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

水飞蓟

652人浏览 2025-09-19 02:32:55

水飞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水飞蓟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其性味苦凉,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功效。常用于肝胆湿热,胁痛,黄疸。

具体服务价格请参考收费标准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药坊网客服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水飞蓟


别名

水飞雉、奶蓟、老鼠勒


药材类别

全草类


性味

味苦;性凉。


入药部分

为菊科水飞蓟属植物水飞蓟,以瘦果及全草入药。


产地和分布

生于通风、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荒滩地、盐碱地等处。原产欧洲,亚洲中部,非洲,地中海地区。现华北、西北地区有引种栽培。江苏、陕西、北京等地有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一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200cm,多分枝,光滑或被蛛丝状毛,有纵棱槽。叶互生,基部叶常平铺地面,成莲座状,长椭圆状披针形,深或浅羽状分裂,缘齿有尖刺,长40~80cm,宽10~30cm,表面亮绿色,有乳白色斑纹,基部抱茎;中部、上部叶片渐小,上部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3~6 cm,单生枝顶,总苞宽球形,总苞片革质,顶端有长刺;管状花紫红色、淡红色或少有白色。瘦果长椭圆形,暗褐色或黑色。有纵条纹及白色斑纹;冠毛多数,白色,不等长,基部合生成环。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制成冲剂、胶囊、丸剂。


水飞蓟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主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

全草用于肿疡及丹毒;果实及提取物用于肝脏病、脾脏病胆结石、黄疸和慢性咳嗽。

《新华本草纲要》:有解毒的功能。用于黄疸、肝硬化、肝肿大及其他肝病、胆结石。


附方

暂无资料。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