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屎藤

鸡屎藤

668人浏览 2025-09-19 07:05:01

鸡屎藤,中药材名。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功能主治为: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①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瘴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鸡屎藤


别名

主屎藤、却节、鸡矢藤、臭藤、斑鸠饭、女青、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冻、毛葫芦、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鸡屙藤、雀儿藤 、母狗藤、白毛藤、狗屁藤、清风藤、臭屎藤、鸡脚藤、解暑藤、玉明砂


药材类别

藤木类


性味

甘酸;平。

①《岭南采药录》:味辛苦,平。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甘酸,平。


归经

心;肝;脾;肾经

入药部分

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

产地和分布

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分布于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3-5m。基部木质,多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7cm;托叶三角表,长2-3mm,早落;叶片卵形椭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5cm,宽1-6cm,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两面无毛或下面稍被短柔毛;叶纸质,新鲜揉之有臭气。聚伞花序排成顶生的带叶的大圆锥花序或腋生而疏散少花;花紫色,几无梗;萼狭钟状;花冠简长7-10mm,先端5裂,镊合状排列,内面红紫色,被粉状柔毛;雄蕊5;子房下位,2室。浆果球形,直径5-7mm,成熟时光亮,草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30-60;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鸡屎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食积腹胀;小儿疳积;腹泻;痢疾;中暑;黄疸;肝炎;肝脾肿大;咳嗽;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脚湿肿烂;烫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蛇蛟蝎螫。

①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瘴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

②《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

③《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

④《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裉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⑤《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⑥《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

⑦《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

⑧《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

⑨《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呜,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附方

①治气郁胸闷,胃痛:鸡屎藤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食积腹泻:鸡屎藤一两。水煎服。

③治小儿疳积:鸡屎藤干根五钱,猪小肚一个。水炖服。(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④治妇女虚弱咳嗽,白带腹胀:鸡屎藤根四两,红小芭煎头四两。炖鸡服。(《重庆草药》)

⑤治红痢:鸡屎藤根四两,路边姜二两。炖肉服。(《重庆草药》)

⑥治小儿脱肛:皆治藤近根之头,老者,酒蒸晒十次,和羊肠煮食之。(《岭南采药录》)

⑦治关节风湿痛:鸡屎藤根或藤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⑧治阑尾炎:鲜鸡屎藤根或茎叶一至二两。水煎服。

⑨治背疽:鲜鸡屎藤二两,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⑩治跌打损伤:鸡屎藤根、藤一两。酒水煎服。(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⑾治有机磷农药中毒:鸡屎藤三两,绿豆一两。水煎成三大杯,先服一大杯,二至三小时服一次。药后有呕吐腹泻反应。(《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