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编造“抢粮抢油”谣言被罚

编辑:亦非 浏览: 33

导读:最近刷到一条“扎心”的消息——有人为了让自己的短视频“有流量”,居然编出“超市又空了,要抢粮油”的瞎话,结果把宿州当地搅得人心惶惶,最后警察找上门,这事儿才闹明白:全是假

最近刷到一条“扎心”的消息——有人为了让自己的短视频“有流量”,居然编出“超市又空了,要抢粮油”的瞎话,结果把宿州当地搅得人心惶惶,最后警察找上门,这事儿才闹明白:全是假的!

10月底,宿州网安部门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某短视频平台上有条视频传得挺疯:画面里没拍超市实景,就配了句“听说超市又空了,又开始抢粮油食品了”,底下还有人跟着评论“我妈刚让我去囤米”“是不是又要涨钱了”。可等民警一查,这所谓的“超市空了”压根儿没影儿——联系当地几家大型超市,货架上的粮油都摆得满满当当,连补货员都说“最近销量挺正常,没见抢货的”。

顺着视频线索,民警很快找到了发布者王某。面对找上门的警察,王某倒挺“实在”:“我就是想让视频多几个赞,随便编了句‘抢粮油’,没真去看超市什么样。”原来他为了博关注,专门挑“民生话题”下手——觉得“大家都关心吃饭的事儿,肯定有人信”。可他没想到,这一句话引发的连锁反应有多糟:有老人凌晨就去超市排队,有家庭一下子买了三袋米,还有超市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解释“没缺货”。

“我当时刷到这条视频,赶紧给我妈发消息说‘别囤粮’,结果她还说‘宁可信其有’。”宿州网友小夏说起这事直摇头,“这种涉及吃饭的谣言最害人,因为大家都怕缺了口粮。”而另一位做社区工作的张姐更无奈:“我们那天接了二十多个咨询电话,全是问‘要不要囤粮油’,光解释就花了半天。”

王某的“小聪明”最终换来了行政处罚——面对警方出具的证据,他承认自己的行为“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我以为编句瞎话没人管,没想到这么严重。”王某耷拉着脑袋说。可早干嘛去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拿民生当“流量密码”,这算盘打错了地方。

其实最近几年,“囤粮”“抢物资”的谣言总像“打不死的小强”——前有“疫情要反弹所以抢菜”,后有“进口粮断供要囤米”,可每一次查证都是“子虚乌有”。为啥这些谣言总有人信?还不是因为“吃饭”是最底层的安全感,大家怕“万一”。可越是造谣的人越该被严惩——他们消耗的是公众对“安全”的信任,破坏的是社会的稳定秩序。

网安局特意提醒: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干扰社会公共秩序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换句话说,“博关注”的代价,可能是“蹲班房”。

下次再刷到“要抢粮”“要囤货”的消息,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有官方通报吗?”“超市真的空了吗?”“发消息的人有证据吗?”毕竟,信谣容易,辟谣难——别让自己的“担心”,变成造谣者的“流量”。

说到底,网络世界的“热度”从来都不是靠“编瞎话”赚来的。想让自己的内容被看见,不如拍点真实的生活、有用的知识;想让自己“有存在感”,不如做件有意义的事——毕竟,靠造谣“火”的人,早晚得“凉”。

文章插图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