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季花
月季花,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月季的干燥花。全年均可采收,花微开时采摘,阴干或低温干燥。均为栽培。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之功效。常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月季花
别名
月月红、胜春、月月开、四季花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甘;温;无毒。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闽东本草):性平,味淡,无毒。
归经
肝;肾经。
①《陕西中药志》:入肝经。
②《闽东本草》:入肝、肾二经。
入药部分
为蔷薇科植物月季的干燥花
产地和分布
生于山坡或路旁。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形态特征
月季花 矮小直立灌木。小枝粗壮而略带钩状的皮刺或无刺。羽状复叶,小叶3-5,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6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无毛;叶柄及叶轴疏生皮刺及腺毛,托叶大部附生于叶柄上,边缘有腺毛或羽裂。花单生或数朵聚生成伞房状;花梗长,散生短腺毛;萼片卵形,先端尾尖,羽裂,边缘有腺毛;花瓣红色或玫瑰色,重瓣,直径约5cm,微香;花柱分离,子房被柔毛。果卵圆形或梨形,长1.5-2cm,红色。萼片宿存。花期4-9月。果期6-11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开水泡服,3-6g,鲜品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患处,或干品研末调搽患处。
注意事项
不宜久服;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月季花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瘰疬;痈肿;烫伤。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未溃破)。
①《纲目》:活血消肿,敷毒。
②《分类草药性》:止血。治红崩、白带。
③《现代实用中药》:活血调经。治月经困难,月经期拘挛性腹痛.外用捣敷肿毒,能消肿止痛。
④《泉州本草》:通经活血化瘀,清肠胃湿热,泻肺火,止咳,止血止痛,消痈毒。治肺虚咳嗽咯血,痢疾,瘰疬溃烂,痈疽肿毒,妇女月经不调。
附方
①治月经不调:鲜月季花每次五至七钱,开水泡服,连服数次。(《泉州本草》)
②治肺虚咳嗽咯血:月季花合冰糖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筋骨疼痛,脚膝肿痛,跌打损伤:月季花瓣干研末,每服一钱,酒冲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产后阴挺:月季花一两炖红酒服。(《闽东本草》)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