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地胆
苦地胆,中药名。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或白花地胆草的全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疟疾,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乳痈,腋痈,湿疹,虫蛇咬伤等病症的治疗。
- 一对一沟通
- 专业化培训
- 规范化服务
- 多维度保障

扫码添加客服
获得更全面的服务
名称
苦地胆
别名
草鞋根、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苦地胆、地苦胆[云南]、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铁灯盏
药材类别
全草类
性味
味苦;辛;性寒。
①《纲目》:味苦。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
③《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④《闽南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
归经
归肺;肝;肾经。
①《泉州本草》:入肺、肝二经。
②《闽东本草》:入肺、脾、肝三经。
入药部分
为菊科植物地胆草或白花地胆草的全草。
产地和分布
1.地胆草: 生于山坡、路旁、山谷疏林中。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等地。
2.白花地胆草: 生于山坡旷野、路边或灌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的沿海地区。
形态特征
1.地胆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状茎平卧斜升;茎直立,粗壮,二歧分枝,茎枝被白色粗硬毛。单叶,大都为基生;叶片匙形、长圆状匙形工长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达2-4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边缘有圆齿状锯齿,两面被白色长粗毛,下面沿脉及叶缘的毛较密;茎生叶少而小。头状花序约有小花4个;总苞片8枚;多数头状花序密集成复头状花序,被通常3枚、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1-1.5cm的叶状苞片所包围;花冠筒状,淡紫色;全为两性花,先端4裂,一边开裂。瘦果有棱,被白色柔毛,先端具长硬刺毛;冠毛1层,污白色;中上部细长,基部宽阔。药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2.白花地胆草 多年生草本,高0.8-1m,或更高。根茎粗壮,斜升或平卧,具纤维状根。茎直立,多分枝,具棱条,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具腺点。叶互生;最下部叶常密集呈莲座状;基部叶在花期常调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长8-20cm,宽3-5cm,先端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稍抱茎;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8cm,宽1.5-2cm,近无柄或具短柄,最上中叶极小,全部具有小尖的锯齿,稀近全缘,上面皱而是疣状突起,被疏或较密短柔毛,下面密被长柔毛和腺点。关状花序12-20个在茎枝顶端密集成团球状复头状花序,复头状花序基部有3个卵状心形的叶关苞片,具细长的花序梗,排成疏伞房状;总苞长国mm,宽1.5mm;总苞片绿色,或有时先端紫红色,外层4,披针状长圆形,长4-5mm,先端尖,具1脉,无毛或近无毛,内层4,椭圆状长圆形,长7-8mm,先端急尖,具3脉,被疏贴短毛和腺点;花4个,花冠白色,漏斗状,长5-6mm,管部细,裂片披针形,无毛。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3mm,具10条肋,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条硬刚毛,长约4mm,基部急宽成三角形。花期8月至翌年5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①《南宁市药物志》:体虚者忌之。
②《广西中药志》:寒症勿用。
③《泉州本草》:孕妇慎用。
苦地胆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主感冒;百日咏;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炎;黄疸;肾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湿疹;虫蛇咬伤。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疮,凉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伤,亦能止血。治肠风下血。
②《纲目拾遗》:叶:可贴热毒疮。
③《广州植物志》:治湿热。
④《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
⑤《南宁市药物志》:叶:敷热毒疮,乳痈,跌打。
⑥《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痧气热病,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⑦《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治水肿,腹胀,咳嗽,疳积,疝气。
附方
①治鼻出血:地胆头、猪肝各酌量。同煎服,连服三至四次。
②治阳黄疸:地胆头连根叶洗净,鲜者四至六两。煮肉食,连服四、五天。
③治单腹殿胀:苦地胆二两。煎水分早晚二次服,或和亦猪肉炖服。(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尿闭:地胆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脚气:苦地胆全草一至二两,豆腐二至四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热淋:鲜地胆草三两,瘦猪肉四两,食盐少许。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⑦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地苦胆二钱。泡入300毫升热开水中半小时,内服,每天一剂。亦可制成片剂含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⑧治腋下生肿毒,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天芥菜以盐醋同捣敷之。(《医林集要》)
⑨治痈肿:㈠鲜地胆草全草煎水,熏洗患处。㈡地胆草全草七钱,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指疔、乳痈:鲜地胆草全草适量,酌加甜酒酿糟同捣烂,敷于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⑾治丝虫病淋巴管炎:地胆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⑿治蛇伤:天芥菜同金沸草入盐捣敷之。(《纲目》)
⒀治翼状胬肉:苦地胆十斤,醋二十斤,铜块一斤。先将铜烧红,立即放入醋中,取出烧红,再入醋,如此反复数十次,再将新鲜苦地胆放入醋中浸泡一个月,过滤,滴眼用(有刺激感不用特殊处理,半小时后恢复正常)。(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服务评价

相关推荐

-
问 苦地胆与什么药相克
苦地胆为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相克是指某些药物之间使用时会产生不良的相互影响或副作用。以下是苦地胆与一些药物的相克情况:1. 阿托品类药物:苦地胆与阿托品类药 -
问 苦地胆治疗脚气吗
苦地胆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它常用于治疗湿疹、脚气等皮肤病症。脚气是一种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病症,常表现为足部瘙痒、脚趾间潮湿、脱皮、出现红斑、水泡等 -
问 苦地胆能治脚气吗
苦地胆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脚气,也称为足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一些人认为苦地胆可以治疗脚气。苦地胆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抗 -
问 苦地胆又叫什么名
苦地胆又称苦胆、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苦地胆是常绿小灌木,茎干粗壮,叶片狭长而硬,有光泽,呈深绿色。它的花小型而黄色,果实呈球形,成熟时呈红色。苦地胆主要生长在中国的 -
问 苦地胆治脚气吗
苦地胆是一种草药,也称作苦地瓜、苦地风、苦丁草等,主要生长在亚洲地区。据传统草药学认为,苦地胆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脚气,也称作脚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
问 苦地胆可以治疗红屁股吗
苦地胆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用于中医药学中的治疗。红屁股可能是指红臀疹、尿布疹等婴儿常见的皮肤问题。苦地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对于热毒引起的炎症和出血有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