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治疗脚气吗

117人浏览 2025-09-19 04:13:56

6个回答

  • 大静静?
    大静静?
    最佳回答

    苦地胆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它常用于治疗湿疹、脚气等皮肤病症。脚气是一种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病症,常表现为足部瘙痒、脚趾间潮湿、脱皮、出现红斑、水泡等症状。

    苦地胆可以通过清热解毒作用,帮助抑制真菌的生长,减轻瘙痒和炎症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苦地胆可以辅助治疗脚气。

    使用苦地胆治疗脚气时,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将苦地胆捣碎成粉末,然后直接撒在受感染的区域上,并用纱布或绷带固定。每天1-2次,根据需要可增减使用次数。

    2. 可以将苦地胆与熟葱白一同煮水浸泡脚部,每天泡脚1-2次,每次15-30分钟。

    3. 可以将苦地胆煎煮后,用煎汤浸泡脚部,每天泡脚1-2次,每次15-30分钟。

    4. 在苦地胆外用的也可口服中药制剂,如逍遥丸、龙胆泻肝丸等,加强内外治疗效果。

    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引起的病症,治疗时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避免穿潮湿的袜子和鞋子,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鞋子和袜子,避免脚部受伤等。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不见好转,建议及时就医,获得专业的医生指导和治疗。

  • 了来了来了
    了来了来了

    生活中有些人患有脚气,不管是什么人,患有脚气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人应为这件事情而非常的苦恼,脚气非常的影响人的形象,有的时候也会令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那你们知道中药能治疗好脚气吗?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中药治疗脚气的方法。

    1、脚气中药治疗偏方

    1、选穴风市足三里伏兔悬钟,电针通电10-15分钟,采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频率以病员耐受情况而定。每次选二对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2、选穴曲池外关阴陵泉足三里悬钟,采用维生素B1100毫克或维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4、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5、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6、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7、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8、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

    9、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10、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lO-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2、如何预防脚气

    1、穿通风、透气的棉质袜,每天更换清洗。避免穿胶鞋或不透气之球鞋,最好要有两双鞋换穿,凉鞋是最好的选择。在鞋内塞入一些用香料、茶叶、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异味。

    2、不与他人共穿鞋、拖鞋及袜子。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鞋柜也要经常通风、晾晒。如果鞋柜不能移动,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剂,祛除潮气。

    4、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5、脚底、趾间痒尽量不要用手抓,防传染于手指。

    6、用药物治疗的对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甲醛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7、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 诚招优秀写手
    诚招优秀写手

    这是地胆草(学名:Elephantopus scaber L.)菊科,地胆草属,直立草本,生于草地上,茎2歧分枝,有时全株有白色粗毛。

    地胆草的别名又叫苦地胆,功效与作用: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煮汤喝对咽喉炎有一点作用,不过不是很对症

  • 温柔美人吟
    温柔美人吟

    导读: 中草药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与、图片、的药用价值、的副作用等,要更多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苦地胆简介 苦地胆图片 苦地胆的与作用 苦地胆的药用价值 苦地胆的配伍应用 苦地胆的 苦地胆的食用方法 苦地胆的副作用 苦地胆简介 苦地胆,中药名,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或白花地胆草的全草。本品全长15-40cm。根茎具环节,密被紧贴的灰白色茸毛,质坚,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根茎下簇生多数皱缩须根,棕褐色,具不规则的纵。茎圆柱形,常二歧分枝,密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叶多基生,展平后完整叶呈匙形或倒披针形,黄绿色至绿褐色,具较多腺点,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稍具钝齿;两面均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幼叶尤甚,叶柄短,稍呈鞘状,抱茎;茎生叶少而小。气微,味微苦。 苦地胆图片 苦地胆的与作用 凉血,清热,除湿,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中暑发热,温毒发斑,赤痢,头风,风火牙痛及各种炎症性。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凉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伤,亦能止血。治肠风下血。 2、《拾遗》:叶:可贴热毒疮。 3、《广州植物志》:治湿热。 4、《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 5、《南宁市药物志》:叶:敷热毒疮,乳痈,跌打。 6、《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痧气热,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7、《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治水肿,,咳嗽,疳积,疝气。 苦地胆的药用价值 1、治鼻出血:地胆头、猪肝各酌量。同煎服,连服三至四次。 2、治尿闭:地胆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治脚气:苦地胆全草一至二两,豆腐二至四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热淋:鲜地胆草三两,瘦猪肉四两,食盐少许。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5、治,咽喉炎:地苦胆二钱。泡入毫升热开水中半小时,内服,每天一剂。亦可制成片剂含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6、治腋下生肿毒,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天芥菜以盐醋同捣敷之。(《医林集要》) 7、治痈肿:(1)鲜地胆草全草煎水,熏洗患处。(2)地胆草全草七钱,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8、治指疔、乳痈:鲜地胆草全草适量,酌加甜酒酿糟同捣烂,敷于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9、治丝虫淋巴管炎:地胆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0、治蛇伤:天芥菜同金沸草入盐捣敷之。(《纲目》) 苦地胆的配伍应用 1、配败酱草 、败酱草均味苦、性寒,同具清热解毒之功能。白毛枯草长于凉血止血,败酱草长于散瘀止痛。两药配伍应用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止痛。可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肠痈及各种血热出血及外伤出血。 2、配白茅根 清热解毒,凉血上血、祛痰止咳;白茅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故两药相配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症,湿热淋、湿热黄疸、痈疽疮毒,肺热咳嗽等症。 3、配竹茹 白毛枯草苦寒,清热,化痰、止咳;竹茹甘寒,清热、化痰、除烦。两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清心除烦。用于肺热咳嗽、肺痈、痰火内扰,心烦不安,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4.配半边莲,二者均苦寒,均为清热解毒之良药。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力倍增。可用咽喉肿痛、痈肿疗疮、肺痈、肠痈等病症。 苦地胆的 1、治疗急性炎症 将地胆头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6克,每日肌注2~3次,每次2~4毫升。共观察112例,其中肺炎29例,上呼吸道炎24例,淋巴腺炎18例,肠伤寒12例,肺气肿合并感染10例,9例,支气管炎8例,2例。结果治愈68例,好转(症状好转后合用抗菌素;或先用抗菌素无明显疗效而改用本药治愈者)38例,无效6例。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2、治疗口腔溃疹 地胆头干品1两,水煎服,每日1剂。经治22例,18例治愈,平均治愈天数3天。观察3个月无复发。副作用:个别服后腹部不适。老年及小儿宜慎用。 苦地胆的食用方法 1、苦地胆猪瘦肉汤 材料:苦地胆40克(中药店有售)、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苦地胆浸泡、洗净;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猪瘦肉可捞起切片状,拌入酱油佐餐用。 2、苦地胆根炖鸭蛋 材料:苦地胆根l5~18克,鸭蛋1~2枚。 做法:将上味药洗净,切碎,用白纱布包好,扎紧,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取汁液,拣去药包,打入鸭蛋,炖至鸭蛋熟透,即可。食蛋饮汤。 苦地胆的副作用 1、《南宁市药物志》:体虚者忌之。 2、《广西中药志》:寒症勿用。 3、《泉州本草》:慎用。 以上就是一些苦地胆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频道。 【苦地胆】、【】、【地胆草】、【苦地胆的功效】、【】

  • 石头剪子布
    石头剪子布

    有,

    地胆头:地胆头又叫地胆草、苦地胆、药丸草等,客家话叫地斩头、红花地斩头。有凉血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用药禁忌是体虚者忌之,寒症勿用地胆头,孕妇慎用地胆头。

  • 兼职大咖
    兼职大咖

    可以呀,头的功效: 地胆头又叫地胆草、苦地胆等,地胆头有凉血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地胆头有治疗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的作用,地胆头的用药禁忌是体虚者忌之,寒症勿用地胆头,孕妇慎用地胆头。 药名:地胆头 别名:地苦胆、天芥菜、地胆草、磨地胆、牛插鼻、铁烛台、披地挂、地枇杷、牛托鼻、土蒲公英、吹火根、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毛兜细辛、铺地娘、铁扫帚、铁筶杯、铁丁镜、一刺针、铁灯柱、毛刷子。性味:苦辛,寒。 归经:入肺、脾、肝三经。 功效:凉血,清热,利水,解毒。 主治: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药用部位:地胆草的全草。 禁忌:体虚者忌之,寒症勿用,孕妇慎用。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地胆头的作用: 1、地胆头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地苦胆二钱。泡入300毫升热开水中半小时,内服,每天一剂。亦可制成片剂含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2、地胆头治丝虫病淋巴管炎:地胆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3、地胆头治肺结核病咳嗽痪血:地胆头草根二两,调猪赤肉炖服。(《泉州本草》) 4、地胆头解暑热:地胆头根,同白豆、片糖煎。(《牛草药性备要》) 5、地胆头治腋下生肿毒,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天芥菜以盐醋同捣敷之。(《医林集要》),治痈肿:一鲜地胆草全草煎水,熏洗患处。二地胆草全草七钱,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