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藤

石南藤

673人浏览 2025-09-19 07:14:33

石南藤,中药名。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巴岩香的茎、叶或全株。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痛,止咳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扭挫伤,腰膝无力,痛经,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石南藤

别名

暂爬岩香、巴岩香、南藤、湖北胡椒、丁父、丁公寄、丁公藤、搜山虎、蓝藤、满天香、小风藤、石楠藤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辛,温。

入药部分

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巴岩香,以茎、叶或全株入药。

产地和分布

分布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枝被疏毛或脱落毛,干时呈淡黄色,有纵棱。叶硬纸质,无明显腺点;叶柄长1~2.5cm,无毛或被疏毛;叶椭圆形,向下渐次为狭卵形至卵形,长7~14cm,宽4~6.5cm,顶端长渐尖,有小尖头,基部短狭或钝圆,有时下部的叶呈微心形,其凹缺之宽度狭于叶柄之宽度,上面无毛,下面被长短不一的疏粗毛;叶脉5~7,最上一对互生或近对生,离中脉基部1~2.5cm处发出侧脉,弧形上升至叶片3/4处弯拱连接,余者均基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1对细弱而短,网状脉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几与叶片等长,稀有略长于叶片者;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或略长,无毛或被疏毛;花序轴被毛;苞片圆形,稀倒卵形,边缘不整齐,无柄或具被毛的短柄,盾状;雄蕊2~3,花药肾形,2裂,比花丝短。雌花序比叶短;总花梗长2~4cm;苞片与雄花苞片相同,于果期延长可达2mm,密被白色长毛;子房离生,柱头3~4,稀有5。浆果球形,直径3~3.5mm,无毛,有疣状凸起。花期5~6月。

用法用量

3~5钱。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服。


石南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强腰膝,止痛,止咳。用于风湿痹痛,扭挫伤,腰膝无力,痛经,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1.《别录》:主金疮痛。

2.《开宝本草》:主风血,补衰老,起阳,强腰脚,除痹,变白,逐冷气,排风邪。亦煮汁服,亦浸酒服,冬月用之。

3.《本草图经》:治腰痛。

4.《滇南本草》:治寒湿痹伤筋,祛风,筋骨疼痛,利小便及茎中痛,热淋初起,利小便急速。

5.《纲目》:煮汁服,治上气咳嗽。


附方

暂无资料。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