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特斯拉打不开车门5人被烧死
导读:2024年11月的那个凌晨,威斯康星州的公路边传来撕心裂肺的尖叫——54岁的杰弗里·鲍尔开着Model S撞向一棵树,车头瞬间起火。车里的5个人(包括鲍尔夫妇)明明在碰撞后还有意识,却因为车门
2024年11月的那个凌晨,威斯康星州的公路边传来撕心裂肺的尖叫——54岁的杰弗里·鲍尔开着Model S撞向一棵树,车头瞬间起火。车里的5个人(包括鲍尔夫妇)明明在碰撞后还有意识,却因为车门打不开,眼睁睁看着火焰漫过车身。上周,他们的4个孩子把特斯拉告上法庭,起诉状里的一句话戳中了所有人的痛点:“我爸妈不是撞死的,是被锁在火里烧死的。”
这场悲剧的“凶手”,是特斯拉的“电子门+隐藏式手动逃生”设计——事故发生后,Model S的低压电池被撞坏,控制车门的电子系统直接失灵。想手动开门?前座乘客得摸到底部的机械装置,后座更麻烦:得掀开地毯,才能找到一个藏在下面的金属拉环。“我妈坐在后座,根本不知道要掀地毯,等她反应过来,火都烧到袖口了。”鲍尔的女儿在接受采访时哭着说。
更让家属崩溃的是,特斯拉早知道这种风险。原告律师拿出证据:早在2022年,就有特斯拉车主因为碰撞后电子门失灵被困,当时车企已经收到过类似投诉,但就是没改。“他们明明知道,低压电池一坏电子门就废,却偏要把手动逃生装置藏得那么深——这不是给逃生设障碍吗?”律师说,“特斯拉的设计,等于把乘客的命‘锁死’在事故里。”
其实这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因为“车门问题”吃官司。去年11月,旧金山郊区的Cybertruck事故中,两名大学生撞车后也因为车门把手设计,被困在燃烧的车里没逃出来;今年3月,一位Model Y车主反映,孩子被锁在车里,自己捣鼓了20分钟才找到手动开关——这些案例早就在网上发酵,但特斯拉始终没给出“彻底整改”的方案。
更关键的是,监管层早该介入了。美国NHTSA(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自2018年以来,已经收到150多起特斯拉车门故障的投诉,今年9月终于启动了对2021款Model Y的调查,要求车企提交“车门失灵”的相关数据。但网友们不买账:“要是早两年查,是不是就能避免这起悲剧?”
网上的议论分成了三派:有人骂特斯拉“为了创新不要命”,“电子门再酷,也不如能打开的门有用”;有人替企业喊冤,“新能源汽车要降低风阻、提升续航,隐藏式把手是必经之路”;还有人盯着消费者,“买特斯拉前怎么不先学手动逃生?”但更多人达成了共识:“不管什么设计,都得把‘能逃生’放在第一位——汽车不是玩具,一个小缺陷,就是一条人命。”
昨天,我翻了翻特斯拉的用户手册,里面确实写了“手动逃生装置的位置”,但藏在第37页的“应急处理”章节里。一位开了5年特斯拉的老司机告诉我:“平时谁会翻这种内容?真出了事,哪有时间找手册?”
这场官司,本质上是“创新与安全”的对抗——特斯拉想做“不一样的汽车”,但“不一样”的前提,是不能牺牲最基本的安全。就像网友说的:“你可以搞隐藏式把手,可以搞电子门,但得让我在撞车后,用3秒就能打开门。要是做不到,再厉害的黑科技也没用。”
特斯拉还没对这起诉讼作出回应,但越来越多的类似案例,已经让“特斯拉的安全设计”成了绕不开的话题。毕竟,汽车的本质是“载人工具”,不管科技怎么发展,“能活着出来”都是最底线的要求。希望这场悲剧,能让所有车企都记住:创新的前提,是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