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或成万亿富豪凸显美贫富分化

编辑:语默 浏览: 36

导读:11月6日,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的一则决议,把埃隆·马斯克再次推上舆论聚光灯下——他的10年期薪酬计划正式获得股东批准。按照规则,若能完成12项阶段性目标,这位特斯拉CEO将拿到市值近1

11月6日,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的一则决议,把埃隆·马斯克再次推上舆论聚光灯下——他的10年期薪酬计划正式获得股东批准。按照规则,若能完成12项阶段性目标,这位特斯拉CEO将拿到市值近1万亿美元的公司股票,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资产突破万亿的巨富。

而就在两天前,纽约市的选举结果同样引发讨论:承诺“要让普通人过得起日子”的祖赫兰·马姆达尼,击败前州长科莫成为新任市长。《》用“分屏展示”形容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一边是马斯克的“天文数字薪酬”,及其支持者眼中“商业精英应得的奖励”;另一边是马姆达尼的尖锐提问:“当马斯克离万亿富豪只差一步时,那些打扫街道、照看孩子、维持城市运转的人,却因为房租涨得太快,不得不搬到纽约州外谋生。”

这种“分裂感”早有伏笔。9月初特斯拉刚公布薪酬计划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就曾问过马姆达尼:“马斯克的万亿薪酬,是不是正好戳中了美国人对‘贫富差距’的焦虑?”这位新市长的回答很实在:“我们的经济体系像辆‘偏轨的列车’——少数人坐在头等舱里越跑越快,大多数人却在经济舱里,连‘基本生活’都快扛不住:食物涨价、房租翻倍、childcare(儿童保育)费用比大学学费还高。”

更直观的对比来自同行薪酬:去年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拿了约7900万美元,苹果CEO蒂姆·库克是7500万美元,星巴克CEO布赖恩·尼科尔的年薪近9600万美元——马斯克的潜在薪酬,是这些顶级高管的上千倍。美国非营利组织“捍卫公众利益组织”早早就站出来反对:“这不是‘激励’,是在给CEO薪酬‘开坏头’。今天马斯克能拿万亿,明天其他公司老板只会跟着学,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和员工。”

其实这场争议里没有“绝对的对错”:有人说马斯克“配得上”——毕竟特斯拉的市值从他接手至今翻了几十倍,他的冒险精神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革命;但更多人看到的是“不公平”:当顶级富豪的财富以“万亿”为单位增长时,美国普通家庭的储蓄率却在下降,超过40%的人拿不出400美元应急。就像马姆达尼说的:“我们要的不是‘仇富’,是一个让普通人能‘活得起’的体系——比如给巨富多征点税,用来补贴childcare、房租和教育。”

马斯克的“万亿薪酬”从来不是简单的“个人财富故事”,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美国社会越来越深的裂痕:一边是极少数人的“财富膨胀”,一边是大多数人的“生存挤压”。当纽约的清洁工要搬到新泽西州上班,当单亲妈妈要打三份工才能养孩子,这样的“商业成功”,真的能代表整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吗?

或许这场争议最该问的,不是“马斯克配不配拿万亿”,而是——当财富的天平越来越向顶端倾斜时,那些被“甩在后面”的普通人,该怎么在这个体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文章插图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热门服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