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芹

水芹

650人浏览 2025-09-19 02:31:54

水芹,中药材名。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全草。9~10月采割地上部分,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水。治暴热烦渴,黄疸,水肿,淋病,带下,瘰疬,痄腮。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水芹


别名

水英、芹菜、楚葵、水斳、水芹菜、野芹菜、马芹、河芹、小叶芹


药材类别

全草类


性味

味辛;甘;性凉。

①《本经》:味甘,平。

②《千金·食治》:味苦酸涩,冷,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甘,少冷,无毒。

④《本草拾遗》:茎、叶、根:寒。子:温,辛。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肺、胃、肝。

②《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入药部分

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全草。


产地和分布

喜生于低湿洼地或水沟中。分布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8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或基部匍匐,节上生根。基生叶叶柄长达10cm,基部有叶鞘;叶片轮廓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卵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5cm,宽1-2cm,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齿或圆齿;茎上部叶无柄,叶较小。得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达16cm;无总苞;伞辐6-16,长1-3cm;小总苞片2-8,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萼齿线状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直立或叉形,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蛋青;或捣汁涂。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绞汁服。

①《本草汇言》:脾胃虚弱,中气寒乏者禁食之。脾胃虚寒者,慎绞汁服。


水芹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主感冒;暴热烦渴;吐泻;浮肿;小便不利;淋痛;尿血;便血;吐血;衄血;崩漏;经多;目赤;咽痛;喉肿;口疮;牙疳;乳痈;痈疸;瘰疬;痄腮;带状疱疹;痔疮;跌打伤肿。用于感冒发热,呕吐腹泻,尿路感染,崩漏,白带,高血压。

①《本经》:主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

②《千金·食治》:益筋力,去伏热。治五种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日二。

③崔禹锡《食经》:利小便,除水胀。

④孟诜:食之养神益力,杀石药毒。

⑤《本草拾遗》:茎叶捣绞取汁,去小儿暴热,大人酒后热毒、鼻塞、身热,利大小肠。

⑥《日华子本草》:治烦渴,疗崩中带下。

⑦《医林纂要》:补心,去瘀,续伤。

⑧《草再新》:’除烦解热,化痰下气,治血分,消瘰疬结核。

⑨《随息居饮食谱》:清胃涤热,祛风,利口齿咽喉头目。

⑩《中国药植志》:嫩茎捣汁服,可治高血压症。

⑾《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驱风。治风湿神经疼痛。


附方

①治小儿发热,月余不凉:水芹菜、大麦芽、车前子。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小便淋痛:水芹菜白根者,去叶捣汁,井水和服。(《圣惠方》)

③治小便不利:水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白带:水芹四钱,景天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⑤治小便出血:水芹捣汁,日服六、七合。(《圣惠方》)

⑥治小儿霍乱吐痢:芹叶细切,煮熟汁饮。(《子母秘录》)

⑦治痄腮:水芹捣烂,加茶油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