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猬皮
刺猬皮,中药名。刺猬科动物刺猬、短刺猬或大耳猬的干燥外皮。具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固精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肠风下血,脱肛,痔疮,遗精,遗尿。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刺猬皮
别名
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仙人衣
药材类别
动物类
性味
味苦;涩;性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有小毒。
归经
胃;大肠;肾经。
①《本草求真》:入肠、胃。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入药部分
本品为刺猬的干燥皮囊。
产地和分布
栖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草地、杂草丛或丘陵地等等不同环境。主产河北、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浙江、安徽、吉林、湖北、湖南等地。
形态特征
体形肥大。头宽而吻长。眼小。耳短,其长度不超过周围棘刺之长。四肢短小,具5趾,有爪。爪较发达,前肢爪特别锐利适于掘土。尾粗短。全身被棘刺。脸部、身体腹面及四肢均被有细而硬的白色长毛,腹面边上并有灰褐色的软毛。雌体有乳头5对。全身棘刺有两类不同颜色组成:一为纯白色,为数较少。另一类为基部白色,中上部有一段棕褐色,棘尖又为棕褐色。因而使整个背部呈土褐色。额面部及四肢色较深,呈浅褐色。成体体重一般为500克左右,体长约20厘米以上,棘刺长为1.5~2.5厘米左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1.5-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刺猬皮的功效与作用
化瘀止痛;收敛止血;涩精缩尿。主胃脘疼痛;反胃吐食;便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遗精;遗尿。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气,肠风痔漏,遗精。
①《本经》: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腰背,酒煮杀之。
②《别录》:疗腹痛疝积,烧为灰,酒服之。
③《药性论》:主肠风泻血,痔病有头,多年不瘥者,炙末白饮下方寸匕;烧末吹主鼻衄。
④孟诜:烧灰酒服治胃逆,又煮汁服止反胃。
⑤《本草备要》:泻,凉血。
⑥《本经逢原》:除目中翳障。
⑦《随息居饮食谱》:煅研服,治遗精。
附方
①治反胃吐食:猬皮烧灰,酒服或煮汁,或五味淹炙食。(《普济方》)
②治肠风下血:白刺猬皮一枚(于铫子内煿针焦,去皮,只用针),木贼半两(炒黄)。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空心食前。(《杨氏家藏方》猬皮散)
③治痔:猬皮、穿山甲等分,烧存性,入肉豆蔻-半,末之,空肚热米饮调二钱服。(《本草衍义》)
④治肠痔下部如虫啮:猬皮烧末,生油和敷之。(《简要济众方》)
⑤治肛出:猬皮一枚,磁石四两,桂心一尺。上三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一服。(《千金方》)
⑥治五色痢疾:猬皮烧灰,酒服二钱。(《寿域神方》)
⑦治遗精:炒刺猬皮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⑧治前列腺炎、肾结石:猬皮2个,焙干研末。分40包,早晚用米汤各送服1包。服药过程中可有尿道灼痛感,勿顾虑。(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⑨治鼻衄:猬皮一枚,烧为灰,细研,每用半钱,绵裹纳鼻中,数易之。(《圣惠方》塞鼻散)
⑩治鼻中息肉:猬皮炙末,绵裹塞之三日。(《千金方》)
⑾治猘犬咬人:猬皮、头发等分。烧末,水和饮一杯。若或已目赤口噤者,折齿下之。(《补缺肘后方》)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