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椒草是热性还是凉性

341人浏览 2025-09-19 04:22:20

6个回答

  • 赖床患者
    赖床患者
    最佳回答

    地椒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它的性质是凉性。

    地椒草在中医药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病症、湿热病症等。它有利尿作用,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散瘀,还具有活血化瘀和抗菌作用。

    地椒草的凉性性质使得它适用于热病、湿热病症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如贴敷或压榨汁液外用于皮肤病、湿疹和痈疽等症状。地椒草还常用于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能,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湿热,以及治疗尿路感染、尿痛等症状。

    虽然地椒草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但它也有一些禁忌。如果个体虚寒、脾胃虚弱或体寒多汗等体质,以及妇女经量过多或孕妇慎用地椒草。地椒草也应避免与具有相似功效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相互影响效果。

    地椒草是一种性质凉性的草本植物,适合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热性疾病的治疗。但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并遵循医嘱使用。

  • 全村我最美
    全村我最美

    学名百里香,别名长藤草、地香、花椒堆、拦金。

    地花椒是唇形科百里香属的植物,百里香,为欧洲烹饪常用香料,味道辛香,用来加在炖肉、蛋或汤中。应该尽早加入,以使其充分释放香气,欧洲传统上认为百里香象征勇气,所以中世纪经常用它赠给出征的骑士,在中国称为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

    花椒(学名: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别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或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  小米椒是辣椒的一种,一般指朝天椒,个体小,未成熟时为淡绿色,成熟为橙黄色,干小米椒为红带橙黄色,大红色的则不是该品种。辣椒草本。单叶互生,灭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冠合瓣,属茄科植物,原产南美洲,现我国广大地区均有栽培。

  • 萧瑟秋雨
    萧瑟秋雨

    是一种草本植物,学名叫百里香,乡人俗称为地椒。 陕北地椒的特征,褐色,幼茎覆盖白色柔毛,节明显,匍匐茎节上具细根,叶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钝或稍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腺点明显,小花集成头状,紫色或淡紫色。小坚果近圆形或卵圆形,压扁状。气芳香,味辛。就是这种地椒,大都生长在陕北无定河、黄河岸边的悬崖峭壁,丘陵沟壑,土石山坡上颇多。当地的老乡平时把它当作一种佐料来采集,调味可佳,久而久之,融入百姓家。

    志丹地椒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特产。地椒,别名地椒椒、百里香、山椒。唇形科,多年生类灌木状草本植物。地椒被称为志丹三宝之一。地椒高1尺,茎贴地而生,有很多分枝。下部茎木质,红棕色,花枝直上,高约半尺。叶对生,长椭圆形。花唇形。红白色或紫红。萼绿色,钟形,小坚果椭圆形。《本草纲目》曰:“地椒出北地,即蔓椒之小者。贴地生叶,形小,味微辛。

    陕西地椒是山里长的一种带有香味的草

  • 李鲤
    李鲤

    地椒(学名: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k.)是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半灌木。茎斜上升或近水平伸展;不育枝从茎基部或直接从根茎长出,通常比花枝少,疏被向下弯曲的疏柔毛;花枝多数,彼此靠近,高3-15厘米,从茎上或茎的基部长出,直立或上升,具有多数节间,节间最多可达15个。

    花序头状或稍伸长成长圆状的头状花序;花梗长达4毫米,密被向下弯曲的短柔毛。花萼管状钟形,长5-6毫米,上面无毛,下面被平展的疏柔毛。花冠长6.5-7毫米,冠筒比花萼短。花期8月。

  • 千年
    千年

    地椒叶炖羊肉是中国陕北的常见美食,它以新鲜的羊肉为主要食材加入地椒叶和花椒生姜... 地椒叶是植物地椒草的叶子,它也叫百里香

    百里香。

    地椒叶是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百里香,学名Thymus mongolicus的别名,可作为食材,欧洲烹饪常用香料,味道辛香,用来加在炖肉。 在中国称为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

    地椒叶是植物地椒草的叶子,它也叫百里香,是一种具有浓郁香味,能够人类食用的高营养食材,平时它可以当调味品食也能制成凉拌菜或者汤品供人类食用,能让体吸收丰富的营养,并能提高身素质预防一些常见疾病发生。

  • 五分糖
    五分糖

    子长县李家岔乡、安定镇、石家湾乡等地草原中生长大量的地椒草(又称“百里香”),羊只长期食用后,肉质香而无膻味。 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居民,用当地的地椒草处理苦咸水。在1公斤含矿物质0.37%~0.72%的苦咸水中加入0.1~1.9克的干地椒草同煮,虽然不能除去苦咸,但可以防止发生腹痛、腹胀、腹泻。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