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全运会女子10米跳台夺金
导读:11月10日晚的全运会跳水馆,10米跳台边的陈芋汐站得笔直。当她完成最后一跳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水面溅起的细小花痕还没散开,记分牌已经跳出88.00分——412.30分的总成
11月10日晚的全运会跳水馆,10米跳台边的陈芋汐站得笔直。当她完成最后一跳5253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水面溅起的细小花痕还没散开,记分牌已经跳出88.00分——412.30分的总成绩,让她终于把全运会女子10米跳台单人项目的金牌,第一次挂在了脖子上。
这场夺冠,早藏着“不完美里的硬气”。预赛时她在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上犯了点小错:身体打开快了半拍,水花压得不够干净。本以为要掉名次,结果还是以382.15分稳稳排第一。赛后她挠着头笑:“当时心里也‘咯噔’一下,但马上想——失误又不是世界末日,赶紧调整下一个动作才是正事。”
这份“稳”到了半决赛直接变成“碾压”:423.70分的成绩,把第二名甩了50多分,连解说都忍不住喊:“陈芋汐这是把半决赛当决赛在拼啊!”可到了决赛,剧本突然“拐了个弯”。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选手,她前三条跳得顺风顺水:107B(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81.00分、407C81.60分、626C(臂立向后翻腾三周抱膝)87.45分,前三轮领先20多分,看起来“稳了”。
没想到第四跳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出了状况——身体打开晚了一瞬,水花比前几跳大了点,只拿到74.25分。现场观众都捏了把汗,可陈芋汐反而更冷静:她走到教练身边,接过毛巾擦了擦脸,只说了句“下一跳我注意打开时机”,没有慌,也没有皱眉头。
最后一跳的完美,就是她给所有人的回答。当她从跳台落下,身体像一支被校准的箭扎进水里,场馆里瞬间鸦雀无声;当88.00分跳出来,掌声几乎要把屋顶掀了——这一跳,把所有“小遗憾”都补回来了。
最终陈芋汐夺冠,四川选手卢为以384.00分拿银牌,山东的刘紫涵379.35分获铜牌。站在领奖台上,她摸着金牌说:“这枚牌比奥运还紧,因为全运会的对手都是天天一起练的‘老熟人’,压力反而更大。现在终于拿到单人项目的全运第一,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
其实我们看跳水,看的从来不是“永远完美”,而是“永远能扛”。比如陈芋汐,预赛失误没垮,决赛小错没乱,最后用完美一跳收尾——这种“韧”,不是天生的,是练了成千上万次才有的底气。就像她自己说的:“跳水的魅力不是不犯错,而是犯了错还能爬起来,接着拼。”
这场全运会的夺冠,对陈芋汐是“新开始”——她还要继续冲;对我们来说,是“新感动”:原来最动人的体育故事,从来不是“一直赢”,而是“输得起,拼得赢”。那些藏在跳台背后的“调整”“坚持”“不放弃”,才是全运会最有温度的“热点”。