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用量一百克会咋样
78人浏览
2025-09-19 08:09:55
共6个回答
相关推荐
更多-
红景天不能和什么中药一起吃 6个回答
-
红景天可以预防高原反应吗 6个回答
-
仙鹤草的用量每日多少克 6个回答
-
仙鹤草每次用多少克 6个回答
-
仙鹤草和油松节能治肿瘤吗 6个回答
-
仙鹤草和什么配伍最好 6个回答
仙鹤草,学名为Sedum sarmentosum Bunge,又称“冬青”、“鹿脚草”、“紫鹤草”等,为景观绿化常用的多肉植物之一。一百克仙鹤草的用量较少常用于食用或药用,以下是具体回答:
1. 食用用途:仙鹤草可食用,一百克的用量通常用于制作凉菜或作为配料添加至其他菜肴中。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帮助降火、调理消化等。常见的食用方式包括凉拌、炒菜、炖汤等。
2. 药用用途:仙鹤草在传统中医药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一百克的用量可能用于制作药物或草药配方中。常见的药用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利尿通淋等。它可用于治疗疮疡溃烂、跌打损伤、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具体用法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来制定。
对于每种植物的用量,尤其是药用植物,都需要慎重使用。在使用仙鹤草或任何其他植物作为食材或药材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中药师或草药专家的建议,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过量问题。对于个体差异较大的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过敏体质者等),更应谨慎使用。
别名:龙牙草、老鹳嘴、子母草、草龙牙、父子草、狼牙草性味:平;苦、涩归经:归肺、肝、脾经功效: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用法: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可用法用至6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敷。禁忌:表证发热者慎服。 性状:本品长50~100cm,全体被白色柔毛。茎下部圆柱形,直径4~6mm,红棕色,上部方柱形,四面略凹陷,绿褐色,有纵沟及棱线,有节;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中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暗绿色,皱缩卷曲;质脆,易碎;叶片有大小2种,相间生于叶轴上,顶端小叶较大,完整小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托叶2,抱茎,斜卵形。总状花序细长,花萼下部呈筒状,萼筒上部有钩刺,先端5裂,花瓣黄色。气微,味微苦。产地:全国各地均产仙鹤草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归心、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补虚的作用,它在民间又有一个另外的名字叫脱力草,据说动物在进行林间劳作的时候,出现了非常乏力、气虚的时候,主人就会割一大堆的仙鹤草熬成水喂给这个动物喝,就此产生灵感,当人类出现非常乏力气虚的时候,也会用大量的仙鹤草来补虚提气。在临床上,仙鹤草主要具有收敛止血、补虚、消炎的作用,在肾病临床出现了乏力、气虚、尿路感染以及一些出血的患者都可以应用。在治疗一些出血性疾病的时候,仙鹤草往往搭配其他的药物同用,才会出现比较好的止血效果,仙鹤草因为是草类性的药,而且副作用一般较小,所以用量一般偏大。(仅供参考)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的功效。食用仙鹤草要注意什么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仙鹤草的用法用量及宜忌人群。 仙鹤草的用法用量宜忌人群 内服,煎汤,9~15g(鲜者加倍),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外用适量。 非出血不止者不用。 仙鹤草的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残根,洗净,润透,切断,晒干。 仙鹤草炭 取净仙鹤草小段,置炒药锅内,用武火加热翻炒至表面大半显炭黑色,存性,并见有火星,喷淋清水灭净火星,取出摊晾,制炭后可增强止血的作用。 仙鹤草的药材性状 茎直长。圆柱形,基部木质化,淡紫红色,直径0.4—0.6cm。茎上部淡黄棕色或绿褐色,被白色柔毛,茎下部有时可见托叶残存,茎节明显,节间距离2-2.5cm,愈向上愈长。奇数羽状复叶,顶端小叶稍大,下面小叶3-4对,小叶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1-2.5cm,边缘有钝锯齿。叶灰绿色,皱缩且卷曲。有时可见茎顶部的花序及带钩刺的小花或果。味微苦涩。 仙鹤草的其他属性 入药部位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rimonia pilosa Ledeb.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在枝叶茂盛未开花时,割取全草,除净泥土,晒干。[1] 性味归经 【性味】 苦辛,平。 ①《履巉岩本草》:\"味辛涩,温,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涩。\" ③《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平。\" 【归经】 入肺、肝、脾经。 地理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溪边、路旁、草地、灌丛、林缘及疏林下。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仙鹤草的功效和作用,欢迎阅读。 仙鹤草的功效和作用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多分枝,高30~90厘米,全体密生长柔毛。叶互生,单数参差羽状复叶,小叶,无柄,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3~6.5厘米,宽1~3厘米,边缘有锯齿,托叶近卵形。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细小,常3裂;花黄色,直径6~9厘米;萼筒外面有槽并有毛,顶端生一圈钩状刺毛,裂片5;雄蕊10;心片20。瘦果倒圆锥形。 产地: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全国其它各地亦有生产。 性状鉴别:茎棕褐色,直径4~6毫米,基部木质化,节明显,茎上部节面长,下部茎上有时残存托叶,上部茎淡黄棕色,抽沟内陷,被有白色柔毛。质稍坚韧,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灰绿色或棕褐色,皱缩卷曲。偶可见花及果。气微,味淡,微涩。 以茎棕褐色,枝嫩,叶完整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仙鹤草(为酚性松脂酸)、仙鹤草甲素、仙鹤草乙素、仙鹤草丙素。另含鞣质、维生素K1等。 功效与作用:1、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2、强心。调整心率,大量服用能使心搏徐缓。 3、抗菌。体外试验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4、驱虫。其根芽有驱绦虫作用《新医药学杂志》。 炮制:切咀,生用。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能:收敛止血,补虚。 主治:吐、咯、衄、便、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治脱力劳伤。 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身体各部位出血,无论鼻衄、吐血、便血或子宫出血,都可应用。十多年前已制成注射剂及片剂供用,但止血效果各方面的评价不一致,一般来说其力较缓弱。单用虽也有一定效果,但往往要配其他止血药同用。例如治吐血时,可配侧柏叶、白芨、藕节等,方如鹤柏汤。 也有用于止泻和驱绦虫[中草药通讯,(1):34,1972]。 本品生用较多,但有时也炒炭用。 用量:15~30g,大剂可用至60g,可研末服,或入煎剂。亦可用仙鹤草煎汤,送服其它止血药散。 处方举例:鹤柏汤:仙鹤草30g、侧柏叶12g、白芨15g、藕节30g、大小蓟12g,水煎服。 注:仙鹤草芽(秋末至翌春挖取地下幼芽)晒干后,磨粉口服,成人30~50g,用于驱除绦虫效果良好。其驱绦虫的有效成分,为仙鹤草芽素。尚含有仙鹤草内脂、仙鹤草醇及8%的儿茶酚酯鞣质。 仙鹤草的作用 1、抗菌、抗炎作用 仙鹤草的热水或乙醇浸液在试管内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全草水提取物及水-醇提取物,,对芥子油或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家兔结膜炎,,均有消炎作用,该作用与仙鹤草中含有能生成缩合型鞣酐的鞣质有关。 2、止血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对仙鹤草能否止血尚无定论。曾有报告,小鼠静脉注射仙鹤草素后,出血时间缩短45%。给104只兔分别静脉注射仙鹤草钠盐2mg/kg,可使血小板数量增加,血清钙含量增加及凝血时间缩短。 以仙鹤草制成粉剂,用于外伤出血、内脏手术时出血或渗血,有肯定疗效。亦有报告认为,本品浸剂及仙鹤草注射液,不论体外或体内实验,均无促进血凝作用。 3、杀虫作用 仙鹤草所做出来的鹤草酚具有杀虫的作用。而且效果是很好的。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浸剂和仙鹤草素对离体蛙心,均有强心作用;能增加蛙和蟾蜍的心率和收缩强度。而水提取部分的醇提取物对离体蛙心则有抑制作用。仙鹤草乙醇浸膏给麻醉兔、犬静脉注射,可使血压上升。而其水提取部分的醇提取物则使家兔的血压下降;给兔和蛙后肢血管灌流,低浓度使血管收缩,高浓度则使血管扩张。仙鹤草浸剂及水提取物给兔耳血管灌流,低浓度时无影响,高浓度时则呈扩张反应,并能对抗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5、对平滑肌的作用 水提取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对兔和豚鼠的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高浓度则抑制。仙鹤草内酯能降低离体兔肠的收缩幅度及紧张力,而后使肠运动停止于松弛状态;对大鼠在位小肠的蠕动亦呈抑制作用。浸剂对离体兔、豚鼠子宫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仙鹤草的药用价值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了仙鹤草有关于仙鹤草的功效以及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再来看看仙鹤草的药用价值吧。 1、治肺痨咯血 鲜仙鹤草一两(干者,六钱),白糖一两。将仙鹤草捣烂,加冷开水叫、碗,搅拌,榨取液汁,再加入白糖,一次服用。 2、治吐血 仙鹤草、鹿衔草、麦瓶草。熬水服。 3、治鼻血及大便下血 仙鹤草、蒲黄、茅草根、大蓟。煎服。 仙鹤草用药禁忌 非出血不止者不用仙鹤草。 仙鹤草过敏反应: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烦躁、头晕眼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寒战、血压下降。重者尚有头晕、面色潮红、大汗淋漓。中毒性球后视神经炎失明,腹痛腹泻、呕吐、面红、血压下降。 仙鹤草是属于蔷薇科的,是一种植物。具不完全统计,仙鹤草也是有副作用的,只是它是中药范畴内的,所以副作用相对比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对于非出血不止者,还是不用为好。
仙鹤草的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熬膏涂敷。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30g;或入散剂。
仙鹤草的炮制:
除去杂质残根,洗净,润透,切断,晒干。
仙鹤草的食用方法
仙鹤草的食用方法(药膳做法):
仙鹤草茶
仙鹤草茶
材料:仙鹤草60克、荠菜50克、茶叶6克。
用法:上3味同煎,每日1剂,随时饮用。
功效:止血,适用于崩漏及月经过多。
来源:民间验方
仙菊茶
主料:仙鹤草30克,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甘草6克,石英24克
调料:白砂糖30克
做法:
1. 将以上仙鹤草、菊花、金银花、甘草、白石英、紫石英分别洗净后置于铝锅内;
2. 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煮20分钟后,滤去渣留汁,然后在药汁内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仙鹤草水牛角饮
原料:水牛角50克,仙鹤草30克,红糖20克。
用法:将水牛角刨碎,与仙鹤草加水3碗煎至1碗,加入红糖。
食用:待凉后饮用。日1次,连服3天。
功效:对血热引起的崩漏具有辅助疗效。
仙鹤草粥
材料:仙鹤草20克、三七粉10克、糯米250克。
做法:先将糯米加水适量煮成粥,然后放入仙鹆草及三七粉,再煮2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2次适量服之。连服5日为1个疗程。
功效:养血补中,止血消炎。
仙枣赤豆粥
主料:薏米100克,赤小豆50克
辅料:仙鹤草60克,枣(干)50克
调料:白砂糖30克
做法:
1.薏米、红豆加温水浸泡半日;
2.仙鹤草用纱布包好;
3.枣去核备用;
4.取仙鹤草、枣、红豆、薏米加水,共煮成稀粥;
5.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小蓟仙鹤草汁粥
材料:小蓟6克、仙鹤草9克、红糖1匙。
做法:小蓟6克,仙鹤草9克,煎汤取汁。与红糖米粥中同煮,加红糖1匙。
功效:治痔瘘术后出血、肛肠手术后并发症。
二草粥
主料:稻米100克
辅料:仙鹤草60克,败酱草80克
调料:白砂糖20克
做法:
1. 将仙鹤草、败酱草分别洗干净后放入锅内;
2. 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5分钟后,滤去渣留汁;
3. 将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入煎好的药液;
4. 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30分钟后,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仙鹤草荠菜汤
仙鹤草荠菜汤
材料:仙鹤草60克、荠菜50克。
做法:先将仙鹤草、荠菜分别洗净,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即成。
功效:止血、健胃,治月经过多、崩漏。
鹤草红枣蜜膏
原料:仙鹤草200克,红枣400克,蜂蜜、水适量。
做法:
1、将仙鹤草、红枣用水浸泡透发,加水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一次,再对人水煎煮,共取汁3次,合开煎液。
2、再把合并的3次煎液,用文火煎熬浓缩成稠膏时,加入蜂蜜(是稠膏的一倍量),煮至滚沸,即离火,待冷装瓶备用。
食用:每次1汤匙,以温水冲化,代茶饮用。
功效:仙鹤草补虚强力,红枣益气养血,蜂蜜益气滋阴;三品相配,其成补虚增力之通用食品。
【中文名】仙鹤草(《伪药条辨》)【类别】全草类【异名】龙牙草、施州龙牙草(《本草图经》),瓜香草(《救荒本草》),黄龙尾(《滇南本草》),铁胡蜂、金顶龙芽(《百草镜》),老鹳嘴、子母草、毛脚茵(《植物名实图考》),黄龙牙、草龙牙、地椒、黄花草、蛇疙瘩(亨利氏《中国植物名录》),龙头草、寸八节(《分类草药性》),过路黄、毛脚鸡(《天宝本草》),杰里花、线麻子花(《植物名汇》),脱力草(《滇南本草图谱》),刀口药、大毛药(《贵州民间方药集》),地仙草(《东北药植志》),蛇倒退(《滇南本草》整理本),路边鸡、毛将军、鸡爪沙、路边黄、五蹄风、牛头草(《湖南药物志》),泻痢草、黄花仔、异风颈草(《闽东草药》),子不离母、父子草、毛鸡草(《江西民间草药偏方》),群兰败毒草(山东),狼牙草(辽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植物形态】龙芽草(《救荒本草》)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茎直立,全体被白色长柔毛,有时散生短柔毛,上部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有柄:托叶2枚,斜卵形,有深裂齿,被长柔毛;小叶片3~9,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6厘米,宽0.6~3厘米,先端锐尖,墓部楔形,有时稍斜,边缘锐锯齿,两面均被柔毛,具多数黄色腺点;顶端及中部的叶较大,其间夹杂数对小形叶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窄细,长10~20厘米;花有短梗,基部有2枚三叉形苞片;花萼简状,先端5裂,裂片倒卵形,密被钩刺;花瓣5,黄色,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10枚或更多;花柱2,柱头头状。瘦果,包于具钩的宿存花萼内。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于荒地、山坡、路旁、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本植物的根(龙牙草根)、带不定芽的根茎(仙鹤草根芽)均供药用,各详专条。【采集】夏、秋间,在枝叶茂盛未开花时,割取全草,除净泥土,晒干.【药材】干燥的全草,茎基部木质化,淡棕褐色至紫红色,径4~6毫米,光滑无毛,茎节明显,上疏下密,有时有残存托叶;上部茎绿褐色,或淡黄棕色,被白色柔毛,叶灰绿色,皱缩卷曲。偶见花枝或果枝。气微,味微苦涩。以梗紫红色、枝嫩、叶完整者为佳。主产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福建、广东、河北、山东、湖南、云南等地亦产。尚有同属植物钝齿龙芽草(东北)、绒毛龙芽草、疏毛龙芽草、朝鲜龙芽草(东北)、多齿龙芽草(东北大兴安岭)、亚洲龙芽草(又名新疆龙芽草)等亦同等人药。【化学成分】全草含仙鹤草素、仙鹤草内酯、鞣质(为焦性儿茶酚鞣质、没食子鞣质等)、甾醇、有机酸、酚性成分、皂甙等。根含鞣质8.9%,茎含鞣质6.5%,叶含鞣质16.4%。茎、叶还含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和芹菜素-7-β-葡萄糖甙。【炮制】除去杂质残根,洗净,润透,切断,晒干。【性味】苦辛,平。①《履巉岩本草》:\"味辛涩,温,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涩。\"③《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平。\"【归经】入肺、肝、脾经。【功用主治】止血,健胃。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①《履巉岩本草》:\"叶:治疮癣。\"②《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③《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伤,止血,散疮毒。\"④《百草镜》:\"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扑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⑤《植物名实图考》:\"治风痰腰痛。\"⑥《伪药条辨》:\"治瘰疬。\"⑦《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适用于肺病咯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子宫出血,齿科出血,痔血,肝脓疡等症。\"【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选方】①治肺痨咯血:鲜仙鹤草一两(干者,六钱),白糖一两。将仙鹤草捣烂,加冷开水叫、碗,搅拌,榨取液汁,再加入白糖,一次服用。(《贵州民间方药集》)②治吐血:仙鹤草、鹿衔草、麦瓶草。熬水服。(《四川中药志》)③治鼻血及大便下血:仙鹤草、蒲黄、茅草根、大蓟。煎服。(《四川中药志》)④治亦白痢及咯血、吐血:龙芽草三钱至六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⑤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有时腰痛、发热。气胀之症:黄龙尾二钱,杭芍三钱,川芎一钱五分,香附一钱,红花二分,水煎,点酒服。如经血紫黑,加苏木、黄芩;腹痛加延胡索、小茴香。(《滇南本草》)⑥治赤白带或兼白浊:黄龙尾三钱,马鞭梢根一钱,黑锁梅根二钱。点水酒服。(《滇南本草》)⑦治贫血衰弱,精力痿顿(民间治脱力劳伤):仙鹤草一两,红枣十个。水煎,一日数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⑧治小儿疰夏:仙鹤草五钱,红枣七粒,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⑨治小儿疳积:龙芽草五至七钱,去根及茎上粗皮,合猪肝三至四两,加水同煮至肝熟,去渣,饮汤食肝。(《江西民间草药偏方》)⑩治疟疾,每日发作,胸腹饱胀:仙鹤草三钱,研成细末,于发疟前用烧酒吞服,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⑾治过敏性紫癜:仙鹤草三两,生龟版一两,枸杞根、地榆炭各二两。水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⑿治痈疽结毒:鲜龙芽草四两,地瓜酒半斤,冲开水,炖,饭后服。初起者服三、四剂能化解,若已成脓,连服十余剂,能消炎止痛。(《闽东本草》)⒀治乳痈,初起者消,成脓者溃,且能令脓出不多:龙芽草一两,白酒半壶,煎至半碗,饱后服。(《百草镜》)⒁治跌伤红肿作痛:仙鹤草、小血藤、白花草(酒炒,外伤破皮者不用酒炒)。捣绒外敷,并泡酒内服。(《四川中药志》)⒂治蛇咬伤:鲜龙芽草叶,洗净,捣烂贴伤处。(《福建民间草药》)【临床应用】①用于止血仙鹤草及由仙鹤草的茎、叶所提取的仙鹤草素,其止血作用已为临床所证实,并早已制成各种剂型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病症。近年来又将仙鹤草制成止血粉,用于外伤出血、内脏手术时出血或渗血(包括颅内手术、胸腹部手术),据20例的临床观察,均在1~2分钟内止血。②治疗滴虫性 *** 炎用狼牙草的茎叶,制成200%的浓缩煎液。用时先用 *** 窥器扩张 *** ,以洁尔灭棉球全面彻底洗擦 *** 壁,然后将饱蘸狼牙草液的棉球均匀地涂抹整个 *** 壁。再塞以饱蘸狼牙草液的特制带线大棉栓,放置3~4小时后,嘱患者自行取出。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据40例的观察,3个疗程的治愈率达92.5%,镜检 *** 滴虫3次均阴性;其余病例亦有好转。一般用药1周左右,局部瘙痒缓解或消失,白带显著减少。③治疗嗜盐菌感染性食物中毒仙鹤草1两,煎成100毫升,1次顿服。同时配合补液以纠正脱水,用阿托品以抢救休克及止痉。108例患者通过上述治疗后一般中毒症状包括畏寒、呕吐、头痛、胸闷、四肢麻木等在2~3小时内消除,腹痛在12小时左右消失,腹泻一般在24~48小时内控制。④抢救克山病引起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确定诊断以后,即以仙鹤草素5~10毫克加入25~50%葡萄糖20~40毫升内直接静脉注射,必要时可每隔3~4小时重复应用。注射必须缓慢,注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临床试用6例、4例经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临床症状亦迅速改善;2例无效。认为仙鹤草素主要是通过解除迷走神经抑制,使心律增快而起作用的;对心肌损伤的修复,改善心肌代谢作用不很明显。⑤其他用仙鹤草0.5~1两煎服,每日1剂,连服5~7天,对流感伤寒型的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提醒您:仙鹤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