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蛇胆

乌蛇胆

527人浏览 2025-09-19 04:13:30

乌蛇胆,中药名。为游蛇科乌梢蛇属动物乌梢蛇的胆。动物乌梢蛇,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具有祛风,清热,化痰,明目之功效。主治大风疠病,木舌胀塞,痰迷心窍,风热发狂,眼雾不明,痔疮红肿,皮肤热毒等。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乌蛇胆


别名

暂无


药材类别

动物类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微甘,无毒。


入药部分

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胆。


产地和分布

详见乌梢蛇介绍


形态特征

干燥的胆囊,全体呈棕褐色或绿褐色,皱缩,长约1厘米,粗0.5厘米,上端胆管长1.5厘米。对光透视微透明,内心黄棕色或黄绿色。味极苦,回甜。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为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搽。


乌蛇胆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清热,化痰,明目。

①《纲目》:治大风疠疾,木舌胀塞。

②《四川中药志》:治痰迷心窍,风热发狂,眼雾不明;痔疮红肿及皮肤热毒等症。


附方

①治痰迷心窍:蛇胆、陈皮、胆星、黄连、川贝、琥珀。共研末为丸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风热发狂:蛇胆、巴霜、朱砂、全蝎、寒水石、黄连。共研末为丸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眼雾不明,皮肤热毒及痱子:蛇胆兑酒吞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木舌塞胀:蛇胆一枚,焙干为末,敷舌上,有涎吐去。(《圣惠方》)

⑤治内外痔疮:蛇胆,配麻油调搽。(《四川中药志》)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