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

辣椒

586人浏览 2025-09-19 08:20:57

辣椒,中药名。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消食的功效。主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风湿痛,冻疮。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辣椒


别名

番椒、辣茄、辣虎、腊茄、海椒、辣角、鸡嘴椒、红海椒、辣子、牛角椒、大椒、七姐妹、班椒


药材类别

果实/种子类


性味

味辛;性热。

①《群芳谱》:味甚辣。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辛,温,无毒。

③《食物宜忌》:辛苦,大热。


归经

归脾;胃经。

①《纲目拾遗》:入心、脾二经。


入药部分

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


产地和分布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有根多年生草本,高40-80cm。单叶互生,枝顶端节不伸长而成双生或簇生状;叶片长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3cm,宽1.5-4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显着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雄蕊5;雌蕊1,子房上位,2室,少数3室,花柱线状。浆果长指状,先端渐尖且常弯曲,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呈红色,橙色或紫红色,味辣。种子多数,扁肾形,淡黄色。花、果期5-11月。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3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及患咳嗽、目疾者忌服。

①《药性考》:多食眩旋,动火故也。久食发痔,令人齿痛咽肿。


辣椒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散寒;下气消食。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呕吐;泻痢;风湿痛;冻疮。用于胃寒疼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外用治冻疮,风湿痛,腰肌痛。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

②《百草镜》:洗冻瘃,浴冷疥,泻大肠经寒澼。

③《药性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

④《食物宜忌》: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

⑤《药检》: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澼泻,擦癣。


附方

①治痢积水泻:辣茄一个。为丸,清晨热豆腐皮裹,吞下。(《医宗汇编》)

②治疟疾:辣椒子,每岁一粒,二十粒为限,一日三次,开水送服,连服三至五天。(吴县《单方验方选编》)

③治冻瘃:剥辣茄皮,贴上。(《纲目拾遗》)

④治毒蛇伤:辣茄生嚼十一、二枚,即消肿定痛,伤处起小泡,出黄水而愈。食此味反甘而不辣。或嚼烂敷伤口,亦消肿定痛。(《百草镜》)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