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草

龙舌草

694人浏览 2025-09-19 02:35:28

龙舌草味甘、咸,性寒,无毒;其主治痈疽,汤火灼伤,可捣汁涂患处。 龙舌草具有食用价值,可采其幼苗或嫩叶,经沸水焯,换清水浸泡后,可炒食、凉拌或做汤。 其叶色翠绿,形态多样,花色纯洁,是优良的水体绿化布置材料。 龙舌草2013年列为国家濒危保护植物, 2021年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龙舌草


别名

水莴苣、龙爪草、塘底菜、水白菜、水车前、龙舌、水芥菜、海菜、瓢羹菜、山窝鸡


​药材类别

全草类

性味

甘淡,微寒。

①《纲目》:甘咸,寒,无毒。

②《贵阳民间药草》:甘淡,微寒,无毒。

③《贵州草药》:性凉,味辛。


入药部分

为水鳖科植物水车前的全草。


产地和分布

生于浅水边及池沼中。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龙舌草,沉水草本。茎极短,具须根。叶基生,膜质;叶柄长短随水体有深浅而异多变化于2-40cm之间;叶卵状椭圆形、披针形或心形,长8-25cm,宽2-18cm,先端圆钝至急尖,基部楔形、圆钝至心形,多全缘。花序柄长;佛焰苞椭圆形至卵形,长2.5-4cm,宽1.5-2.5cm,先端2-3浅裂,3-6条纵翅;花两性,无柄,单生;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花瓣3,白色、淡紫色或浅蓝色,广倒卵形,长约2.5cm,基部有小形附属物;雄蕊3-9(-10)。果长圆形,长2-5cm,宽8-15mm。种子多数,纺锤形,细小。花期4-10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龙舌草的功效与作用

止咳,化痰,清热,利尿。治哮喘,咳嗽,水肿,汤火伤,痈肿。用于肺热咳嗽,肺结核,咳血,哮喘,水肿,小便不利;外用治痈肿,烧烫伤。

①《纲目》:治痈疽,汤火灼伤,捣涂之。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水肿。

③《贵阳民间药草》:除湿化痰,止咳。


附方

①治哮喘:龙舌草、水高梁、倒触伞各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肺结核:龙舌草一两,子母莲五钱。炖肉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咳血:瓢羹菜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④治热咳浮肿:龙舌草五钱,百部四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便秘:瓢羹菜五钱,五皮风,木通各三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⑥治水肿:龙舌草、石菖蒲、通花根各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⑦治子宫脱出:瓢羹菜捣绒,调菜油敷患处。(《贵州草药》)

⑧治肝炎:水车前一两二钱,鸡蛋一个。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⑨治汤火伤:龙舌草三钱,冰片一钱。研末,加麻油调和,外搽伤处。(《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乳痈肿毒:龙舌草、忍冬藤,研烂,蜜和敷之。(《多能鄙事》)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