泄,清肺平喘,取麻黄之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证属肺经郁热,不得宣泄,蕴结咽喉者,临床表现除发热口渴外,前者伴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检查见喉粘膜充血肿胀、声门开合不利,后者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痛甚,检查见会厌舌面充血肿胀。邪热犯肺、肺气不宣,肃降失职,致声门开合不利,咽痛音哑即来,用麻杏石甘汤清宣肺热,挟痰者,伍僵蚕、半夏、天竹黄;充血严重者,加山豆根、落得打;疼痛剧烈者,加马勃、金锁匙。顽固性的鼻窦炎辨证为肺热移脑,临床表现为涕量奇多,色黄质稠(色白质稀者属虚寒),头痛不甚(痛甚者属胆热移脑),鼻塞不甚(甚者属清阳不升),检查见:双中甲充血肿大,鼻道内有黄色脓样分泌物,前组鼻窦区有压痛者,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可加鱼腥草、地龙清肺排脓。临证应用时,无论是否兼有表邪都可应用,因方中麻黄尚有解表功用,而石膏尚具有辛透之力。方中麻黄,又并非仅在解表,且能引药入肺,直达病所;而石膏在清肺中邪热时,具有“火郁发之”之能。本方去石膏,《和剂局方》称之为三拗汤,可用于治疗风邪犯肺所致的暴聋。此聋多继发于感冒之后,乃风邪犯肺,肺气不宣,循经上扰耳窍,耳窍为邪所蒙所致。表现为耳中憋气,如塞棉絮,或兼发热恶风,舌苔薄白,脉浮,音叉试验为传导性耳聋。用三拗汤以宣肺利窍,所谓“耳聋治肺”法,效果尤佳,同时配合咽鼓管吹张法更好。3 白虎汤治急性咽炎、疱疹性口炎、鼻大衄属于肺胃积热证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功用清热生津,原用于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方中石膏大寒,用之清肺泻胃;知母味厚,清肺生津;甘草、粳米养胃。急性咽炎、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为咽部及口腔内疼痛,有灼热感,口气臭秽,伴有发热、口干喜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数,检查见咽粘膜充血红艳,或口腔内疱疹数目较多,局部充血明显者,证属肺胃热盛。肺胃热盛必然灼伤津液,故治疗当清热养津。石膏、知母配伍,正合此用。至于鼻大衄者,其特点为出血量多,血色鲜红,伴有烦热、口渴多饮,每逢喷嚏、狂咳、(扌鼻)涕、热水洗脸、咀嚼硬物或剧烈运动等都可再度出血,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红苔黄,局部检查鼻粘膜干燥,立氏区粗糙、充血,甚则溃疡,或有活动性出血,病由阳明热甚,薰灼鼻窍所致。虽说肺开窍于鼻,但阳明之脉夹鼻,且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出血量多,血色鲜红者,应从阳明热盛考虑,立氏区血管丰富,在粗糙、糜烂时上面覆盖痂皮,一旦干燥裂开,必引起出血。此时须滋润乃可避免出血。选用白虎汤,尚可加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亦可加白茅根、侧柏叶凉血止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瓜蒌仁通腑泄热。4 调胃承气汤治一切耳鼻喉科急性病需要攻下者调胃承气汤原用治阳明腑实证,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攻热泄火,佐甘草之甘平,可以和中。凡一切急性的耳鼻喉科疾病,兼有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实、需要攻下者,亦均可使用本方,尤其适用于急性化脓性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鼻窦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可使邪热从下而解。仲景原方中大黄是经过酒洗的,酒洗之大黄泻下力弱,笔者将之改为生大黄,以增加其通便之力,效果显著。5 桔梗汤治一切咽喉疾病桔梗汤是喉科最有名的常用方剂,由桔梗、甘草两味药物组成。桔梗性味辛苦,入肺经,走上焦,善“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为众药之舟揖;甘草性味甘平,入走十二经,不仅补虚益气,且能“通经脉,利血气”,泻出肺中伏火。本方为治疗咽喉疾患的基础方,随证加味而衍化的方剂很多,除张路玉加山豆根、元参,顾世澄加天冬、麦冬仍称桔梗汤外,严用和加入桑白皮、地骨皮等为泻白散,刘河间加入诃子名清音汤,李东垣治疗嗌痛颌肿时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了本方,《喉科指掌》加防风、荆芥、天虫、薄荷称六味汤,《重楼玉钥》加柴胡、升麻、川芎等来治疗慢喉风等等,不一而足。桔梗汤所治之咽喉病,以咽痛、咽干或咳为主。桔梗在方中用量不宜大,一般以6g为宜,因桔梗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会引起恶心呕吐,临证时应注意。6 五苓散治水湿内停之聤耳、鼻窦炎、美尼尔综合征五苓散一方,原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主治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里而影响膀胱气化功能,以致水饮内停的太阳蓄水证。方用猪苓、茯苓、泽泻利小便、导水下行;白术健脾燥湿;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水,并解在表之邪。现五苓散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大凡耳鼻喉科疾病表现为耳鼻部水湿停聚,水无所摄,泛溢于肌肉之间,需助脾扶火渗湿者,均可应用。临床应用时不一定兼有表邪,如急、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实热症状已经消失而脓性分泌物很多;头痛绵绵,涕多色白,轻度鼻塞,嗅觉迟钝的鼻窦炎;水饮上泛,停滞于耳的眩晕(又称水眩)等等。又:在治疗眩晕时必定要重用泽泻,乃取仲景用泽泻汤治痰饮病苦冒眩之意。7 真武汤治阳虚水泛之过敏性鼻炎、美尼尔综合征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者。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以化水气兼暖脾土,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渗湿,生姜助附子以温阳祛寒,而尤妙在芍药酸能泄肝木以疏水。肾阳亏虚型过敏性鼻炎,是由于肾阳不足,肺失温煦,寒水上注鼻窍,致涕出清稀如水,淋漓不断;美尼尔综合征是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寒水内停,上泛于耳而为眩晕。两者病机均与真武汤所治病症吻合。过敏性鼻炎取本方加用蝉衣、徐长卿、防风等,温脾肾,除寒水而止嚏敛涕。美尼尔综合征用之以温脾肾,除寒水而止晕眩,如呕吐频繁者加吴茱萸、陈皮、半夏;耳鸣甚者加磁石、五味子;兼有肝风者加天麻、钩藤。8 射干麻黄汤治喉源性咳嗽喉源性咳嗽。其特点是喉头作痒,然后咳即随之,因痒而咳,咳声短促而沉闷,有时愈咳愈痒而无法中止,乃病邪兽困肺经,长期难以外泄所致。此时宣解是唯一的方法,但普通宣解当然力不能及,须应用有力的方药,方可攻顽解围。以射干麻黄汤最为合适:用射干消痰散结清热解毒;麻黄宣肺平喘;紫菀、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细辛、生姜散寒行水;麻黄、细辛、生姜发散邪气;射干、紫菀、款冬、半夏下降逆气,共奏宣邪止嗽之功。9 葶苈大枣丸治顽固性鼻塞葶苈大枣丸专用治鼻塞为主的慢性鼻炎,方虽两味但力峻性猛,用于实证见效甚捷。此类慢性鼻炎之鼻塞乃肺气壅塞,气血不畅所致,临床可见患者鼻塞日久,持续不断,检查见双下甲肿大,粘膜暗红,故用葶苈泻肺通窍。主药葶苈入肺泻气,主肺壅上气。葶苈毕竟是峻药,尽管配伍大枣以缓和药性,也不宜久用,体质虚弱之人更需忌用。10 桂枝茯苓丸治瘀血型声带息肉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原方是用来治疗妇人腹中症瘕积聚之证,今用其活血化瘀之功效,作为声带息肉的消散剂,疗效较为满意。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配伍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使水道行、津四布而利血行,寓有湿祛瘀化之用。综观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声带息肉为有形之物,是败血离经,瘀滞膜里所致,患者表现为声音嘶哑,经年不愈,检查见声带息肉,色紫有蒂,治当活血化瘀,用桂枝茯苓丸,性缓而功著,祛邪而护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